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面對面)蒙曼:如何講好“一個石榴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題:如何講好“一個石榴的故事”?
——專訪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
作者 徐雪瑩
明末清初詩人蔣玉立《渡江》有詩云:“江流九派盡朝宗”,這似乎暗喻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中國自古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工作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兩個大局,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前景。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持久而有力的文化建設。”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指出。
如何增強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如何利用全媒體講好“一個石榴的故事”?中新社“兩會·面對面”邀請到蒙曼教授進行解讀。
訪談實錄摘編如下:
中新社記者:我國通行的歷史解釋框架主要是王朝史和專題史,鮮將中華民族作為歷史敘事的主體。歷史上,少數民族為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能否舉例談談?
蒙曼:毋庸諱言,在精神文化層面,漢文化,特別是積極入世又溫厚包容的儒家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脈;但同時,少數民族也以其雄健昂揚的精神姿態和靈活多樣的制度創新能力,為中國的歷史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曾指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錢穆先生也認為:“南北朝本是一個病的時代。此所謂病,乃指文化病。若論文化病,北朝受病轉較南朝為淺,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這都從精神文化層面,肯定了北方民族在推動中國社會走出魏晉南北朝貴族政治迷局、走向大唐盛世作出的貢獻。
近幾年來,田余慶、閻步克等先生更是從有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制度層面,指出鮮卑族建立的北朝為中國歷史的發展找到了真正的出口。這些重要論斷清楚表明,少數民族同樣深度參與了中華民族精神與中國國家制度的建設。
另外,少數民族政權在整合具有多重文化信仰與管理模式的復雜社會方面,也表現出特點和優勢。漢族政權立足于農耕文明,一般不主動向外擴張。因此,它所形成的管理經驗主要針對中原內地。少數民族政權則具有處理復雜民族構成、復雜生產生活方式的先天需求,這促使它不斷包容異質文化,探索出靈活的管理辦法。
以清朝為例,其在管理體制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行了以郡縣制度治理中原、以將軍制度治理東北、以盟旗制度治理蒙古、以伯克制度治理南疆等管理體制。
中新社記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國各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成果。其中有哪些理念或思想,可以體現各民族之間“和而不同”“和衷共濟”?
蒙曼:我們今天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心聚魂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都必須深刻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努力在更具包容性的文化傳統之中,尋求各民族的共性,將其升華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精神價值。
首先,“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說符合這種精神原則。“天人合一”出自《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指解放人性、復歸自然的一種境界。后來,西漢大儒董仲舒將其歸結為“天人感應”。宋明理學則使其內涵拓展至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遵循共同的天道天理。但無論經歷怎樣的演變,“天人合一”都是中原傳統文化的一個基本概念。同時,又與游牧民族在天地之間自由馳騁的精神氣質具有共通之處,能夠獲得各民族的高度認可。
又如,“自強不息”。該思想出自《周易·乾卦·象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代表儒家剛健有為、積極進取的精神取向。同樣,它也暗合草原民族盤馬彎弓射大雕式的英雄本色,是中國各民族共同尊奉的人生信念。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進入了關鍵階段,國內國際矛盾日益復雜尖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在這樣的歷史階段,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尤其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天人合一構建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自強不息則彰顯著人類自我實現的主觀能動性。
中新社記者:《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優秀文化類綜藝,都在社會掀起傳統文化熱。這對于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有無啟發?在“四全媒體”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巧用媒體平臺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蒙曼: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斷倡導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心鑄魂的作用,《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文化節目的興起,為宣傳“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思路。顯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應借助文藝的力量,充分運用政治意識強、制作水平高、影響力大的主流媒體,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
借助主流媒體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思路有二。一是搭別人的車,講自己的故事。例如,可以梳理出少數民族的優秀詩歌,把它加入《中國詩詞大會》中;梳理出少數民族的精品文物,把它加入《國家寶藏》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讓人們逐步加深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認同。二是開自己的車,講大家都感興趣的故事。自己搭建平臺、策劃節目,從少數民族歷史文物、文學藝術、醫藥、手工藝等方面精煉話題,講述與中華民族共同體直接相關而又對公眾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故事。
傳統媒體之外,也不能忽視新媒體的作用。截至2022年6月,中國網民的規模達10.51億人,5G已覆蓋全國所有地級市和縣城城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希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個比喻如今已經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象征。這本身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一個典范。
事實上,石榴的意象相當復雜,完全可以講出一個中原與邊疆、中國與“一帶一路”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石榴原產于波斯(今伊朗),向西傳入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地區,向東則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它因果實具有“多子”的意象而成為婚禮的吉祥物,甚至影響到中國民居的庭院布局;它的花朵則演變成石榴裙的意象,成為女性魅力的象征。基于這樣的背景,我們可以講探險家張騫和石榴的故事、女皇武則天和石榴的故事、四合院和石榴的故事、石榴沿著“一帶一路”旅行的故事等。表現形式可以是短視頻、動漫、紀錄片或歷史書,總之,它完全可以成為一個關于可信可愛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新故事。
中國各民族發展的方向不是分,而是合,合成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中華民族共同體。這個共同體就是詩句“江流九派盡朝宗”中的“宗”。從更長遠的視角來看,中華民族將繼續滾滾向前,和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一起,最終匯入一個更大的“宗”——人類命運共同體。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是牽引力;魏晉南北朝時期,魏孝文帝遷漢地、用漢制、說漢語、著漢服等舉措也是牽引力;大唐勃興,唐太宗“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的認識是牽引力;康乾盛世,幾代清帝“明修長城清修廟”的實踐也是牽引力。我們現在所要做的,正是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新時代巨大的牽引力。只有持續努力增強這種文化牽引力,才能真正解決當前民族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形成中華民族磅礴的歷史合力,讓九派江流卷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巨瀾。(完)
- 專題:2023全國兩會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5日 21:41:36
- 2024年12月25日 21:14:32
- 2024年12月25日 11:01:03
- 2024年12月24日 19:49:34
- 2024年12月24日 16:26:57
- 2024年12月24日 14:42:52
- 2024年12月24日 12:44:29
- 2024年12月24日 11:39:15
- 2024年12月24日 09:30:13
- 2024年12月24日 09: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