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加強種業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加大侵權賠償力度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10月14日至18日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今年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為“強法治 保供給 護糧安”。
記者今天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自2019年1月1日成立以來,受理的植物新品種案件逐年遞增。2023年,法庭新收植物新品種案件180件,審結166件,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00%。其中,85%以上的案件為侵害植物新品種糾紛,品種權人勝訴率達90%。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發布5件典型案例。
“紅運來”案
在“紅運來”鳳梨品種侵權案中,品種權人將其授權品種繁殖材料保存在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上海)分中心,并對被訴侵權待測樣品盡到了勤勉舉證義務,最終贏得二審勝訴并獲得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107.5萬元。
“露辛達”案
在“露辛達”馬鈴薯品種侵權案中,品種權人未能善盡勤勉舉證義務,不能證明或者充分說明其提供給檢測機構的繁殖材料屬于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二審改判駁回其訴訟請求。
“笑金豆紅一號”案
在“笑金豆紅一號”小豆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中,二審基于在案證據確定授權種子的價格及合理利潤,合理計算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全額支持了品種權人的賠償主張。
涉“W68”案
在涉“W68”玉米自交系親本技術秘密侵權案件中,參考育種領域權益分配市場慣例確定親本技術秘密賠償數額。
涉“利合228”案
在涉“利合228”玉米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中,依據在先生效裁判和品種行政管理中形成的證據認定品種權侵權事實,實現“刑”“行”“民”有機銜接和協同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加大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農業科技創新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全力助推種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大侵權賠償力度,努力彌補、挽回因侵權導致的市場損害;堅決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嚴厲制裁嚴重侵權行為,確保權利人得到足額充分的賠償。
(總臺央視記者 張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