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啟敏: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醫學模式帶來革命性改變
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中新財經 吳家駒)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國際癌癥研究院院長詹啟敏在9月2日舉行的2022年服貿會衛生健康與工業科技創新服務大會上表示,醫學的需求是創新的動力,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醫學模式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詹啟敏認為,臨床需求驅動了科技創新。比如:X光可以看見占位性病變、骨折等,但遠遠達不到看清、看準、看早的目標。臨床醫學健康的需求,推動了醫工的結合,然后1972年出現了CT。CT不是醫生發明出來的,但醫生參與了,醫生的問題驅使了這種創新。
詹啟敏強調,一定要提倡學科交叉,世界醫藥學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沒有一個是醫學人可以單獨做出來的,所以醫學發展的基本要素是推動醫工結合、醫理結合等,醫學和光學、電子和納米技術、材料、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結合,才可能真正成為現代醫學。
此外,詹啟敏認為,醫學有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醫學是原動力。醫學的需求是創新的動力,健康經濟也將成為主導經濟。
第二,醫學是一個大平臺,很多的學科在醫學這個平臺上可以交叉融合,醫學可以帶動很多學科的交叉。
第三,醫學是一個很好的載體,也是一個很好的出口,人工智能做得好,出口在醫學。大數據做得好,出口在醫學。材料做得好,出口在醫學。很多場景和應用都在醫學,醫學的作用非常大。
“健康是我們的最高需求,老百姓的需求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科技創新的原動力。醫學本身也可以作為平臺,作為一個應用的場景,作為一個出口。”
詹啟敏介紹,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醫學模式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比如,在慢病和心臟病的管理方面,可能導致心臟驟停的嚴重房顫,其實在幾天前就應該有一些生理的變化,這都是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穿戴式設備來解決。
再比如,在醫學影像方面,肺部的結節如果是良性的,把所有良性的都切掉是過度醫療,但如果漏掉一個惡性的會危害生命。但臨床上能夠判斷良性和惡性結節的大夫不是很多,特別是在基層單位,而人工智能在這里面可以幫很多忙。
詹啟敏也指出,人工智能未來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但也面臨很多的挑戰,比如:數據的分享、數據的質量、數據的標準和數據的安全,還包括倫理和法律法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