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返銷沿海省市 新疆何以成中國的“大漠漁鄉”?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日電(史玉江)在外界印象中,擁有廣袤戈壁沙漠的新疆盛產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卻未曾想新疆漁業不僅豐富,甚至海鮮也能量產,還暢銷中國沿海多個省市。作為中國離海最遠的內陸省區,人們不禁要問,新疆具備了怎樣的條件?
其實,新疆有著自己獨特的漁業發展優勢,新疆坐擁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三大山脈,山上的積雪、冰川孕育了500多條河流及賽里木湖、烏倫古湖、博斯騰湖等湖泊。在這樣的地理條件下,盡管新疆沙漠面積43萬平方公里,但水域面積仍有5500平方公里,為發展水產養殖奠定堅實的基礎。
溫棚養殖實現水產品錯峰上市
說起新疆人的餐桌,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當地盛產的牛羊肉。實際上,新疆早已實現蝦蟹規?;B殖,市場價格也逐步親民。
初冬,位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稱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四十一團草湖鎮的新疆南疆特種水產養殖園,直徑七米多寬的鍍鋅養殖池內,羅氏沼蝦、澳洲淡水龍蝦、黑殼蝦、加州鱸魚、南美白對蝦正在“戲水”。
“養殖園首批使用3座大棚,每座棚內有12個鍍鋅養殖池,每座棚一季度可產蝦1噸多,可實現經濟效益15萬元?!痹擆B殖園負責人羅喜說。
通過與塔里木大學合作,該養殖園對特種水產本土馴化后能自繁自育,實現一年四季養殖。羅喜稱,除了供應當地市場外,還可以進行深加工,制成風干蝦、鹽焗蝦等產品銷往其他省市。
在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一四七團四連的羅非魚養殖基地,今年第二批投放的魚苗預計新年即可上市銷售。該水產養殖項目擁有4個溫室大棚,通過保溫塑料薄膜和供暖管道調節溫度提高養殖密度。
“大棚養魚作為一種新興養殖模式,投資小利潤高?!笔幼泳溉晦r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嵩表示,從一年一季增加到兩季,一季能產近百噸,實現錯峰上市,市場銷路好。
天然湖泊“蝦兵蟹將”實現“逆襲”
新疆舉辦開漁節,甚至龍蝦節,聽起來挺稀奇的事情,正成為現實。
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不久前舉辦開漁節后,冰川雪蟹、東方歐鳊、額河銀鯽五道黑、白斑狗魚等十余種“蝦兵蟹將魚大王”陸續上市。福??h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劉勇表示,烏倫古湖的水產品最快48小時送到全國實現“從水里直達餐桌”。
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二十一團2022年在小龍蝦養殖基地舉辦的龍蝦節,不僅引領一種消費時尚,還帶動了一方消費市場。
早些年,囿于地理位置及冷鏈運輸條件,新疆優質水產品進入全國各地成本較高。最近幾年,受益物流的快速發展,新疆水產品陸續受到其它省市消費者追捧。從江、浙、滬到北、上、廣,都有新疆地產蝦蟹的“身影”。
今年8月底以來,新疆蝦蟹“逆襲”沿海多個省市。在北屯從事20多年螃蟹養殖的楊清海,聲稱第一次見到這種盛況?!靶陆畾夂驔鏊?,是養殖螃蟹的天然樂園,不存在天氣炎熱而休食情況,多是低密度養殖,養出來的螃蟹等肉質緊實、口味甘甜?!睏钋搴=榻B。
今年9月,北屯市與美團合作建立近十個直采基地,在今年中秋節前后,一箱箱新疆雪蟹經由冷鏈車運上專屬的雪蟹專機,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蘇州等地的消費者下單48小時后可送達。
近年來,包括阿勒泰地區、昌吉州、阿克蘇地區養殖的蝦螃紛紛登陸疆外市場。烏魯木齊北園春市場海鮮交易區負責人表示,新疆地產海鮮已占據本地市場主流。
鹽堿地成海鮮養殖場
