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出人間絕色:千年河東的那一抹夢幻“釉彩”
中新網運城5月20日電 題:“掐”出人間絕色:千年河東的那一抹夢幻“釉彩”
作者 楊佩佩 楊杰英
“我在葡萄牙的很多教堂里都看到了琺瑯工藝,了解到中國的景泰藍就是由這項工藝演化而來的。今天欣賞到這么多掐絲琺瑯釉畫,外國技藝經過創新,融入中國特有的文化,很是驚艷。”葡新國際文化傳媒副總編輯尹萃鍵對掐絲琺瑯釉畫制作技藝贊不絕口。
20日,“行走河東·沿著黃河看非遺”海外華文媒體采風行活動正在山西運城舉辦。其間,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瑞典、意大利、葡萄牙等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文媒體代表沿著黃河,了解這里的多彩非遺文化。
走進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掐絲琺瑯釉畫第五代傳承人梁文平的工作室,一件件制作精良、色彩絢麗的掐絲琺瑯釉畫作品讓人目不暇接。一把鑷子、一把剪刀、一團金絲,在梁文平的一番嫻熟操作下,金絲被“掐”出各種輪廓,再配以天然的礦物質釉料填充在花紋內,使得釉畫色彩豐富飽滿。
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在梁文平的指導下,體驗了點藍工序。尹萃鍵告訴記者,通過體驗更能領略到掐絲琺瑯釉畫技藝的魅力,以這種方式表達對藝術的追求,很有意思。
掐絲琺瑯釉畫制作技藝可追溯到歐洲,元代時期通過阿拉伯地區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自此,該技藝便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其色彩風格融入中國繪畫元素,工藝、造型和裝飾則吸收青銅器、金銀器、陶瓷等中國傳統工藝的精髓,形成獨特的景泰藍工藝形態。
數百年來,掐絲琺瑯釉畫以精湛的工藝,經過一代代傳承而熠熠生輝。梁文平是這一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他從小便跟隨姥爺學習掐絲琺瑯技藝,并在母親的指導下,在繪畫藝術領域頗有啟發。為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梁文平考入河北美術學院深造。
梁文平介紹,制作一幅掐絲琺瑯釉畫,需要定稿、固圖、掐絲、點藍、低溫琺瑯定型、裝裱等十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關鍵步驟。掐絲琺瑯釉畫不僅能展現精美的藝術紋理,而且多年不易損壞,受到眾多愛好者的青睞。”
作為年輕一代的掐絲琺瑯釉畫技藝傳承人,梁文平對這門傳統技藝有著深厚的情感。為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該技藝,他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改良創新,將現代元素與傳統技藝相結合,使掐絲琺瑯釉畫重煥新生。
“通過借鑒花絲和衍紙等傳統手工藝,我們創新發展了金屬絲繡制工藝,使作品在細節處理上更精細,整體外觀更美觀,充分展現掐絲琺瑯技藝獨特的魅力。”梁文平說,同時積極探索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提高作品品質和藝術價值。
不僅如此,梁文平還將掐絲琺瑯技藝應用拓展到更多的領域,包括裝飾畫、首飾、日用品等,讓古老技藝更加貼近現代人的生活和審美需求。梁文平告訴記者,目前已經開發20余大類170余款式的產品,涉及纖維、玻璃、皮革、竹藝、紙藝等材質。
在當今藝術創作中,地域文化的融入已成為一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它不僅能夠為作品增添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能夠展現出藝術家對本土文化的自豪與自信。近年來,梁文平不斷創作更多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掐絲琺瑯釉畫作品。
“運城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可挖掘的文化元素非常多,是藝術創作的沃土。”梁文平說,他將關帝廟、運城鹽池、永樂宮壁畫等元素融入其中,讓運城文化借助掐絲琺瑯釉畫作品走出去。
為吸引更多年輕人學習與傳承掐絲琺瑯釉畫制作技藝,梁文平與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共同設立“學府文創”工作室,通過親身實踐讓他們近距離感受這門技藝。同時,他舉辦多場展覽活動,為年輕人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近年來,隨著掐絲琺瑯釉畫的發展,相關從業人員獲得了豐富的就業機會,并推動人才培養、設計研發、生產制作等多方面的發展,為傳統工藝的現代化轉型作出貢獻。這一特色文化產業也成為當地推動鄉村振興及文旅融合的一大亮點。
此次活動由中共運城市委宣傳部指導,運城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中新社國際傳播集團山西分公司承辦。(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5日 21:18:42
- 2024年12月25日 13:18:04
- 2024年12月25日 11:30:43
- 2024年12月25日 11:11:56
- 2024年12月25日 11:11:04
- 2024年12月25日 10:54:36
- 2024年12月25日 10:35:03
- 2024年12月25日 09:47:18
- 2024年12月25日 09:01:18
- 2024年12月25日 08: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