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要素基礎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推動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推動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因此,必須遵循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把加快培養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放在優先位置,促進人才要素創新性配置,強化人才激勵機制建設,促進人才要素集聚,著力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要素基礎。
1.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
發展新質生產力,勞動者是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必須牢牢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深化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教育、科技、人才本質上是內在統一、相互促進的,教育培養人才,人才創新科技,科技賦能教育。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培養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當今世界人才的競爭首先是人才培養的競爭。中國是一個大國,對人才數量、質量、結構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滿足這樣龐大的人才需求必須主要依靠自己培養,提高人才供給自主可控能力。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各項事業發展的廣闊舞臺,完全能夠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大批滿足新質生產力要求的創新人才。加大人才對外開放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結合新形勢加強人才國際交流,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探索建立高技術人才移民制度,堅持全球視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計精準引進頂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資源、創新要素為我所用,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加快推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加快建設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國家戰略人才力量。黨的二十大提出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堅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戰略人才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是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設戰略人才力量作為重中之重來抓。要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夠把握世界科技大勢、研判科技發展方向的戰略科學家,培養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統籌協調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努力建設一支愛黨報國、敬業奉獻、具有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善于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師隊伍,完善和落實技術工人培養、使用、評價、考核機制,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
強化人才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是新質生產力最顯著特點,它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因此,創新能力培養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前提。首先,深度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強化人才創新能力培養。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其次,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豐富人才創新能力培養路徑。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突破常規、創新模式,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教育。要基于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設計有利于提升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既關注課程設計,又關注教學方法設計,還要關注教學過程設計。將產業界引入課堂教學、課程合作、專業聯辦、學系共建等,鼓勵大型企業或行業協會共建與本行業緊密相關的產業學院。最后,大力推進技術創新人才和產業創新人才培養。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完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培養,夯實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的人才基礎。
2.促進人才要素創新性配置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人才要素創新性配置,才能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
完善和優化合作型人才配置。合作型人才配置是發展新質生產力所要求的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中重要的人才要素配置形態。與傳統的企業雇傭人才的配置方式不同,在合作型人才配置中,人才服務機構將與本企業存在勞動關系的人才派往用工單位特定崗位工作且由用工單位履行管理職責,或者人才服務機構承擔人才管理責任并直接向用工單位交付成果。人才服務機構實際上承擔了建立人才資源共享機制的專業雇主組織角色,可以通過“以需定用”機制增加人才資源配置密度而提升人才資源利用率,以強化人才服務機構的用人穩定性來支持創新主體的用工靈活性,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要素創新性配置支撐。
支持和規范動態型人才配置。動態型人才配置是合作型人才配置的“升級版”,是人才要素配置的較高形態,也是與新質生產力創新內涵高度契合的一種人才配置形態。動態型人才配置不僅將人才要素配置時間切割成更小的時間單位,也將人才分成更具體更細小的技能單位,實現人才技能在工作時間上的全覆蓋性分布,實現所有人才技能要素的充分利用,是一種即需即用、動態調整、關系多元的配置類型,在數字化技術與專業化流程的賦能支撐下得以實現。從資源最優配置視角看,動態型人才配置能夠滿足企業在一個特定時點上所需要的一個特定技能,并完成一個特定的工作任務,為新質生產力發展創造新的人才要素配置空間,真正實現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的目的。動態性人才配置的“動態性”特征需要探索建立新的人才權益保護機制,加快探索建立基于工作任務交易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從而確保人才的每一次工作任務及其權益都能夠得到保障。
形成和保障新型人才配置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所要求的人才要素創新性配置必然要求以新型的多元化人才要素關系與之相適應。人才個體可以與一個或多個用工單位建立以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為目標且以工作任務交易為形式的工作關系,也可以以“合伙人股東”身份共同投入生產資料或設立運營企業獲得利潤分成。不同的人才要素關系類型及這些關系的不同組合明確了人才要素在其中的權利、責任及收益,這些都能創新優化勞動者、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的組合與躍升,推動人才要素暢通流動,形成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配置機制,實現人才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3.強化人才要素激勵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為各類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只有強化人才要素激勵機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把科技創新作為優先選擇的事業,才能實現人才強國戰略和科技強國戰略,更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切實保障人才自主性。堅持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擴大人才自主性,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激勵機制。向用人主體授權就是要根據需要和實際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應該下放的權力都要下放,用人單位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都應該由用人單位決定,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中的積極作用。用人主體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服務意識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自我約束和外部監督機制,確保下放的權限接得住、用得好。為人才松綁就是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規律,進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傳統思維,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放手讓他們把才華和能量充分釋放出來。特別是在基礎研究領域,要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路徑不確定性等特點,允許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尤其要因地制宜構建人才交往環境,打造工作生活環境之外的“第三空間”,鼓勵人才之間的主動交往與高頻交流,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建立激發創新靈感的激勵機制。
持續優化人才評價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人才評價這個“指揮棒”,完善科技人員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把科研人員創造性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體制中解放出來,營造有利于激發科技人才創新的生態系統。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有利于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人才評價體系,正確評價科技創新成果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注重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相結合,尊重和認可人才團隊所有參與者的實際貢獻。繼續采取措施為“帽子熱”降溫,避免簡單以學術頭銜、人才稱號確定薪酬待遇、配置學術資源的傾向。對待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求全責備,不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不斷健全人才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激發不同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大力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完善科技獎勵制度,強化分配激勵,允許科技人員在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權,讓科技人員和創新人才得到合理回報,通過科技創新創造價值,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釋放各類人才創新活力。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逐步建立激發創新活力、知識價值導向、管理規范有效、保障激勵兼顧的薪酬制度,進一步激發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創新創造活力。
(作者:楊偉國,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