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故事)從進博窗口看跨國企業“三步走”戰略
中新網上海8月29日電 (浦帆 康玉湛)進博會連續五屆成功舉辦,已經成為觀察外企投資戰略的絕佳窗口。從最初將先進產品引入中國,到在華投資建設,再逐漸以本土布局帶動全球“上新”,在這“三步走”的背后,反映了蘊含巨大潛力的中國市場對外企的重要性,以及外企看好中國市場、加碼投資布局、分享發展機遇的愿望。
在波士頓科學大中華區總裁張珺看來,波士頓科學的本土化和進博會有著密切的關聯。“2019年,是我們第一次參展,我們的一款血管內超聲影像系統Polaris廣受關注。”張珺告訴中新網記者,該系統隨即于第二年7月借助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MAH),在上海浦東成功試點本土生產,邁出了波士頓科學國產化的第一步。
2022年,歷經2年試點,Polaris血管內超聲系統正式獲頒注冊證,成了波士頓科學首款獲批在中國生產、供應中國的產品,可以說奠定了國產化的里程碑。
“為加速在生產、轉化、創新孵化等領域的本土融合,去年我們還在上海專門投資設立了一家新的醫療科技公司。”張珺表示,希望通過新公司的設立,加速海外優質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準入,并在中國開展投資收購、技術轉化、和更廣泛的對外業務合作。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其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供應鏈體系的完善以及營商環境的優化,讓外企看到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的巨大潛力。諸如波士頓科學一樣的許多外企,紛紛借助進博會,實現了從展商到投資商的轉變,擴大了在華業務布局。
自2022年成功實現“進口轉國產”以來,波士頓科學也在積極探索“從進口到出口”的本土化新進程。波士頓科學中國區研發部總監張成介紹,從上海捷普工廠下線的Polaris血管內超聲系統在供應本土以外,也出口到歐洲、加拿大、巴西、日本及東南亞市場,成了該企業“在中國、為全球”的真實寫照。
現如今,對外企來說,中國團隊在全球研發和創新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波士頓科學中國研發中心就是該企業在美國以外設立的首個研發中心,由120余名本土工程師組成。
“之前我在美國總部做了十幾年的研發,因為波士頓科學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我2010年回到了上海。”張成表示,現在中國研發團隊已經是波士頓科學全球研發中心的核心力量之一,中國研發團隊參與研發的一項心力衰竭診斷技術,就曾獲得2020年度蓋倫獎“最佳醫療技術獎”提名。
此外,在多年深耕中國市場的過程中,波士頓科學也會通過醫療創新人才培養項目、醫療器械培訓等方式,幫助醫務工作者掌握前沿技術,提升創新療法的本土使用率。進博會則成了該企業與本土伙伴間,持續深入合作的一條重要紐帶。
“早些時候,我們更多的是把進博會當成一個很好的展臺,做很多全球的、亞洲的首秀。”張珺直言,后來她慢慢感受到了進博會有很多的溢出效應,就像一座橋梁,不斷連接著波士頓科學和中國“產學研醫政”本土“朋友圈”,從不同維度助力于中國本土醫療產業發展走向全球。(完)
- 專題:進博故事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1:19:45
- 2024年10月21日 15:49:41
- 2024年10月21日 14:26:22
- 2024年10月20日 08:20:14
- 2024年10月18日 19:02:01
- 2024年10月18日 15:49:17
- 2024年10月18日 14:50:11
- 2024年10月18日 14:49:05
- 2024年10月18日 14:41:40
- 2024年10月18日 1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