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卸掉“黑衣”穿“綠衣” 煤農吃上“生態飯”
中新網福建永定6月27日電 題:卸掉“黑衣”穿“綠衣” 煤農吃上“生態飯”
作者 黃秋萍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培豐鎮曾經是一個依靠煤炭產業為主的地區。隨著煤炭“黃金十年”的結束,這里的一大批煤農在當地政府引導下陸續轉型,卸掉“黑衣”穿上“綠衣”,踏實吃上了“生態飯”。
近日,在培豐鎮洪源村60余畝的星星家庭農場里,40多畝的連片葡萄長勢喜人,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綠的、紅的、黃的,如七彩瑪瑙,讓人垂涎欲滴。
“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農場主簡光星穿梭在大棚內,采摘成熟的葡萄,“這是我從挖煤轉型發展農業生產后,每年帶來的收獲。”
今年,簡光星種植了40畝的葡萄和20畝的沃柑。2021年,他的家庭農場葡萄總產量12萬斤,產值120萬元;沃柑試產,總產量3萬斤,產值15萬元。
“現在又一批葡萄成熟了,我準備開園迎客采摘。”簡光星高興地說。
簡光星原本是永定區培豐鎮眾多煤農之一,2014年響應政府的號召,開始轉型全身心投入到葡萄種植。簡光星告訴記者,自己接觸葡萄種植是在2011年,當時規模不到8畝,而現在已經擴大到60畝。“經過一年年的精心打理,如今這里已經果樹滿園,花香四季,生態效應初具雛形。”
“挖煤風險大,污染也大,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簡光星說,“黑”轉“綠”是大勢所趨。
這幾年,他看著自己的果園越來越好,信心十足,越來越有干勁。他說,現在他發展起來了,就想這份“甜蜜事業”分享給更多的村民。
接下來,他準備在果園添上一些互動性的項目,把農場打造成集旅游,采摘,娛樂為一體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和展示區,帶動本地和周邊鄉鎮的種養大戶,為鄉村振興盡一份力。
簡光星率先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動160多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勞務入股等方式參與分紅,并吸納困難民眾進園務工,讓村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
他還把農場作為村民培訓基地、巾幗創業基地,手把手免費教村民種植技術,帶領村民增收致富。在簡光星帶領下,培豐鎮洪源村的葡萄種植面積從一開始的幾十畝發展到如今的幾百畝,成為該村最亮麗的“綠色名片”。
卸掉“黑裝”穿上“綠衣”,永定區培豐鎮像簡光星一樣轉向綠色經濟開發建設的“煤農”就有100多個。盡管農業的路子不如煤礦產業收益快,但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讓這些轉型的煤農們更加看到未來的希望,更加堅定、踏實地走下去。(完)
- 專題: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1月09日 15:55:11
- 2024年11月09日 15:54:27
- 2024年11月09日 14:46:23
- 2024年11月09日 13:29:50
- 2024年11月08日 18:20:08
- 2024年11月08日 13:47:58
- 2024年11月08日 13:44:36
- 2024年11月08日 09:35:44
- 2024年11月08日 09:14:11
- 2024年11月08日 07: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