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家劉世昭:在騎行中“定格”運河 把流淌的故事講給未來
中新網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徐婧 杜燕)沿著運河,從北京騎自行車到杭州。1981年,攝影記者劉世昭從元代大運河北端上游水源——白浮泉出發,與同事一行2人開啟了騎行運河之旅。
700多年前,為解決漕運難題,元代科學家郭守敬提出白浮引水方案:修建白浮堰導入甕山泊(頤和園昆明湖前身),再匯入積水潭,與南來的河道相接,成為惠及京師的通惠河。
42年前,劉世昭是《人民中國》雜志社的攝影記者。當年,雜志社有一個很受歡迎的連載欄目,刊登過長江、絲綢之路等主題的連載故事。大運河在當時是一個尚未有全程報道的選題,因此受到劉世昭和同事的關注。
確定行程后,把三臺相機、九只鏡頭和一些換洗衣物裝在后座,他就和同伴騎著自行車出發了。
“采訪和拍攝的內容很廣泛,既包括運河本身,也包括運河沿岸的民俗風情。”在這次騎行中,劉世昭的主要任務是采訪和拍照,編輯稿件和沖洗照片等工作都在返程抵達北京后完成。
北京慶豐村的“二閘獅子會”、“魚米之鄉”無錫的米市、聽書館里的蘇州評彈……在劉世昭的照片中,人是最重要的角色。據估算,他這次騎行共拍攝了約5000張照片,這些照片在《人民中國》雜志上連載了兩三年。其間,海內外讀者的反響熱烈,甚至有日本讀者組團到中國數次,沿著運河“打卡”騎行。
第一次騎行抵達終點杭州拱宸橋后,劉世昭和同伴約定,十年后重騎運河,“看似一句玩笑話,但從那以后,這事兒就成了一個心結。”
解開這個心結,劉世昭用了35年。
與運河“再續前緣”的起因是大運河申遺成功。2014年,大運河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從工作一線退休的劉世昭又惦念起運河和生活在運河沿線的人們。
“還騎得動,那就再騎一趟。”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他在2016年再次踏上了騎行運河的旅程。
這一次,他攜帶的裝備隨著技術進步“升級”:第一次騎行光膠卷就要帶幾十斤,這次他邀朋友駕車同行,把行李、電腦等裝在車上,自行車上只放三臺相機,沿途隨時都能拍。
35年間,運河沿岸的生活發生了巨變。1981年,他看到一些南方的民眾在船上居住,一家幾口人吃飯睡覺都在船上。2016年,打漁的家庭搬到了岸上,以船為“家”的景象幾乎看不到了。
行于河道兩岸,劉世昭最喜歡記錄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活片段。聽書館里常坐著滿堂賓客,于是臺下的光腳老人在照片中“登臺”;在位于山東的中國北方最大淡水湖——微山湖,當地百姓多以漁業為生,劉世昭就把鏡頭對準湖面,拍攝民眾的湖上生活。
“食”在運河畔,天津河西務地區有一張讓劉世昭印象深刻的“巨型”油餅。初見時,一張餅的直徑約有80厘米。他在采訪中得知,這是因為工人從事體力勞動消耗大,而油餅在高熱量食物中價格相對便宜又美味。
與運河“重逢”,劉世昭幸運地找到了當年炸油餅師傅的后代,看到了經過改良的油餅。35年后的油餅,樣子變了,吃法也不一樣了,可卷著肉菜食用。“或許這樣的飲食會消失,我覺得把它拍下來就很有意義。”他說。
記錄運河歷史的同時,劉世昭也想把河道兩岸的故事講給未來。近些年,他將第二次騎行時使用的自行車、頭盔、手套等捐贈給位于杭州的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2022年,為支持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建設,他又將千余張大運河題材照片的底片捐贈給首都博物館。
按照計劃,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將于今年年底前具備開放條件。目前,該館展陳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希望這些照片作為影像資料留下來,讓人們了解運河的一部分歷史,也希望博物館里能有越來越多關于運河文化的館藏。”劉世昭滿懷期待。(完)
- 專題:2023京杭對話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1:18:33
- 2024年10月22日 10:46:45
- 2024年10月22日 10:28:56
- 2024年10月22日 09:46:05
- 2024年10月22日 09:29:08
- 2024年10月22日 08:30:10
- 2024年10月21日 21:34:43
- 2024年10月21日 18:07:48
- 2024年10月21日 15:56:09
- 2024年10月21日 13: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