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國觀察】不想生不敢老?中國尋解“成長中的煩惱”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電 題:不想生不敢老?中國尋解“成長中的煩惱”
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
31歲的江婷婷最近很忙:家里有一個剛2歲的兒子,還想再要個小孩,卻又擔心自己變成“只圍著孩子轉沒有事業的人”;父母已經60多歲了,也需要她的照顧。
在中國,有許多像江婷婷這樣的家庭。中國2013年逐漸放開二孩生育,十年間,年出生人口在2016年、2017年超過1700萬,但2018年后連續三年下降。2021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062萬多。
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十年前相比,隨著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提高,社會對婚育選擇的包容度也在提升。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2021年,中國結婚登記數跌破800萬大關,連續第八年下降。
養育要求的提高,也導致人們“不愿生”“不敢生”。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隨著社會競爭壓力加大,年輕父母的育兒精細化程度和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養育負擔。教育負擔也比較沉重,課外輔導、擇校費用、學區房等都提高了生育成本。
出生人口不斷走低的同時,中國老年人口規模迅速擴大。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占總人口比重達到13.5%。2010至2020年的十年間,中國60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
老齡化加劇,一些新問題隨時出現。山西一家家政服務公司負責人劉燕對記者說,與前幾年不同,現在她10個客戶里有8個訴求是為70歲以上老人找保姆,但能夠妥善照料老人的保姆太少,“接連介紹十幾個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
這些煩惱似乎是十年來中國社會飛速發展帶來的某種必然。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蔡昉表示,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長率降低、老齡化水平提高,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規律性的結果,也是21世紀全球大趨勢。不過,不管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是主要國家相比,中國老齡化進程都偏快,而且是“未富先老”。目前中國人均GDP已突破1萬美元,但依然顯著低于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
在蔡昉看來,如今中國面臨的人口問題是“成長中的煩惱”。這對中國經濟而言喜憂參半:一方面,人口素質不斷提高,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幾十年的“人口紅利”正轉變為“人才紅利”,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另一方面,人口增長速度趨緩將影響消費需求增長,進而制約經濟發展,潛在經濟增長率也會逐步降低。中國需要及時通過改革和政策調整,防范人口因素致使經濟增長偏離合理區間的風險,把挑戰轉化為機遇。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也表示,生育、養老是家事,也是國事。中國應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婚育條件,為老年人提供更舒心的養老環境。這不僅事關千萬個家庭幸福,更關乎國家和民族未來。
對此,中國官方明確提出: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要求深化生育政策及人口發展趨勢研究,完善人口發展戰略,根據中國人口發展的變化形勢,逐步完善生育政策。
行動已經開始。近年來,從倡導婚事從儉,力避高價彩禮、婚禮大操大辦,到放開三孩生育,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從延長產假和育兒假,到明確要求防止以學區房等名義炒作房價,推動放學時間和父母下班時間相銜接,嚴格規范校外培訓,中國正力圖讓一度令人焦慮的婚嫁、生育、養育、教育變得輕松些。
用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的話說,這一攬子支持舉措的目的,就是要打造生育友好型社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抓住已經為時不長的機會窗口,切實降低生養成本,挖掘生育潛力。
“等到我不用為產假結束誰來帶孩子操心的時候,或許我會考慮再要二胎。畢竟,有個兄弟姐妹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江婷婷說。(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1月09日 18:27:13
- 2024年11月09日 17:15:30
- 2024年11月09日 16:03:40
- 2024年11月09日 13:35:18
- 2024年11月09日 13:32:44
- 2024年11月09日 13:32:14
- 2024年11月09日 11:18:04
- 2024年11月08日 16:18:52
- 2024年11月08日 08:52:01
- 2024年11月08日 07: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