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路上你是否也遇到過“酒店刺客”
本報記者 白楚玄
“本以為能在這里找到性價比的天堂,沒想到住宿價格直逼一線城市,而品質卻大相徑庭。”計劃舉家前往貴州某地避暑的趙女士,意外發現“七八百的價格住一兩百品質酒店,價格都快趕上一線城市了”,遠沒有期待中的實惠。
可以說趙女士是遇到了“酒店刺客”。所謂“酒店刺客”,指的是部分酒店在特定時期(如節假日)大幅度提高價格,導致消費者支付遠高于預期的價格。如今暑期旅游旺季過半,各類出行、旅游需求如潮水般釋放制高點。今年,在主打“卷”的旅游市場,縣域旅游“異軍突起”,但隨之而來的住宿價格卻悄然上漲,引發了游客們的廣泛討論和熱議。
那么,如何確保不再為高價低質的住宿買單?消費者又該如何在紛繁復雜的旅游市場中明辨是非,避免落入消費陷阱?
“酒店刺客”引發熱議
進入8月,暑期旅游迎來高峰節點。歷年來,隨著暑期旅游旺季的到來,熱門旅游城市的酒店價格會普遍上漲,給游客的出行帶來不小的經濟壓力。去年暑期,部分連鎖品牌酒店因在一些熱門地點的價格直逼千元登上了熱搜。
今年暑期的酒店市場則有所不同。據多家旅游機構數據顯示,旅游熱度依舊不減,游客出行意愿強烈,但全國范圍內的酒店價格總體呈現“量漲價跌”趨勢。
《法治日報》記者在攜程、去哪兒、飛豬等平臺以經濟型酒店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發現,部分酒店每晚的房價在不同的城市存在差異。以北京、上海、海南三亞等地為例,多家酒店的暑期房價與9月開學后的房價沒有太大差距。而一則關于“三亞酒店價格暴跌”還曾登上熱搜。
區別于往年的旅游消費動向,“去小城過暑假”成為今年旅游市場的“新氣象”。
據統計數據顯示,暑期四五線城市及下轄區縣酒店均價與去年暑假基本持平,較2019年同期則有較為明顯的漲幅。其中,四五線城市下轄縣區平均支付價格400元以上的酒店預訂量較暑期前增長30%,占比也明顯提升;高星酒店均價較2019年漲15%。
在社交平臺上,有游客曬出了自己暑期出行的住宿經歷,平時僅需兩百多元的酒店,竟然暴漲至七八百元一晚,價格翻了近三倍。在熱門城市的熱門景區,部分經濟型酒店的價格甚至直逼高端酒店。甚至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直接向相關地方的文旅部門和市監部門發問或提建議,呼吁盡快規制旅游市場酒店價格暴漲現象。
酒店漲價上限并無明確規定
對于今年縣城酒店走出了一波“量漲價穩”的行情,有旅游機構研究人員分析稱,一方面,是因縣域高星酒店較為稀少,在部分熱點區域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則是受到人們旅行方式改變的影響。
將部分地區旅游酒店漲價歸因于“供需的不匹配”。那么,酒店漲價是否完全屬于市場行為呢?
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刑事業務部副主任岳強告訴記者,酒店價格屬于我國價格法中規定的市場調節價,即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假期期間,游客數量大幅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并且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因此客房價格浮動不違反價格法的有關規定。他進一步表示,當前,我國在酒店客房價格及具體限價標準方面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但并非節假日漲價“上不封頂”。
事實上,對于每逢節假日酒店就漲價這一問題,國家早已關注。2010年,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酒店客房市場價格的意見》提出,旅游熱點區域和大型活動場所周邊地區,可根據價格法的規定,對酒店客房價格實施最高限價等臨時價格干預措施,保證酒店客房價格的基本穩定。
近年來,為營造良好旅游環境,多地市場監管部門持續發力,通過加強監管、規范價格行為及嚴厲打擊違法漲價等手段,有效維護了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特別是暑期旅游旺季,多地更是加大了對旅游市場價格的監管力度。近日,天津和平區市場監管局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及消費者需求,強化暑期旅游市場價格監管,進一步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新疆巴州若羌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了賓館、酒店行業價格監管約談會,規范賓館、酒店行業經營者價格行為。去年,“網紅城市”山東淄博,云南大理、麗江,福建廈門等多地相繼發布通告,對賓館酒店客房價格實行漲價幅度控制措施,部分城市還明確規定酒店和平臺經營者“不得在電商平臺等渠道擅自提高價格”。
市場部門應加強監管
此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就“酒店刺客”現象發聲,表示部分商家砍單違約、哄抬價格,擾亂了正常的價格秩序,破壞了消費環境,有損城市形象,不利于提振消費信心,阻礙恢復和擴大消費。經營者不能把消費者的同情和寬容當作“割韭菜”的利器,行情稍有好轉便無底線追逐短期利益,寒了消費者的心,損害行業的長遠發展。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事前加強監管,事后及時處理。各地情況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如果以法律法規的形式統一劃定價格范圍,不利于當地經濟發展。”岳強說,當前各地政府一般會在集中出游的節假日根據當地情況制定合適的漲幅控制要求,如果酒店違反,就會予以處罰,如果進一步立法有疊床架屋之嫌。
岳強建議消費者增強維權意識,對于酒店隨意上漲客房價格的行為積極與酒店協商退還;若酒店拒不退還,可以收集證據向酒店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進行舉報,如果仍未能保護合法權益,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行業協會應當推動行業自律,采取穩價格、優服務等措施,促進企業優化消費體驗,規范行業健康發展。平臺經營者也要加強對平臺內經營者的監督約束,遏制違法行為,加強對消費者的保護,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切實承擔維護市場價格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將商品或服務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1日 15:49:41
- 2024年10月21日 14:26:22
- 2024年10月20日 08:20:14
- 2024年10月18日 19:02:01
- 2024年10月18日 15:49:17
- 2024年10月18日 14:50:11
- 2024年10月18日 14:49:05
- 2024年10月18日 14:41:40
- 2024年10月18日 14:18:23
- 2024年10月18日 13: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