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觀察丨在“硬骨頭六連”,他們看到了什么
33支英模連隊主官和部分官兵代表齊聚“硬骨頭六連”,受邀參加觀摩會——
在“硬六連”,他們看到了什么
賈煥章 程錫南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穿越時光隧道,追溯厚重歷史。60年前,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以“硬骨頭精神”享譽全國全軍,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
今年是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命名60周年。前不久,經上級批準,一場發揚光大“硬骨頭精神”觀摩會在該旅舉行。“白刃格斗英雄連”“刺刀見紅連”“雞冠山戰斗模范連”……33支英模連隊主官和部分官兵代表受邀參加觀摩會。當先進遇見先進,當“英模”遇見“英模”,這注定是一場不一樣的會面。
“‘硬骨頭精神’的內核是什么?”“新時代如何發揚‘硬骨頭精神’?”走進六連,不同英模連隊官兵一起感悟榜樣的力量,尋找前進路標和方向。
第74集團軍某旅舉辦發揚光大“硬骨頭精神”觀摩會。觀摩會期間,該旅“硬骨頭六連”與33支英模連隊部分官兵開展形式多樣的小比武、小競賽。這是“硬骨頭六連”組織武裝越野訓練。
一支連隊奮斗向前,需要一個精神磁場
一路風塵仆仆趕來,“英雄坦克連”張指導員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六連到底是什么樣。
一塊塊獎牌、一面面錦旗、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把六連榮譽室裝點得如同一片翻滾的紅色波浪。行走其中,可以傾聽到歷史的回響。
歷經大大小小160多場戰斗,一個又一個榮譽,彰顯出獨特的“硬骨頭精神”;一項又一項紀錄,串起六連的輝煌連史;一個又一個時代,不斷書寫著“硬骨頭六連”新的傳奇。
“一支連隊奮斗向前,需要一個精神磁場。榮譽室是六連的精神磁場。”一路參觀,張指導員心中的答案漸漸明晰。
在一封遺書前,“刺刀見紅連”范指導員駐足良久。
“如果爸爸犧牲了,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你不要難過,你應該感到光榮……”這封遺書的作者叫謝關友,時任“硬骨頭六連”副指導員。他接到參戰命令時,兒子才7個多月大。仔細為兒子洗了最后一次澡后,謝關友毅然奔赴前線,永遠留在了祖國的邊境線上,也將以身報國的英雄氣概永遠留在了六連的歷史中。
透過這封遺書,范指導員仿佛穿越時空,看見了謝關友視死如歸的身影。從另一支英雄連隊走來,他更加理解,六連官兵血灑疆場、為國捐軀的意義。
參觀中,“白刃格斗英雄連”徐指導員發現,兩支連隊的“傳家寶”很相似——一把刺刀,刀口遍布缺口,銹跡斑斑。徐指導員仔細揣摩兩支連隊的歷史,發現發展軌跡也十分相似,共同誕生于抗日烽火歲月,成長于南征北戰,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涌現出許多勇猛殺敵的英雄。他不禁感慨:“爭當英雄才會英雄輩出。一封封戰地血書、一件件歷史文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感人故事。”
“大渡河連”吳指導員發現,數十年前,兩支連隊曾共同參加抗洪搶險任務。在并肩對抗洪魔中,六連官兵連續奮戰87小時無一人倒下,“大渡河連”官兵跳入湍急江水,用身體組成人墻……
“銘記昨天的歷史,才能延續今天的輝煌。”六連每逢新兵下連、新任職干部報到,第一件事是參觀榮譽室,讀的第一本書是連史冊,唱的第一首歌是《硬骨頭硬在哪》。
“為什么這么重視連史?”當范指導員將這個問題拋向六連戰士張清浪時,他的回答是:“知之深才能愛之切,愛之切才能義無反顧。”
這是張清浪入伍時六連孫指導員對他說的話。
那段時間,用心品味連隊厚重的歷史,張清浪堅定了向六連老前輩學習、成為“硬骨頭戰士”的決心。一次考核,他的大腿被鐵絲網刮出了一道口子,他咬牙堅持最終獲得第一名。那天晚上,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的每一次進步,都源自‘硬骨頭精神’的激勵。在六連,我也長出了硬骨頭。”
《鋼鐵戰歌》情景劇現場。
用活用好紅色資源,那里有無盡的精神財富
