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跡·絲路24小時】建起“致富路”“連心橋”“發展港” “一帶一路”鋪就繁榮之路
中新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李金磊)曾經山高路遠,如今穿越天塹,暢通相連。以往山海阻隔,現在通江達海,共融發展。
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歐班列、比雷埃夫斯港……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重要方向,留下一個個“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碑”,鋪就“致富路”,架起“連心橋”,筑好“發展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攜手邁向繁榮之路、幸福之路、共贏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之際,中國新聞網與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推出的“足跡·絲路24小時”全球全媒體特別節目,走進這些設施聯通的標志性工程。
繁榮之路
“Whoosh”,一個用于形容極快速度的擬聲詞,成為雅萬高鐵的“印尼名字”。在印尼文化中,這六個字母代表“省時、高效和先進”。
雅萬高鐵是中國高鐵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通車后,雅加達到萬隆的出行時間由3個多小時縮短至40分鐘,助力“千島之國”實現高鐵夢想,讓印尼成為東南亞地區第一個擁有高鐵的國家。
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牽頭的雅萬高鐵承包商聯合體設計部部長郭磊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兩座城市間原來有一條修建于100多年前的普速鐵路,時速僅50多公里,兩地間的高速公路經常堵車,而雅萬高鐵極大緩解城際間道路交通擁堵狀況,方便當地民眾出行,同時帶動沿線地區產業發展,給印尼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我坐在這里,好像坐在飛機上!”在采訪中,一位乘坐雅萬高鐵的旅客對中新網記者說,之前兩地間的普速火車又慢又臟,而雅萬高鐵又快又整潔。
“要致富,先修路。”隨著中國的成功密碼推廣到全世界,十年來,包括雅萬高鐵在內,中老鐵路、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陸續建成并投運,中歐班列開辟了亞歐陸路運輸新通道,“絲路海運”國際航線網絡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
其中,自2021年12月開通的中老鐵路,讓老撾從“陸鎖國”變身為“陸聯國”,到2023年9月初,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超2090萬人次,運輸貨物超2536萬噸。這條當地民眾心中的“黃金大通道”正在為老撾乃至東盟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有力促進互聯互通,設施聯通打通了經濟發展繁榮的血脈,打開共建國家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幸福之路
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領域。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基礎設施不僅對促進世界經濟增長,還對推動各國民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老撾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印度尼西亞邁入高鐵時代,馬爾代夫擁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東非擁有了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當地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
昔日瀕臨破產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煥發生機,年貨物吞吐量增至500萬標箱以上,躍升為歐洲第四大集裝箱港口、地中海領先集裝箱大港。比雷埃夫斯港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與當地分享港口發展成果。
“在這里工作是很幸福的體驗。”在比雷埃夫斯港工作多年的集裝箱碼頭工人Michail Michalakakos 表示,比雷埃夫斯港不斷推動港口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同時為職工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也為我們提供良好的福利和關愛。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支持下,自己的女兒代表希臘榮獲世界女子拳擊(青少年組)冠軍。
“一帶一路”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其中,雅萬高鐵不僅極大便利了沿線民眾的出行,還累計為當地帶來5.1萬人次就業,培訓印尼員工達到4.5萬人次,培養了一批高鐵建設運營的技術人才和職工隊伍,正在并將繼續給當地民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
中老鐵路開行以來累計招聘老撾員工3500多人,在物流、交通、商貿、旅游等行業間接為老撾增加10萬余個就業崗位。
十年來,一個個標志性工程順利竣工交付,讓共建國家民眾真切體會到參與“一帶一路”合作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師范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說,基礎設施“硬聯通”帶來很多項目,也帶來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及就業崗位,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共贏之路
“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千年之前,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撐起“古絲綢之路”的繁華;千年之后,呼嘯奔馳的中歐班列,續寫“新絲綢之路”的傳奇。
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拳頭產品,中歐班列開創了亞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構建起了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暢通安全的亞歐物流新通道,形成了“海陸互聯、多向延伸”的空間布局。截至9月底,中歐班列已經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累計開行超過7.8萬列,運送貨物超過740萬標箱。
同時,中歐班列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臺,累計運送貨物超過3000億美元,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專列”“郵政專列”以及“班列+園區”“班列+口岸”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在產業、貿易、投資、就業等方面為共建國家帶來了大量發展機遇。
隨著“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常態化運行,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效應進一步顯現。在經貿合作方面,中國25個省份開通了中老鐵路的國際貨運列車,運輸覆蓋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等國,大幅增加了兩國經貿往來,強化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合作。
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副總經理徐超對中新網介紹,通過中老鐵路這條“黃金大通道”的帶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人文交流等都在逐步提升。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最有說服力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說,共建“一帶一路”打破一些國家人為制造的屏障和壁壘,形成推動世界互聯互通的大流通雛形。
跨越十年,從理念到行動、由愿景到現實。“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機遇和成果屬于世界。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一個10年只是序章。從新的歷史起點再出發,共建“一帶一路”將會更具創新與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這條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會越來越繁榮、越走越寬廣。(完)
- 專題:足跡·絲路24小時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1:19:45
- 2024年10月21日 15:49:41
- 2024年10月21日 14:26:22
- 2024年10月20日 08:20:14
- 2024年10月18日 19:02:01
- 2024年10月18日 15:49:17
- 2024年10月18日 14:50:11
- 2024年10月18日 14:49:05
- 2024年10月18日 14:41:40
- 2024年10月18日 1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