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何以中國】多巴胺穿搭、打水印……兵馬俑居然這么“潮”?

分享到:
分享到:

【何以中國】多巴胺穿搭、打水印……兵馬俑居然這么“潮”?

2023年07月11日 11: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西安7月11日電 (劉越)提起秦兵馬俑,我們會想到輝煌的中國歷史,燦爛的秦王朝文明,一統六國的秦始皇嬴政……而這批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居然能和多巴胺穿搭、上班族、打水印這些網絡名詞掛上鉤,就有些讓人意想不到了。

  在新時代、新視角的注視下,地下沉睡了兩千多年的兵馬俑,走到了新的歷史關口,以新姿態繼續破土而出、震撼世界。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館內,兵馬俑高大威猛。主辦方供圖

  給秦兵馬俑“打水印”的工匠

  7月10日,“從文物里讀懂中國”全國媒體尋根溯源陜西行活動走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感受秦王朝的霸氣與榮耀。秦始皇陵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其規模之大、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位于陵園東側約1500米處的兵馬俑坑發現于1974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秦兵馬俑是秦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恢宏霸氣的兵馬俑坑中,排列著數以千計的陶俑,他們與真人大小無異,還原了一支攻堅克敵的大秦軍隊。據介紹,陶俑平均身高1.8米,是歷代帝王陵墓當中唯一按照1:1的比例制作而成的,三個俑坑占地面積兩萬多平方米。這樣巨大而又圍繞一個主題展現的藝術群雕,在世界雕塑史上絕無僅有。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歷史的浮沉,讓雄壯的兵馬俑軍陣曾沉寂了上千年。而在一代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探索下,古老的兵馬俑煥發出新的“生命”。有趣的是,在考古發掘和文物修復時,專家們發現,在俑的腿部、鎧甲和戰袍的隱蔽處還刻著文字,寫著制作時間、工匠姓名和籍貫……簡直和現代創作者們在作品上“打水印”的做法如出一轍。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展館內,兵馬俑高大威猛。主辦方供圖

  不僅如此,從陶俑的臉部,能判斷出他們的年齡及性格特征、原來居住的地域,這些陶俑有南方人、有北方人,有漢族人,也有少數民族人。從他們的形象看,有中年人,有十幾歲的少年,也有額頭上布滿皺紋的老者。

  秦始皇為什么要做這么多陶俑給自己陪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介紹,這源于古人的生死觀。

  “他們認為人死只是肉體死亡,靈魂不滅,而是要到另外一個世界生活,所以盡可能將生前擁有的帶到地下世界。”田靜說,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殘酷的人殉制度。秦國于秦獻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正式廢止人殉制度,但他們依舊相信靈魂不滅,認為陶土、木頭、石頭或金屬做成的偶人埋在地下同樣可以侍奉他們的靈魂,盡管制作這么多陶俑、陶馬也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但與用活人殉葬相比,這也算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秦人也玩“多巴胺”穿搭?

  時針倒轉回兩千年前的大秦,當老祖宗們費盡心思,在兵馬俑上繪制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的絢麗色彩時,一定想不到有朝一日,后人會把這種風格命名為“多巴胺穿搭”。

  “多巴胺穿搭”是指高飽和度的撞色穿搭,是當下年輕人流行的穿搭方式。“紫色的上衣,藍色的褲子,紅色的肩帶,這些新的發掘證實,秦人也愛色彩鮮艷的服飾搭配,他們也很‘時尚’!”田靜指著“真彩秦俑”,向記者們展示兵馬俑的“多巴胺穿搭”,暢聊大秦的時尚潮流。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長田靜展示彩色兵馬俑圖片。中新網 劉越 攝

  田靜介紹,許多兵馬俑色彩鮮艷,配色大膽,與當下流行的“多巴胺穿搭”如出一轍。這些服裝殘留的顏色多數已經脫落在淤土上,有紅、綠、藍、紫、青等,經過色塊對比,俑坑中已發現17種不同的色彩。

  此外,每一件陶俑的頭發顏色、膚色和服飾顏色不完全相同。頭發顏色有的漆黑,有的棕褐;臉、手、足等暴露部分的膚色,或粉紅、或肉紅、或骨白,甚至眼仁虹膜部分,不同個體也有暗紅、漆黑,淡棕等諸多變化。其中有一件陶俑的下眼瞼還用細筆描繪出根根睫毛。

兵馬俑身上鮮艷的色彩。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供圖

  “這些細節,是秦朝的工匠們精心繪制上去的,今天,我們現代的文物修復匠人們也在研究彩繪修復的辦法,我們對陶俑殘留的彩繪層使用噴涂抗皺縮劑和加固劑聯合保護的方法,然后纏上保鮮膜,待彩繪層穩定后再將保鮮膜取下,彩繪   就能保存下來了,這也是‘真彩秦俑’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田靜說。

  秦兵馬俑中也有“上班族”?

  在與院長田靜交談后,記者意識到一個現實問題:秦帝陵博物院內,不養“閑俑”,大家都是上班族。

  不信您看:大部分兵馬俑負責接待游客,展覽門票的收入用于文物保護事業,專款專用;一小部分兵馬俑作為設計師的靈感來源,化身鑰匙扣、雪糕、玩偶等文創產品,實現增收;而還有一部分兵馬俑,承擔了“出差”的重要工作。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形態各異的文創產品。院方供圖

  作為中華文明的燦爛瑰寶,秦兵馬俑常年亮相國際舞臺,在增強中國文化自信、傳播中國聲音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意義。“我們利用文物外展的方式,將秦兵馬俑文化推介出去。”田靜介紹:“自1976年,秦兵馬俑第一次到日本展出以來,我們每年都會參與文物外展,通過文物外展,將文物的藝術價值提煉出來,再傳播出去。”

  不僅如此,在開展文物外展的過程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還積極配合外方展開學術交流,通過西方學術團隊多角度的補充理解,讓兵馬俑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傳承能夠傳播得更為長久、深遠。

  那么眾多的秦兵馬俑,應該派誰“出差”呢?田靜笑稱,專業的技術人員會對兵馬俑進行評估,選出損毀較小、狀態穩定的出國展覽。“體弱多病”的兵馬俑留在家里保養身體,“身強力壯”的兵馬俑漂洋過海擴大國際影響力,像個大家庭一般各司其職。

“兵馬俑與古代中國—秦漢文明的遺產展覽”在日本京都開幕。陜西歷史博物館供圖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家里蹲”的兵馬俑甚至會長出霉菌。這可不是因為“閑到發霉”,田靜稱,霉菌產生的原因是細菌感染,“最普通的原因就是它的表層不干凈了,如同我們一個人得了皮膚病,本身的免疫力下降,沒有抵抗力了。同時它身體表層可能缺乏哪一種元素,又受到了污染,所以綜合情況下就會產生霉菌。”

  “為了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長,我們首先要保護好文物,把文物的表層清理干凈,讓它沒有滋生霉菌的條件。另外不斷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要讓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比起兵馬俑,考古工作者們的日常工作更為忙碌。正如田靜預告的那樣:“從1974年3月,沉睡于地下兩千多年的秦兵馬俑被發現至今,已經過去49年。明年,將是兵馬俑發掘50周年,屆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將設特別展覽,展出更多游客未曾見過的兵馬俑。”(完)

【編輯:邵婉云】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