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文幼章孫女文美蘭:中國脫貧與環保成就斐然 任務還在持續

分享到:
分享到:

文幼章孫女文美蘭:中國脫貧與環保成就斐然 任務還在持續

2022年09月27日 14: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視頻:文幼章孫女文美蘭:中國脫貧與環保成就斐然 任務還在持續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國這十年·他論)文幼章孫女文美蘭:中國脫貧與環保成就斐然 任務還在持續

  中新社多倫多9月26日電 題:文幼章孫女文美蘭:中國脫貧與環保成就斐然 任務還在持續

  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有時很難體悟,中國政府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如何能在那么多工作領域如此快速地取得成功,”知名國際友人文幼章(James G. Endicott)先生的孫女文美蘭(Marion Endicott)近日在加拿大多倫多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余瑞冬 攝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在文美蘭看來,中國共產黨帶領這個擁有龐大人口卻曾積貧積弱的國家,全面而高效地解決教育、衛生和社會福利保障等諸多問題,足以令世人驚嘆。“當然,任務還在持續,”她說,在眾多問題中,脫貧減貧、環境治理均是中共的長期著力點。

  她注意到,中共十八大、十九大均把消除貧困視為工作重中之重。2021年,中國宣告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文美蘭說,實現脫貧的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數接近加拿大總人口的三倍。無數志愿者投入扶貧工作中,付出了驚人的努力。令她印象深刻的,還有“扶貧必先識貧”、“脫貧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等理念。她也期待看到,中國能繼續縮小貧富差距,推進構建更和諧的社會。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余瑞冬 攝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談及環保,文美蘭說,中國已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這一全球罕有的做法令人贊嘆。

  她坦言,中國的碳排放總量受到外界關注。但實際上,近十年來,中國在發展綠色技術方面已“絕對是世界范圍的領先者”,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鼓勵地方的舉措方面,均可成為全球典范。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余瑞冬 攝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她看到,中國正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關鍵的概念、產品和系統。中國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裝機容量,且正在由此降低自身的煤炭使用。同時,中國在扶貧過程中也注重環境問題,譬如,在為低收入人群建造新住房時安裝太陽能系統。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于今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文美蘭認為,加拿大與中國都有著熱愛和尊重大自然的文化,也都擁有壯美的自然地理環境。兩國間過去總體有著良好的關系。她希望這一會議能推動加中之間重塑友好關系并拓展交流合作。

  文美蘭說,各國都面臨減貧問題,也都需要應對氣候危機,“我們需要國際合作,互學互助。”她引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說:“世界各國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要穿越驚濤駭浪、駛向光明未來,必須同舟共濟,企圖把誰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她表示,這同樣也適用于維護和平共處、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余瑞冬 攝
圖為8月19日,文美蘭在多倫多萬柏(Mount Pleasant)墓園家族墓碑前接受采訪。 中新社記者 余瑞冬 攝

  對于將在北京召開的中共二十大,文美蘭說,這是回顧中國共產黨的成就并展望未來的好時機。她期待著大會圓滿成功。

  文幼章于1898年出生在四川。他與國共兩黨都曾有深入交往并對中國共產黨的道路給予支持,長期對外介紹新中國并致力于和平事業,1965年獲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人民友好使者”稱號。他于1993年辭世后,部分骨灰被撒入大渡河。文幼章之子、文美蘭之父文忠志1928年出生于上海,作為加拿大漢學家,同樣致力于向世界客觀介紹中國發展。他于2019年在多倫多離世。(完)

【編輯:周馳】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