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蔡靖泉:端午節俗如何演變并“出圈”海外?
(東西問)蔡靖泉:端午節俗如何演變并“出圈”海外?
中新社武漢6月2日電 題:端午節俗如何演變并“出圈”海外?
——專訪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蔡靖泉
中新社記者 梁婷 馬芙蓉 郭曉瑩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迄今唯一被認定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演變至唐代而大體定型且傳承千余年的端午節俗,雖在中國各地不盡相同,但以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為主題、以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為主要內容。
端午節俗如何演變成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文化又怎樣傳播海外并在東西方交流中體現價值?近日,華中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屈原研究會會長蔡靖泉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予以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端午節是怎樣起源的?
蔡靖泉:關于端午節起源,說法不少于十種,諸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勾踐、夏至節、祭龍等。不過,較為合理而可信的說法,是源自先秦的夏至節。
夏至,是先秦古人最早確定的四大節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因其在劃分時節、表明物候并據以進行農事活動上十分重要,所以被古人看重。古人乃于夏至舉行一些活動來祈求豐收和安康、禳除災害和病瘟。相沿成習,夏至成為民俗活動日益豐富的夏節。
夏節的日期,一般在切合農事的夏歷五月、即仲夏之月的五日及其前后。或許隨著陰陽五行說盛行,戰國時人以陰陽消長來說明時節變化,以五行配四時、五方而尚“五”,既尤為重視陰陽消長最為急劇的夏至,又因為尚“五”而將節日固定在五月五日。
五月五日,又稱為“端五”或“端午”。“端”者初也,“五”“午”為同音通假字。至漢代,朝廷將五月五日的祈禳活動定為國家儀典。夏至日若連端午日,夏至與端午的祈禳活動也就合為一體。舉行祈禳活動的夏至及端午,因為朝廷確定為儀典而使端午成為全國重大節日。
中新社記者:端午節起源本與屈原無關,后來為何成了以紀念屈原為主題的節日?
蔡靖泉:大概漢人將五月五日視為陰氣萌、人易死的兇日,也將這天看作逝者忌日,進而在這天紀念一些受敬重的人物,如割股啖君而不求榮華的介子推、忠貞賢能卻遭棄迫死的伍子胥、沿江尋求父尸未得而投水溺亡的孝女曹娥、勤政愛民且政績卓著的蒼梧太守陳臨、忠君愛國而抱恨投江的屈原。
據文獻記載,在東漢時已于端午受到紀念的五位人物中,就受到紀念時間來說,最早是介子推,其次是伍子胥,再次是屈原,曹娥與陳臨皆晚;就受到紀念地域來說,最廣是屈原,其次是介子推,再次是伍子胥,曹娥與陳臨皆狹。
這意味著,在東漢時屈原已是端午受到紀念最為廣泛的歷史人物。究其緣由主要有三:
其一,屈原忠而被疏、諫而遭放的經歷,使他在疏絀至漢北、放逐于江南的生活中,已為民眾所了解,民間也經久傳揚他的事跡。
其二,屈原抒寫愛國思想和坎坷經歷、表現“美政”理想和峻潔人格的《離騷》等楚辭作品,以巨大的精神、品德和藝術魅力傾倒了戰國末年至漢代的文化精英,以致社會風行楚辭、文人競相研習并擬作楚辭,屈原被推尊為道德人格的楷模,楚辭被推尊為文學藝術的典范。
其三,東漢后期王權衰弱、政治溷濁、社會動蕩、國家危難的局面,促使社會各層人士更加懷念一生為州土平樂、德澤昭彰、民生幸福的“美政”理想而奮斗的屈原,并自覺參與到“亦因屈原”的端午紀念活動中。
中新社記者: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中,端午節俗經歷了哪些演變?有何意義?
蔡靖泉:大體而言,端午節俗自漢代的演變經歷了幾個關鍵時段:
一是漢代。漢王朝確定了端午儀典,使端午成為全國重大節日。東漢后期,社會動亂不已,民眾盼望實現屈原所追求和描寫的“州土之平樂”,清正士子借此哀悼屈原寄托情懷、表白心志。端午祭祀屈原的習俗得以廣泛普及并吸引社會各階層人士參與。人們過端午“亦因屈原”。
二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紀念屈原逐漸成為南方端午節活動的主要內容,吃粽子、系五色絲等一些本為祈禳的活動也與紀念屈原聯系起來,關于屈原與端午的民間傳說不斷豐富。不僅如此,因屈原投江而民眾競相操舟趕往搶救的傳說,形成了端午節最盛大、最隆重、也最重要的活動——競渡。五月五日的習俗不再是“亦因屈原”,而是主為屈原。
三是社會大一統的隋唐時期。南北文化融匯,盛行于南方以紀念屈原為主題、以食粽和競渡為主要內容的端午習俗,逐漸北傳而成為全國性的端午習俗。晚唐詩僧文秀歌詠:“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在唐代大體定型的端午節俗,傳承至今、盛而不衰。
端午為屈原的節俗演變,是歷史造就、民眾抉擇的。其演變和定型的意義主要在于:豐富了節俗內容及相關設施,使節日活動繁多精彩,吸引社會各階層人士參與并傳承發展;升華了端午節俗的旨趣,使端午節俗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促進了文化認同和民族團結,有助于國家統一富強、世界和平發展。
中新社記者:怎樣理解“屈原文化”?“屈原文化”是怎樣在世界范圍傳播的?
