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王志:精準有效的國際傳播需“一題一策”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要正確地看待‘時與勢’。隨著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前所未有,對于國際傳播工作來說,我們面臨的壓力不小,但機會更多。”
9月21日,由中國新聞社主辦、中國新聞網承辦的“創新國際傳播 講好中國故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剛剛履新的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王志教授在研討會上如此表示。
在王志看來,當今時代,大國博弈加劇帶來輿論格局變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輿論生態變化,國際傳播面臨新形勢。如何準確把握當前國際傳播的“時與勢”成為重要課題。
王志建議,要加強國際傳播多元主體的統籌協調、重點議題的攻堅突破、人才梯隊的儲備蓄能以及話語體系的整合創新。
王志說,國際傳播不是某幾家媒體的事,是整個國家的大事。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傳播體系,打破政府、企業、智庫、媒體、公眾之間的區隔,促進多元主體之間的有效溝通與聯動,形成官方和民間、海內和海外的國際傳播“大合唱”“交響樂”。
在他看來,隨著中國與世界的深入融合,在國際輿論場上,美西方針對中國的議題設置也變得越來越具象,從政治領域滲透到經貿、文化、科技、氣候、民族、宗教等多領域。“新時期,精準有效的國際傳播途徑需要‘一國一策’精細化策略,也需要‘一題一策’的定制化策略”。
王志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例,表示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相結合,強化民族事務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希望更緊密地與主流媒體、智庫機構一道,加強國際傳播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題研究,一方面強化重點議題聯合攻關,提高輿情預警能力和傳播反制能力;另一方面在學理支撐,人才孵化,對外交流方面合作建立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長效機制。
“高校是國際傳播的重要參與主體,高校開展國際傳播不僅有人才、專業等智力優勢,也有中外青年交往、國際學術交流等平臺優勢,還有國際合作網絡、專家學者人脈等渠道優勢。”王志說。
提高國際傳播能力,需要加強人才梯隊的儲備蓄能。王志建議,大學教育既要注重培養“通才”,強化新聞傳播、信息技術、語言能力、歷史文化、國際關系等多學科聯動,培養既熟悉國際傳播規律,也掌握國際傳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更要注重培養“專才”,進一步細分領域,在經貿金融、氣候環境、民族宗教、人工智能等重點議題和前沿領域,術業專攻,因材施教,挖掘和培養既懂專業又會傳播,內知國情、外曉世界、融通中外的專家型人才。
數字化時代,全球文化眾聲喧嘩,如何進一步把握話語主動權,在國際傳播中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王志認為,國際傳播的目標應該是打破隔絕、理解差異、傳遞價值,在雙方的文化中尋找交匯點。
王志表示,大學在進行國際傳播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受眾的接受習慣,在構建對外傳播話語體系上下功夫,探索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運用在新聞采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中,提升國際傳播的準確率和信息傳播效率。
他建議,精心謀劃傳播議題,結合世界動態、國際熱點、共性難題等在不同語境下均可產生共鳴的話題講故事、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以此激發受眾熱情,深入傳遞核心價值,使故事更多為國際社會和海外受眾所認同。
“我們有本事做好中國的事情,更應該有能力講好中國故事,做好新時期的國際傳播工作。今天站在這里和大家面對面,我很誠懇地跟大家說,心連心,未來我們將共同站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的戰線上、舞臺上。”王志說。(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1:08:38
- 2024年10月22日 10:40:34
- 2024年10月22日 10:35:46
- 2024年10月22日 10:11:01
- 2024年10月22日 09:39:56
- 2024年10月21日 22:09:49
- 2024年10月21日 20:16:44
- 2024年10月21日 16:49:55
- 2024年10月21日 15:55:25
- 2024年10月21日 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