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補生物多樣性保護巨大資金缺口?COP15引金融“活水”
(生物多樣性大會)如何填補生物多樣性保護巨大資金缺口?COP15引金融“活水”
中新社昆明10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研究顯示,全球生態保護資金投入水平遠低于需求,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巨大資金缺口。除了依靠政府的支持政策,這一資金缺口應如何填補?在中國云南昆明舉辦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聚焦金融業作用,倡導引入金融“活水”,動員更多金融工具增加資金投入,通過市場化機制提升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在COP15期間舉辦的生態文明論壇主題論壇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表示,每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著7000億美元的巨大資金缺口,如果算上那些會破壞自然的負面投融資,這個缺口會進一步擴大。“我們亟須調整全球資金流向,從自然不利型轉向自然向好型。”
“全球生態保護的巨大缺口應由金融體系填補,通過銀行、保險、投資基金去動員社會資本投入有益于生態環境的投資當中去。”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指出。
COP15期間,來自政界、學界、企業界的與會專家紛紛發出倡議,倡導私營部門調整投融資方向,在投資時衡量環境風險以及對自然的影響,金融機構應創新工具,帶動更多有益于自然的投資。
世界銀行中國、韓國和蒙古局局長芮澤表示,應推動金融的綠色化,引導資金流向,避免流向對生物多樣性具有負面影響的項目,擴大綠色融資規模。與此同時,監管者、標準制定者可以擴大環境風險的標準范圍,將生物多樣性風險納入評估范圍。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田國立表示,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退化,對人類構成巨大威脅,金融機構應主動融入生物多樣性保護,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廣泛動員社會資金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與會人士也注意到,發揮金融的力量僅僅依靠倡議還遠遠不夠,需要通過各種措施激發金融業的內生動力。此外,就目前的發展現狀看,金融業本身也亟須引入生態評估指標,以應對生態破壞帶來的日益增加的金融風險。
“金融機構為什么要關注生物多樣性,主要理由是生物多樣性喪失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措施會影響經濟活動。”馬駿表示,由于生態環境破壞,某些產業的經營活動無法繼續,出現虧損,從而帶來嚴重的信用風險。此外,由于自然環境惡化,政府會出臺一些環保政策,也會導致經營停滯。
芮澤表示,根據巴西銀行的調研,有76%的貸款高度依賴生態,而生態破壞已經造成很多不良貸款,帶來很大的金融風險。
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新自然經濟報告》對全球163個行業部門及其供應鏈進行了分析,發現全球經濟中有44萬億美元適度或高度依賴自然及生態系統,這相當于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
“因此,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金融機構不僅僅要關注投資項目的財務回報,在評估財務風險時還要關注對生態、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關注生物多樣性損失可能對投資本身的影響,以及違規建設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并引導更多資金投入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項目當中。”馬駿說。
談到如何引導金融更好服務于生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綠色金融可以從建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披露金融機構環境信息等方面入手,加快形成有利于碳減排的體制機制,支持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清潔交通等領域創新發展。同時,可以在綠色金融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規劃中設置一定激勵性指標。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表示,從現在開始,銀行業要監管和管控自然領域的相關風險,同時要注意研究提高基于自然的投資回報,著力探索保護和發展“雙贏”的方案。(完)
相關新聞: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1:08:38
- 2024年10月22日 10:40:34
- 2024年10月22日 10:35:46
- 2024年10月22日 10:11:01
- 2024年10月22日 09:39:56
- 2024年10月21日 22:09:49
- 2024年10月21日 20:16:44
- 2024年10月21日 16:49:55
- 2024年10月21日 15:55:25
- 2024年10月21日 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