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 行走河南|開封州橋“一眼千年”,再現北宋東京夢華
中新網開封8月20日電(記者 袁秀月)北宋時期,開封“人口逾百萬,富麗甲天下”,是當時全國乃至世界有名的大都會。在這座繁華的城市中,有一個標志性的建筑經常被提起——州橋。
《水滸傳》中,青面獸楊志賣刀的地方即在州橋。王安石有詩云:“今夜重聞舊嗚咽,卻看山月話州橋。”《東京夢華錄》描述:“州橋,正名天漢橋,正對大內御街……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云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御路也。”
州橋是東京城中軸線御街與大運河汴河段交叉點上的標志性建筑。一千多年后,隨著考古挖掘,這座傳說中的橋重見天日。
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8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州橋遺址開展持續性發掘。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考古發現不同時期各類遺存遺跡117處,清理出的明代州橋結構基本完整。明初重修的州橋,保留了宋代的橋基、橋臺、石岸,特別是宋代保留下來的石岸上,發現了北宋體量最大的石刻壁畫。
這幅壁畫極為關鍵,上面雕滿了瑞獸、仙鶴、祥云,與《東京夢華錄》中的記載高度吻合。
“州橋遺址的挖掘和發現,印證了很多關于開封的猜想。”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河南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彭恒禮表示,比如過去說開封是“城摞城”,但一直沒有考古材料證明,再比如說開封的中軸線一千年沒有變動過,也帶點猜測的性質,但是舟橋遺址的發現回答了這些問題。
目前考古人員發現的州橋是一座磚石結構單孔拱橋,其時代為明代早期,是在宋代州橋橋基基礎上建造而成的。歷史上的黃河多次決堤成災,今天的開封,自下而上依次埋藏著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及清開封城六座古城,州橋的考古發掘印證了塵封的歷史。
州橋見證著汴河的變遷、水運的興衰。汴河是北宋時期最重要的一條運河,每年向京城漕運糧食近900萬石。正如《論汴河利害事》中云:“有食則京師可立,汴河廢則大眾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國之本。”
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王三營此前發文,州橋及汴河位置的確定,對研究北宋東京城的城市布局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州橋遺址的發掘,展示了自唐宋至清代汴河開封段的修筑、使用、興廢的演變過程,填補了中國大運河東京城段遺產的空白。巨幅石雕壁畫,見證了北宋東京城的繁華。
“沒有運河就沒有北宋的開封,它是一個運河孕育的城市,所以州橋的發掘非常重要。”彭恒禮認為,以前說汴河如何偉大,都是文字上的,但是州橋遺址發掘后,可以看到北宋運河的構造及其宏偉的氣勢,包括兩岸的石壁,都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智慧和工匠精湛的技藝。
2023年3月28日,州橋及附近汴河遺址入選“2022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有人開玩笑,宋朝人回到現在的開封也不會迷路。因為屢毀屢建、生生不息,從宋都御街到今天的中山路,州橋遺址之上的這條古都中軸線從未改變。在彭恒禮看來,這也體現了河南人百折不撓的韌勁和狠勁。
穿越歷史煙云,位于中軸線的州橋正見證著開封新的發展。開封人將《清明上河圖》從畫卷上搬到了現實,清明上河園年游客接待量達600萬人次,創造了文旅界的“清明上河園”現象。開封博物館成為各地游客打卡地,近幾年游客量呈井噴式增長。
目前,州橋按照“邊發掘、邊保護、邊建設、邊展示”的發展思路,建立公眾考古研學示范基地,構建出以文物探挖為核心,學術交流為基礎,觀覽探玩變產業的全新文化研學產業模式。
“開封最著名的就是北宋文明,而宋朝的文明過去更多見于文獻記載。但是很多人一般不看文獻,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讓老百姓觸摸到、感知到、享受到、欣賞到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我覺得這是現代文旅的一個題目。”彭恒禮說。(完)
- 專題:何以中國
文娛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2:04:50
- 2024年10月22日 11:18:53
- 2024年10月22日 10:17:43
- 2024年10月21日 15:36:12
- 2024年10月21日 14:06:57
- 2024年10月21日 14:06:05
- 2024年10月21日 12:41:59
- 2024年10月21日 10:23:07
- 2024年10月21日 10:01:23
- 2024年10月21日 09: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