中新網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新疆之所以能出產海鮮,離不開“海鮮陸養”模式,即在陸地營造類似于海洋的生態環境。近年來常用的做法是將鹽堿水變成“人造海水”。
新疆約三分之一的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鹽堿化,除了通過發展耐鹽植物等技術手段改良以外,對幾乎“寸草不生”的水域可以進行水產養殖修復。研究發現,新疆鹽堿地的水質與海水接近。只要以海水礦物質比例為參照,再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可形成用于養殖海鮮的環境。
記者注意到,2022年起,兵團每年設立一千多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南疆鹽堿水漁業發展。目前,兵團農業農村局編制的《兵團南疆師市鹽堿水漁業養殖規劃》,將大力推進南疆鹽堿水漁業發展。
基于湖塘生態模式下對南疆鹽堿水的高效開發和合理利用,從而構建鹽堿水生態健康養殖的新模式。位于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四團的天鵝湖水產養殖基地,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內陸鹽堿水域綠洲漁業模式示范”項目的核心示范點。當地通過在鹽堿水域生產海鮮及鱸魚、石斑魚等魚類,改良修復養殖環境同,繼而提高鹽堿水漁農綜合生產能力。
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塔里木河源頭的十六團,星羅棋布的坑塘已成當地民眾發展水產養殖的“福地”。經過多年的發展,水產養殖種類今年預計年產值可突破9000余萬元,已發展成名副其實的“沙漠水鄉”。
水產養殖“遍地開花”
資料顯示,20世紀50年代,新疆漁業主要以捕撈為主,水產養殖業屬空白。20世紀60年代,當地水產養殖業才開始起步。
至21世紀初,“蝦兵蟹將”及多種冷水魚養殖推廣到博斯騰湖、烏倫古湖以及阿拉爾市、北屯市的湖泊和水庫。如今,新疆水產養殖“遍地開花”,形成湖泊水庫大水域養殖為主,坑塘、稻田養殖為輔的格局。
原生在海洋的熱帶蝦類南美白對蝦,引入新疆要對水質淡化處理。2001年,原石河子大學教學實驗農場水產研究所從海南引進南美白對蝦試養。兩年后,17萬尾蝦苗養殖成功。經該所推廣,石河子市、烏魯木齊市、昌吉市、五家渠市率先養殖南美白對蝦。昌吉市六工鎮下三工村是傳統養魚村,2008年引進南美白對蝦養殖,如今成為當地有名的養蝦村。
早先傳入蟹養殖技術的是山東、遼寧、江蘇等沿海省市的蟹苗銷售商和海鮮經營戶。阿拉爾市長鑫漁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黃兆華曾經營海鮮生意,2002年到新疆養蟹?!拔业叫陆蟀l現這里水質非常好,養殖成本也低?!秉S兆華告訴中新網記者。
黃兆華起初只是在水庫養殖螃蟹,2021年借鑒山東的養殖新方式,在十六團承包的稻田里試驗取得成功,從此逐年擴大規模。
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喀拉蘇鄉的鮭魚基地,每天最多可加工50噸鮭魚,預計今年實現6000噸量產的目標。
“三山夾兩盆”地理條件下的新疆,在水產養殖發展過程中,通過拉長“長板”,補足“短板”,既修復了水域生態環境,維護了水域生物多樣性,還把水產養殖變成了富民產業。
新疆農業農村廳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新疆漁業總產值達42億元,較2019年增加9.21億元。(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3日 16:37:37
- 2024年12月23日 16:34:03
- 2024年12月23日 16:30:08
- 2024年12月23日 15:50:18
- 2024年12月23日 14:33:45
- 2024年12月23日 14:19:12
- 2024年12月23日 14:13:12
- 2024年12月23日 10:04:20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