“很震撼!”看完《鋼鐵戰歌》情景劇,“勇猛沖殺連”粟指導員思緒萬千。劇中畫面反復在他腦海中出現。
這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部隊開拔前,時任六連一排長林祖武的未婚妻麗麗趕來車站見面,叮囑他一定活著回來辦婚禮。上了戰場,林祖武主動請纓擔任突擊隊隊長。戰斗關鍵時刻,他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
舞臺中央,林祖武與時任副連長田培之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我們光榮地完成了任務,打退了敵人9次反撲。”林祖武告訴田培之:“幫我轉告麗麗,叫她別等我了。讓她在這個充滿希望、有著無限美好未來的中國好好活著。”
“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每一寸天,都以生死來守護……”尾聲,麗麗捧著鮮花,唱著歌出現在舞臺中央……看到這一幕,大家眼眶里閃爍著淚花。
一臺情景劇,再現了“硬骨頭六連”的鐵骨柔情,大家深深地記住了林祖武那句話:“六連的兵,不上英雄榜,便留烈士碑。”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舞臺上,情景劇還原的是歷史;舞臺下,官兵們創排情景劇更像是尋根。
“老一輩戰斗英雄的犧牲奉獻不能遺忘!”為了完成好這臺情景劇,前后5個月時間里,該劇創作人員走訪了5省8市的六連老前輩,將一個個歷史故事細節還原。
挖掘整理檔案和軍史資料、請各地戰友及群眾提供幫助、在網絡世界中尋找相關線索……從創排人員到發動全連,隨著尋訪活動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官兵深刻認識到:作為六連的一員,自己和英雄那么遙遠,卻又如此之近!
隨著尋訪深入,越來越多的歷史細節被還原,創排人員和六連官兵講述自己挖掘到的英雄故事。一次跨越數千公里的尋訪之旅,成為賡續紅色基因、鍛造紅色傳人的生動課堂。
“這是對紅色基因的接力傳承,不僅是在尋找一位戰斗英雄,更是在堅定一種信仰;不僅是讓老英雄們的故事再現,更是為了讓年輕的官兵知道連隊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編劇張濤說。
“新征程上,我們該如何賡續光榮傳統,肩負起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任務?”情景劇還原的是六連的故事,但讓不少英模連隊主官想到了自己的連隊。
“答案在強軍征途,也在歷史深處。用活用好紅色資源,那里有無盡的精神財富。”“白刃格斗英雄連”徐指導員有感而發。
小尖山戰斗前,六連全連官兵遞血書,搶著參戰……這一幕,被搬上舞臺。這讓徐指導員想起了一場重要演習,“白刃格斗英雄連”下士夏瀟看到自己被列入留守名單,連夜寫下請戰書。沒想到,次日這樣的請戰書堆滿了徐指導員的案頭。類似的情節讓他感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時代充滿改變,但不變的是承載著優良傳統和作風的軍人。”
看完情景劇,“者陰山英雄連”黃指導員已經想好了下一堂黨課的題目《加入突擊隊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引用的故事內容也已想好:戰斗前,烈士王建把身上僅有的20塊錢交給指導員,說這是他最后的黨費……
“硬骨頭六連”與“攻堅英雄連”部分官兵進行比武競賽。
人人勇于超越自我,才能成就連隊的卓越不凡
“六連到底有什么?”參觀榮譽室,看了情景劇,聽了很多六連故事,來自“鋼鐵六連”的張指導員想“深入”這個六連看一看。
人未走近,先聞其聲。連值日員一個標準的軍禮,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你好,我是連值日員伍敏強,連隊正在外訓練。”
在伍敏強的帶領下,張指導員來到官兵宿舍。連隊每個排,都掛著一面以戰斗英雄命名的錦旗,伍敏強如數家珍介紹著這些戰斗英雄。
聽著介紹,張指導員打量起這名個頭不高、頗為自信的下士。
“六連到底有什么?不妨從了解這名戰士開始。”仔細一聊,伍敏強還真有故事。
伍敏強是一名直招軍士。從校園到軍營,他對“硬骨頭六連”早有耳聞。來旅隊報到,原本被分到修理連的他,專門打報告申請到六連。
