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腦梗塞 你所不知道的腦內秘密
有的老年人因頭痛或頭昏做了個腦CT檢查,發現有腔隙性腦梗塞(簡稱腔梗),結果嚇得不輕,以為自己患上了急性中風,會馬上出現癱瘓、失語等癥狀。實際上這些情況是做腦部CT和核磁最容易“意外”發現的。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很多人一看到這樣的結果,就自己嚇自己,緊張得不得了。
腔隙性腦梗塞究竟是什么病?它和腦梗的區別又在哪里?山西晚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腔隙”不一定是腔隙腦梗塞
省城市民王女士最近去山西白求恩醫院體檢,拿到體檢報告后,她看著影像報告單上的“腔隙性腦梗塞”幾個字受到了不小的驚嚇,以為自己患上了急性中風,會馬上癱瘓、失語等。“我的身體一直都比較好,平時也沒有什么不舒服的癥狀,所以這個檢查結果可以說是讓我措手不及。”王女士說。稍稍定神后,她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醫院的神經內科門診就診。
“腔隙性腦梗塞在中老年人中其實是比較常見的。”山西白求恩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護士長王育寧介紹,有相關數據顯示,腔隙性腦梗塞的發病率相當高,占腦梗死的20%-30%。腔隙性腦梗塞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干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的基礎上,因為硬化、堵塞,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壞死,形成微小的空洞,即所謂的“腔隙”。需要注意的,是“腔隙”不一定等于腔隙性腦梗塞,例如老年人的腦小動脈硬化造成血管與腦組織之間的間隙擴大;間隙中液體成分較多,容易在核磁共振成像中表現為腔隙樣的改變。這種所謂臨床下的腔隙灶往往在做腦部CT或核磁共振檢查時才被發現。
通常來講,絕大多數腔隙性腦梗塞不會產生臨床癥狀,它常發生在大腦的基底節、丘腦等部位,由于病變范圍較小,往往不易察覺,直到MRI或CT檢查時才被發現。
高血壓等是危險因素
王育寧介紹,“腔隙性腦梗塞”的形成有眾多的危險因素。“高血壓是最常見的腔隙性腦梗塞的風險因素之一。”他說,這是因為長期高血壓會損害小血管壁,增加了血栓形成和血管疾病的風險。其次就是動脈硬化,它可能導致血管狹窄或完全閉塞,從而產生腔隙性腦梗塞。而糖尿病可以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血管損傷和血栓形成的風險增加,就將增加腔隙性腦梗塞的患病風險;高血脂(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可導致動脈內膜的脂質沉積,形成斑塊并限制血液流動,從而導致腔隙性腦梗塞。
“還有吸煙和年齡因素。”王育寧說,吸煙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并使血管變得更加易于收縮。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壁逐漸變得脆弱,容易受到損傷。這都會增加腔隙性腦梗塞的風險。
發現“腔梗”不必太過緊張
“腔梗的發展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很多人是因為年齡大了的增齡性改變,并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王育寧表示,自己經常在門診看到一些拿著CT或核磁共振片子的人緊張異常,就是因為檢查報告上寫著“腔隙”或“多發性腔隙”的字樣。但實際上,完全沒必要。
王育寧介紹,腔梗的病因不一定是小血管病變,大動脈病病變或心源性栓塞亦可導致“腔隙性”病灶;小血管病變也未必就是腔梗,也可導致面積較大的梗死。換句話說,雖然小動脈閉塞性腦梗塞多表現為“腔隙性”,但“腔隙性”梗死未必都是“小動脈閉塞性”。不過對于沒有任何癥狀,經醫生查體又是正常的人,應由醫生結合片子作出具體分析,不要一概先入為主地認為就是腦梗塞。另一方面,即便是腔隙性腦梗塞,如果沒有明顯的癥狀,沒有造成嚴重危害,也不必要擔心。“只要在醫生指導下治療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以后定期的做健康體檢就可以了。”
那腔隙性腦梗塞需要治療嗎?對此,王育寧表示,總體來講,無臨床癥狀的腔隙性腦梗塞無臨床意義,無需給予相應治療。但對于有癥狀的腔隙性腦梗塞病灶,必須積極治療和干預,以免病情進展,治療一般以控制原發病為主,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符合溶栓條件則須靜脈溶栓治療。醫生會開具相應的藥物,如降壓藥、降糖藥、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等,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對于已形成的病灶,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但通過積極治療原發病,可避免新的病灶形成。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腔隙性腦梗塞雖然癥狀較輕甚至無臨床癥狀,但如果不加以控制,易致殘甚至致死。腔隙性腦梗塞的患者應長期服用藥物進行治療,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擴張腦血管的藥物以及活血化瘀類藥物等等,同時還要注意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如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炎、肺氣腫等,應積極治療。
預防從生活方式入手
對腔隙性腦梗塞的預防,主要從生活方式上入手。“比如,有高血壓的,要控制高血壓;有糖尿病的,要確保良好的血糖控制;有高血脂的,要通過健康的飲食、合理的體重管理和藥物治療(如果需要)來控制血脂水平。”王育寧說。
另外,戒煙和限制酒精攝入,采用均衡、多樣化的飲食,堅持適度的體力活動等都有助于降低發生腔隙性腦梗塞的風險。“適度的體力活動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建議大家參與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等。”王育寧說。同時,建議大家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監測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并與醫生保持良好的溝通。
最后,王育寧強調,這些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降低腔隙性腦梗塞發作的風險。對于個人情況,還是建議咨詢醫生以獲取具體的預防建議和指導。(山西晚報記者 張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