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全國人大代表洪湖鵬:在好風景里布局新質生產力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 趙曄嬌)“浙江率先開啟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實踐。”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洪湖鵬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湖州將率先建設市域美麗中國先行區示范區、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下簡稱“兩山”)理念誕生地,湖州持續擦亮綠色底色,探尋生態與經濟的平衡點。
綠水青山 美麗故事不斷回響
“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歷史上,元初文學家戴表元的詩為湖州勾勒的這幅山水畫卷,也是今日湖州的寫照。
走進湖州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村,沁人綠意直抵心間。村口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石碑是指引一代代人“沿著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的明燈。
湖州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不過,曾經一度,水帶給人們的不是著名作家徐遲筆下“水晶晶的池塘,水晶晶的春草,水晶晶的荷葉珠子……”的意境,而是“到河里洗拖把都嫌臟”的尷尬。
不改變臟亂差的現狀,“江南清麗地”就是一句空話。
2003年,浙江省委作出重大決策,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彼時,浙江首次“千萬工程”現場會就是在湖州召開。當時的湖州,通過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環境美化的“六化”行動,建成了一批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環境整治村,跑在了浙江省前列。這些村子中,就包括安吉余村。
借著東風,余村關停礦山和水泥廠,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平衡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
2005年8月15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余村誕生。2008年,湖州順勢率先提出美麗鄉村建設。19年的堅守,讓生態成為湖州最大特色,一個個“綠滿金生”的故事遍地開花。
在安吉縣梅溪鎮紅廟村,依托廢棄礦坑蓄水形成的湛藍心形湖,21名大學生聯合設計打造了“深藍計劃”咖啡館,成為各大社交平臺上的網紅頂流。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接待游客約6.5萬人次,單日最高賣出咖啡7132杯。
在南潯區雙林古鎮,剛剛投入運營的兒童博物館島正在嘗試一種博物館教育新模式,成為長三角頗有名氣的網紅遛娃地。
在加拿大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上,湖州更是被認定為全球唯一的生態文明國際合作示范區。
科技創新 綠色發展新動能
利用生態優勢,在好風景里布局新經濟,是湖州的另一標簽。
依托優質山水與人文資源,“創谷”經濟嵌入綠水青山。科學谷、時尚谷……生態“創谷”串起湖州“科、產、城、人、文”融合產業鏈。“國字號”科創平臺——工業控制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落地運營,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電子科技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入選浙江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為湖州按下“智造”加速鍵。
洪湖鵬認為,科技創新是制勝發展的關鍵變量。
“(我們要)走一條產業+科技+教育+人才‘四位一體’的協同創新之路,高端人才既能在研究院里搞科研,又可以到高校里面當老師,同時也能創辦企業,充分釋放科技創新與科研人員活力。”洪湖鵬說,湖州承擔著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綜合試點城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等系列重大改革任務,面臨諸多機遇。
浙江宜可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國家級海外人才車磊就是其中的獲益者。2011年,剛從日本國立金沢大學獲得工學博士的車磊,婉拒昔日恩師的熱忱邀請,來到了湖州。
13年過去了,他一邊自主創業,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的創新性成果,企業銷售額成功突破億元;一邊在湖州師范學院擔任導師,開創方向,把環保機械專業的前沿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創立環境技術實驗室、研究院,帶領學生在論文、技術、專利等方面開展學術研究,不斷向科學領域尋根究底。
通過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首位戰略,湖州創新驅動力躍居全國第10位,2023年R&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3.4%,位居浙江省第3位。2023年科技部公布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可持續發展指數,湖州在全國11個示范區中脫穎而出,排名第1。
不久前,湖州發布“69條”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政,其中圍繞科技創新,對新認定的省以上實驗室等重大平臺最高獎勵1000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最高獎勵100萬元,新增科技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運營績效獎勵政策等。
高鐵通車 長三角發展新優勢
從城市的區位來看,湖州正處“長三角之心”,是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和環太湖經濟圈的戰略交匯之地。
特別是隨著寧杭高鐵、商合杭高鐵、湖杭高鐵和2024年通車的滬蘇湖高鐵在這里形成十字樞紐,更使湖州擁有了十分獨特的戰略區位:往南,湖州到杭州只需20分鐘;往東,到上海虹橋只需30分鐘;往北,到南京只要40分鐘;往西,到合肥只要1個多小時。
“2024年,伴隨著滬蘇湖高鐵的通車,湖州將迎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最大一波機遇。”洪湖鵬說,除了交通的融入,湖州還注重長三角城市群在產業、科創、平臺和公共服務的協同,布局新載體、導入新業態、培育新產業。
產業上,湖州培育以半導體及光電、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等八大新興產業鏈,平均每年引進3億元以上投資的項目300個左右,形成了以吉利汽車為龍頭的一大批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集群,“總部在上海、制造在湖州”“研發在上海、孵化轉化在湖州”的新路子逐漸清晰。
平臺上,湖州持續深化與上海、蘇州的產業協同,長三角(湖州)產業合作區實體化運作,駐滬蘇招商引才中心正式成立,發揮開放平臺的導流作用。2023年,湖州還與上海張江高科共同規劃打造南太湖新區半導體產業園;與上海臨港集團在南潯簽署共建產業園,通過“內河碼頭+物流園區+綜合服務”的發展模式,與上海港形成業務協同、整體協作。
公共服務上,湖州創新打好“低成本創業之城、高品質生活之城”系列組合拳,引進上海世外教育集團優質教育、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簽約,打造浙北醫學中心。與長三角41個城市實現電子證照跨省共享互認,45項企業服務和68項個人服務“一網通辦”,長三角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全覆蓋。
“未來湖州將加強與滬蘇杭等地的對接合作,謀劃建設南太湖滬浙合作發展區,奮力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金西翼’。”洪湖鵬告訴記者,當下,湖州還在謀劃沿著滬蘇湖高鐵打造綠色科創廊道,爭取將該規劃上升到國家層面。
作為長三角核心區稀有的價格洼地、價值高地,洪湖鵬說,“小個子”湖州正在加速爆發“大能量”。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到湖州考察客商批次是往年同期三倍,湖州在冊市場經營主體突破了54萬戶;新增上市公司7家,上市企業總數已達56家。
聚焦“先行者”的窗口使命,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構筑新優勢,湖州正在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新路子。(完)
- 專題:2024全國兩會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3日 16:37:37
- 2024年12月23日 16:34:03
- 2024年12月23日 16:30:08
- 2024年12月23日 15:50:18
- 2024年12月23日 14:33:45
- 2024年12月23日 14:19:12
- 2024年12月23日 14:13:12
- 2024年12月23日 10:04:20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