可真到了六連,原本自信滿滿的伍敏強,很快就被潑了一盆冷水。院校體能考核排名靠前的他,在連隊武裝三公里越野訓練中被甩到后面;戰備拉動,他也比別人“慢半拍”……高強度的訓練節奏、高標準的要求,讓他一度懷疑當初的選擇。
“六連人并非天生優秀,而是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察覺到了伍敏強的情緒變化,班長史衍凱找到他。
“作為六連人,就要吃得了六連的苦,受得了六連的累,才能無愧于這個英雄的集體。”史衍凱給伍敏強講述起自己的故事:剛來六連,他射擊不上靶,裝備學得慢,是連隊的“吊車尾”,但想著決不能丟六連人的臉,他自我加壓,咬牙拼搏,最終各項成績排到全連前列,并被任命為班長。
在史衍凱引導下,伍敏強堅定了當好兵的想法。一路追趕超越,他成功實現蛻變,被評為“四有”優秀士兵。
聽了伍敏強的故事,張指導員決定繼續“尋找”六連。來到六連訓練場,他看到官兵們正在進行訓練,一名三級軍士長正在手把手教戰士們翻越障礙。
“這是七班班長唐雄。”六連王連長向張指導員介紹,唐雄是連隊軍士支委,曾因表現突出榮立二等功。在六連當兵到提干,王連長見證了唐雄從一名普通士兵逆襲的過程。
“讓官兵們成長蛻變,六連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在王連長眼中,自己和六連的戰士很平凡,但來到了六連,大家都不甘落后,渾身有一股勁兒。
人人勇于超越自我,才能成就連隊的卓越不凡。去年11月,六連接受上級考核,緊急出動開展全要素演練,比預定時間提前近1個小時完成,取得了優異成績。
六連到底有什么?有一股勁頭,有一種力量。遇見六連官兵,張指導員找到了答案。
一個“硬骨頭”不算強,一群“硬骨頭”才能所向披靡
觀摩會最后,第74集團軍某旅邀請33支英模連隊官兵代表交流發言,共同探討新征程上如何把連隊建得更強。
“南海前哨鋼八連”陳連長反復思考發言內容。深入了解六連后,陳連長覺得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并拿自己連隊與六連比一比,希望能在比學中激發奮勇爭先的干勁。發言重點,就此確定。
“和六連一樣,我們八連同年被國防部授予榮譽稱號。”陳連長說,八連和六連有著同樣厚重的歷史。
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八連參加過遼沈、平津等戰役,屢立戰功。上世紀50年代,八連奉命駐守海島,曾有敵對分子叫囂:“是鋼就會生銹,不出3個月就要讓鋼八連變成銹八連。”然而,官兵數十年如一日,經受各種考驗,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鋼鐵堡壘”……
“八連不缺紅色基因,不缺厚重歷史,但在紅色血脈傳承上還有差距。”跳出八連看八連,陳連長打開了思路,“六連的許多鑄魂育人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陳連長有感而發,在六連,連史是必考課目,每名官兵對連史牢記于心,都能當解說員。部隊調整改革后,六連千里移防,一到新駐地先建榮譽室,懸掛英模人物畫像。六連官兵認為,一條可以回望的來路,更能激勵大家勇毅前行。
“平時播撒思想火種,關鍵時刻信仰就會綻放絢麗之花。”陳連長決定豐富連隊連史教育形式,傳承好紅色基因。
“這是‘尖刀’與‘尖刀’的相遇!”第二個登臺發言,“白刃格斗英雄連”徐指導員直言,遇見六連,宛如一把尖刀碰上另一把尖刀。這不僅是因為兩個連隊有相似的傳家寶——刺刀,更因為兩個連隊都被單位譽為“尖刀連隊”。
瓦子街戰斗中,六連老英雄劉四虎,一人端著刺刀與10余名敵人白刃拼殺,連續刺倒7名敵人,身中11刀,昏迷10多天才醒來;大落坡反擊戰中,“白刃格斗英雄連”官兵與敵人拼刺刀,用鮮血生命拼出了勝利。
“兩支連隊革命先輩用勝利捍衛榮譽,都有強烈的勝戰信念。”徐指導員說,“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先輩早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同為尖刀,誰更鋒利?”徐指導員說,六連和33支英模連隊,各有各的榮譽,各有各的輝煌,與其說比誰更強,不如說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發揚光大‘硬骨頭精神’觀摩會,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六連所在旅領導告訴記者,奮進新征程,只有“我們”都強,才能攜手贏得明天的勝利。