蔡靖泉:屈原崇高的歷史地位和深巨的歷史影響,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傳統,這就是“屈原文化”。
屈原文化是屈原其人其詩及衍生的文化創造成果和文化表現形式,即以屈原及其楚辭為核心、以屈原與楚辭研究為基礎、以與屈原相關的建筑、文藝、民俗等為表現的文化體系。
屈原文化走向海外,是一個由近及遠、經狹至廣的歷史過程。
楚辭最早流傳到漢字文化圈的東亞及東南亞鄰國,對朝鮮、日本影響尤大。
古代朝鮮文士大都景仰屈原,誦讀楚辭十分虔敬,創作了大量歌頌屈原的詩文和楚辭體詩歌。長于楚辭的治騷名家,也在李氏朝鮮時代競相涌現。屈原精神和楚辭藝術,深刻地影響了朝鮮歷史文化發展。
據日本學者研究,早在7世紀初,日本人大概就已知曉屈原與楚辭。漢代編輯的詩集《楚辭》,在奈良時代(710年 —794年)已傳入日本。20世紀,日本的楚辭研究跨入新階段,涌現出一批屈原與楚辭研究專家,發表了大量楚辭研究論文,出版了多種楚辭注本和研究專著。
由于地域遙隔和語言障礙,歐美國家人士對屈原與楚辭的了解較晚。楚辭西傳歐洲,大概始經17世紀來華傳教士之手。據研究者近年調研發現,歐洲學者譯介楚辭的文獻資料200余種,包括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等十幾種文字。20世紀,楚辭成為歐美大學的中國文學教學內容甚至研究方向,多種文字的楚辭譯本在歐美國家大量出版,楚辭研究也在歐美國家廣泛展開。20世紀以來,楚辭明顯影響到歐美的文學創作。
中新社記者:屈原文化傳播海外,既有楚辭的傳播,也有端午節俗的傳播。端午節俗在海內外有何異同?
蔡靖泉:端午節俗是民眾節日活動的習俗,在海外傳播有廣泛影響。迄今,端午節俗因分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聚集過節、也因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在全球廣泛傳播。其節期依然是在中國農歷五月初五日,或以其為中心日的前后,其題旨依然因承了中國端午節俗祈福禳災的文化蘊意。
各國的民族文化傳統和社會生活習尚不同,傳播海外的端午節俗因而有內容和形式的變異。
傳入日本的端午節俗,演變為祈禱男孩健康成長的“男童節”,但傳承有掛菖蒲、插艾蒿、飲菖蒲酒,用菖蒲水沐浴、吃粽子和年糕,甚至舉行競渡等習俗。
越南的端午節俗,傳承有采百草(主要是菖蒲、艾蒿等藥草)、吃粽子、喝雄黃酒、在少兒身上涂抹雄黃酒和佩掛香囊以驅蟲祛毒等習俗。
在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和華人較多的馬來西亞、泰國、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都有在端午節吃粽子的習慣。當地華人還舉行競渡活動。
近幾十年來,傳統的端午競渡已發展為龍舟競賽這一國際性體育活動。一些國家,如俄羅斯、德國和美國等,也興起端午舉行龍舟競賽。
端午節俗在世界范圍日益廣泛傳播,體現了世界民眾對屈原文化的認同。其蘊含民眾向往國家富強安定、社會和諧公正、生活幸福美好、世人康寧高潔等理想追求,與全人類的理想追求相通相合。(完)
受訪者簡介:
蔡靖泉,湖南東安人,1982年元月畢業于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教授,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屈原研究會會長。先后出版有《楚文學史》(獨著)、《楚文化流變史》(獨著)、《楚文化志》(合著)、《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史》(合著)、《中國詩史》(日文譯著,合譯)、《楚國狂人屈原與中國政治神話》(英文譯著,合譯)、《文化遺產學》(獨著)等著作。
文化新聞精選:
- 2024年11月08日 16:20:04
- 2024年11月08日 13:38:30
- 2024年11月08日 11:32:26
- 2024年11月08日 11:27:56
- 2024年11月08日 10:31:00
- 2024年11月07日 16:20:41
- 2024年11月07日 13:28:12
- 2024年11月07日 10:29:23
- 2024年11月07日 09:44:44
- 2024年11月06日 1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