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可持續發展,周邊國家如何作為?
(聚焦博鰲)南海可持續發展,周邊國家如何作為?
中新社博鰲4月21日電 (記者 王子謙)南海是中國和周邊國家的資源寶庫和共同家園。近年來南海漁業資源過度開發,生物多樣性退化,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在疫后經濟復蘇中,南海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正在此間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南海主題分論壇上,與會嘉賓探討南海可持續發展的新愿景和新路徑。
中國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代表檀勍生指出,實現南海可持續發展,需要可持續的和平、合作和制度保障。著眼未來,管控分歧是南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共同治理是努力方向。
“南海應當是開放與合作的,亞洲國家有共同的發展經驗,應當有能力來掌握自己的命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說,在南海問題上,域內國家要抵制域外大國的軍事介入,從區域利益出發開展合作。
今年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DOC)實施20年。宣言有力維護了地區的和平穩定。目前中國和東盟國家正在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COC)磋商。
印尼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共同創始人、研究員,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副主席尤素夫·瓦南迪表示,在COC的談判過程中,所有的利益相關方應努力促進合作,同時各國智庫應建立合作機制,共同尋找現存問題的解決方案。
中國南海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吳士存說,各國應抓住南海形勢總體穩定可控的時機推進合作。他建議通過成立政府間合作治理委員會等方式,構建起南海沿岸國合作機制的制度性安排。
疫后經濟復蘇,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王勝說,從南海周邊各國的意愿看,主張合作而非對抗成為海洋事業發展的主旋律。期待中國與東盟有關國家相向而行、攜手共進。
“南海合作不應只是利用自然資源的不可持續發展,而應該提供機會,讓地區國家開啟海洋綠色合作。”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胡逸山說,這種可持續發展能夠助力南海沿岸國民眾有可持續的生計。
尤素夫·瓦南迪表示,南海合作可首先從低敏感領域做起,環境保護、漁業科學捕撈等合作恰逢其時。他呼吁南海沿岸國共同建設生物多樣性海上保護區,共同扭轉南海生態環境的惡化趨勢。
“南海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國與國合作的空間是無限的。”檀勍生說,南海各方應著眼地區整體利益,通過更廣泛、深入的合作讓新科研成果更好服務于各國。
與會嘉賓認為,海南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貿港政策,有條件成為漁業捕撈、污染治理等南海合作的領頭羊。(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1:08:38
- 2024年10月22日 10:40:34
- 2024年10月22日 10:35:46
- 2024年10月22日 10:11:01
- 2024年10月22日 09:39:56
- 2024年10月21日 22:09:49
- 2024年10月21日 20:16:44
- 2024年10月21日 16:49:55
- 2024年10月21日 15:55:25
- 2024年10月21日 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