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千年酒都”如何轉型“動力電池之都”?
中新網成都4月21日電(單鵬)2017年,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到四川宜賓時,時年27歲的江西小伙袁海濤還看不清未來。當時,聘用袁海濤任技術經理的宜賓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宜賓鋰寶)剛剛成立,還在宜賓三江新區的荒地上“大興土木”。每天下工地的袁海濤,心中偶爾浮起一絲“不確定”。6年后,獲得了股權激勵的袁海濤褪去青澀、躊躇滿志,“現階段最大的目標就是努力把公司做上市。”近日,袁海濤在宜賓接受采訪時談道。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節節攀升,動力電池產業迅速擴張。通過“押寶”動力電池,四川宜賓風頭正勁。6年來,袁海濤見證了這座城市動力電池產業從零到一、從小到大的全過程。作為中國的“千年酒都”,宜賓如何與動力電池結緣?在轉型中,宜賓發揮了哪些優勢?未來,宜賓又將如何做大動力電池產業?
宜賓與動力電池結緣
金沙江與岷江從雪域高原東流而下,在四川宜賓匯合、形成長江,因此宜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城”。從地下巖石浸出的江水,以及得天獨厚的釀酒環境,讓宜賓人在四千多年前就解鎖釀酒密碼,“千年酒都”的稱號延續至今。
白酒,也是袁海濤對宜賓的第一印象。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專業碩士畢業后,袁海濤在江蘇南通一家動力電池上游企業工作近4年。在他尋找更好的發展機遇時,宜賓鋰寶伸出橄欖枝。
當時,宜賓尚未勾勒出動力電池產業的輪廓。“公司在宜賓‘單打獨斗’,目標客戶大多在外地。”身為公司技術負責人的袁海濤坦言,自己也曾感到彷徨。最困難的時候,宜賓鋰寶一度沒有訂單,生產負荷很低,“但我們堅信一定能成為動力電池產業鏈的一員,在最艱苦的兩年里,我們把研發、技術、生產環節做好,最終成功導入龍頭企業,在行業里站穩腳跟。”
如果說引進宜賓鋰寶是宜賓“小試牛刀”,那么促成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落子則是“大手筆”。2019年9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率隊赴宜賓考察后,決定在當地加大投資。寧德時代與宜賓簽訂了1至10期項目,投資額超600億元,規劃產能超200GWh。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宜賓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之一。
“鏈主”寧德時代的到來盤活了宜賓動力電池產業,一條圍繞動力電池的產業鏈快速形成:供應鋰電池負極材料的貝特瑞,主攻動力電池精密結構件的科達利,主營氫氧化鋰等鋰電材料的宜賓天宜鋰業……2022年,宜賓產銷動力電池72GWh,占全國15.47%,該市動力電池產業實現工業產值889億元,同比增長4.54倍。截至目前,宜賓已累計簽約相關項目89個,總投資2052億元,預期年產值5000億元。
“以前我們出去招商,企業常常對宜賓、宜昌、宜春三個城市分不清楚。如今,反而是企業主動找到我們,提出要到宜賓考察項目、洽談投資。”宜賓市經濟合作和新興產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清潔能源助“酒都”轉型
為何眾多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匯聚宜賓?除了政策、區位、交通、產業基礎等優勢,不能不提的便是價格低廉的水電資源。電力在動力電池生產成本中占比較高,使用“綠電”將幫助企業節約成本,并實現生產的全生命周期零排放。宜賓坐擁向家壩水電站,電力充足、價格低廉,這也是當初寧德時代選擇宜賓的重要因素。
與東南沿海地區相比,西南地區最突出的優勢是清潔能源。以四川為例,四川是全國最大的清潔能源基地,清潔能源占四川全省的85.5%,其中水電裝機超過9200萬千瓦,占比78%,居全國第一位。
水電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相比華東地區,在四川生產一噸正極材料,僅用電成本可節約1500元至2000元。”袁海濤表示,鋰電是高耗能產業,鋰寶最后落地宜賓,很大程度是看好當地豐富的“綠電”資源。他算了一筆賬:按每年20000噸產能計算,使用“綠電”生產,僅節約的電費就有3000萬元至4000萬元。
使用清潔能源更深遠的意義則在于面對“雙碳”時代課題。“綠電”有助于動力電池產業避免成為“碳足跡”大戶,實現動力電池生產的全生命周期零排放。“使用‘綠電’進行全過程生產,可增加中國動力電池產品出口競爭力。”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表示,歐盟是中國動力電池“出海”首要目的地,歐盟“新電池法”對動力電池“碳足跡”、性能等級等制定了明確且嚴格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綠電”將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
培育產業發展后勁
宜賓不甘心只扮演動力電池生產制造基地的角色。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科研與產業化團隊與宜賓共建的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正式投用。該工作站聚焦動力電池先進電池材料、高安全電池系統、充換電與智慧能源系統等多項前沿課題,志在推動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全技術鏈和產業鏈發展。
“我們正沿著先進動力電池與儲能技術開展研究,從先進動力電池材料,到下一代電池研發,再到儲能設備如何與電網互動融合,都是工作站的研究方向。”四川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副總經理董禎海介紹說。
董禎海表示,該院士工作站一直把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工作,依托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課題組建立起從本科生到博士生的“產學研”聯合培養模式;還組建了100多人的創新人才團隊,在電池安全、先進材料、快充快換、智慧能源等最新技術領域展開科研工作,并將其科研成果和四川動力電池產業、新能源汽車企業進行深度合作,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動力電池產業鏈的趨勢是向西部轉移,特別是四川。”歐陽明高預測,未來四川動力電池產能可能達到1000GWh,“我把我的工作站設在宜賓,正因為宜賓是將來最具潛力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在歐陽明高看來,宜賓不僅有望成為全球動力電池生產制造中心,也將是動力電池研發、人才聚集的高地。“相信新興產業會帶動四川以及宜賓經濟轉型。動力電池和新能源產業將會超越白酒,成為宜賓的第一大產業。”(完)
- 專題:綠色中國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1:19:45
- 2024年10月21日 15:49:41
- 2024年10月21日 14:26:22
- 2024年10月20日 08:20:14
- 2024年10月18日 19:02:01
- 2024年10月18日 15:49:17
- 2024年10月18日 14:50:11
- 2024年10月18日 14:49:05
- 2024年10月18日 14:41:40
- 2024年10月18日 14: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