六連的戰備管理理念和戰備運行規范值得學習借鑒;“白刃格斗英雄連”的換崗淘汰等制度能有效激發官兵訓練積極性……“生死在一起連”王指導員說,遇見這么多英模連隊,彼此學習、彼此促進,期待遇見“更好的自己”。
“一個‘硬骨頭’不算強,一群‘硬骨頭’才能所向披靡。”王指導員信心滿滿地說,發揚“硬骨頭精神”也需要“生死在一起”精神,互相團結,共同進步,生死在一起,必將團結打勝仗。
(金碩、李彬攝影)
銳視點
用紅色基因鍛造過硬連隊
■李石林
習主席強調,要把紅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在給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官兵的回信中,習主席勉勵他們牢記強軍目標,傳承紅色基因,苦練打贏本領,把“硬骨頭精神”發揚光大,把連隊建設得更加堅強。
我黨我軍的“紅色基因”誕生于血與火的革命歲月,發展和豐富于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新時期,凝結著歷史傳統和優良作風,蘊含著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力量源泉。“硬骨頭六連”“紅一連”等英雄連隊之所以歷經歲月洗禮、戰火淬煉而屹然挺立、全面過硬,根本原因是注重傳承紅色基因、厚實精神鎧甲,用思想上的“紅”帶動全面建設的“硬”。全面鍛造“三個過硬”基層,要注重發揮紅色基因的引領作用,用紅色基因鍛造過硬連隊。
用紅色基因堅定鐵心向黨的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就是堅定鐵的信念、賡續精神血脈。當前,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激烈,只有把紅色資源運用好,把紅色歷史學習好,才能深扎忠誠之根,培育紅色傳人。要大力推動讀紅色書籍、唱紅色歌曲、看紅色電影、講紅色故事、育紅色傳人等系列活動,開展好黨史軍史、優良傳統、職能使命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廣大官兵理清紅色基因的傳承脈絡,悟透紅色基因精髓內涵,發揚光榮傳統,當好英雄傳人。
用紅色基因激發矢志打贏的血性膽氣。黃繼光、董存瑞等戰斗英雄,用生命和熱血書寫了我軍能打勝仗的光輝歷史。英勇善戰,是人民軍隊在長期斗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是我軍紅色基因的突出特點。要持續激活紅色基因中的戰斗因子,向戰斗英雄學習,向戰史戰例取經,激發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戰斗精神,緊貼作戰任務、作戰對手、作戰環境,按照“真、難、嚴、實”要求開展實戰化訓練,真正提高打贏現代戰爭的能力。
用紅色基因錘煉紀律嚴明的優良作風。紀律是軍隊的命脈,是軍隊戰斗力構成的重要因素。大凡能征善戰的軍隊,無不是“軍令如山,守紀如鐵”。邱少云烈火焚身紋絲不動,解放軍寧睡馬路也不擾民……我軍的赫赫威名和良好形象,是浴血奮戰打出來的,也是優良作風樹起來的。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優良作風,是強軍勝戰的使命召喚,是續寫榮光的時代要求。對標革命先輩的好作風,重視紀律作風養成,就要做到遵守紀律無條件、執行紀律無例外,以嚴明的紀律凝聚鐵的意志、錘煉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把基層連隊建設成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刀尖鐵拳。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0:40:34
- 2024年10月22日 10:35:46
- 2024年10月22日 10:11:01
- 2024年10月22日 09:39:56
- 2024年10月21日 22:09:49
- 2024年10月21日 20:16:44
- 2024年10月21日 16:49:55
- 2024年10月21日 15:55:25
- 2024年10月21日 15:51:55
- 2024年10月21日 1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