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華: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即將到來
中新網9月5日電(記者 李佩珊)“如今,已有136個國家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覆蓋了全球83%的碳排放,91%的GDP和80%的人口,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即將到來。”9月5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寧夏銀川市表示。
當天,以“創新·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黃河流域(銀川)“雙碳”創新高峰論壇在銀川召開,解振華及國內“雙碳”領域院士專家齊聚一堂,共商綠色轉型發展大計。會議現場還設置了黃河流域“雙碳”創新成果展。
“近期,歐洲一些國家氣候政策出現了一些回拐,重啟了煤電,增加了煤炭消費和碳排放。我5月到歐洲訪問期間,一些歐洲國家的領導和部長表示,應對當前俄烏沖突能源短缺問題,其暫時的措施是權宜之計。此次能源危機使他們更加認識到可再生能源是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實現能源獨立的重要舉措。”解振華說,可以預見,發達國家一旦挺過眼前能源危機,將加速布局新能源產業和技術,以低碳為抓手重塑經濟發展模式,“我們應該做好同這些國家在綠色低碳領域開展競爭的準備,要把握好合作的機遇。”
2012年至2021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年均6.5%的經濟增長,截至2021年底,中國新能源累計裝機容量超3億千瓦。為實現“雙碳”目標,中國建立了“雙碳”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1+N”的政策體系,相繼發布了能源、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運輸、農業農村、綠色消費、減污降碳等領域和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油氣、氫能、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行業的行動方案以及支持保障措施。
解振華表示,實現“雙碳”目標,雖面臨諸多挑戰,但將培育新產業、擴大新投資、增加就業,也有利于提高能源的自給率,增強產業率、工業鏈的韌性,并從源頭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工業、能源等產業基地,這里煤炭的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而且‘風光無限’。寧夏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在黃河流域和全國綠色低碳轉型創新中地位十分重要。”他說。
結合當前發展趨勢,解振華提議持續推動傳統化石能源轉型升級和高效利用,同時充分挖掘當地風光資源優勢,探索光伏+的新模式,提高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發展規模化儲能,通過綠電能源替代,創新光伏儲能,疏運及下游產品全產業鏈發展模式,降低制造過程當中的能耗和碳排放。
“我們也應當鼓勵支持綠氫產業的發展,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氫成本,拓展氫能在工業、交通等多領域應用場景。”解振華說,已有很多國家成立了綠氫發展中心,寧夏有產業發展優勢,可以將優勢轉化為符合本地實際的綠氫發展的路徑,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綠氫發展提供示范。
“建設低碳智慧型城市也是探索路徑之一,今后可發展屋頂光伏,推動節能建筑改造,建設低碳交通綜合樞紐,探索依托現有加油站等基礎設施開展加氣、加氫、充電、換電等集成改造。”解振華表示,各地也可發揮自身區位優勢,與中東等地區國家綠色低碳領域的貿易、技術、投資合作,推動“雙碳”領域向西對外開放合作,服務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完)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3日 16:37:37
- 2024年12月23日 16:34:03
- 2024年12月23日 16:30:08
- 2024年12月23日 15:50:18
- 2024年12月23日 14:33:45
- 2024年12月23日 14:19:12
- 2024年12月23日 14:13:12
- 2024年12月23日 10:04:20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