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協議剛達成,俄軍襲擊烏港口:危機還有解嗎?
中新網7月26日電(張乃月)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的首份糧食協議剛剛達成,翌日,烏克蘭南部的敖德薩港就冒出濃煙。烏南方作戰指揮部確認,兩枚“口徑”巡航導彈擊中港口。隨后,俄方證實用高精度導彈打擊了港內的一艘烏克蘭軍艦,和一處存放了美國提供的“魚叉”反艦導彈的倉庫。
事件一出,相關各方紛紛發聲。烏總統澤連斯基大呼“野蠻”,烏克蘭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該襲擊是對糧食協議的“當頭一棒”。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俄羅斯“讓烏克蘭失去了經濟活力,讓世界失去了糧食供應”,但俄方反駁稱,布林肯的指控毫無證據。
俄軍此番空襲為何如此受到外界關注?首先來看,本次襲擊正值幾個特殊時間點:
1. 導彈落下的前一日,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和聯合國四方剛剛達成關于黑海運輸農產品的協議。
關于這份糧食出口協議的討論和談判持續了數月之久,最終四方對糧食運輸、共同監督、防止武器運輸等問題作出規定。
由于俄烏均是糧食出口大國,確保黑海運糧路線的暢通將是影響全球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這份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是“希望燈塔”的協議被期盼已久。協議簽署后,市場首先作出反應,國際小麥價格應聲暴跌,回落至俄烏沖突之前的水平。
但是,協議剛剛簽訂,其中提及的運糧港口就遭到襲擊。雖然目前還沒有關于影響糧食出口的報道,但印證了此前各方對協議執行前景的擔憂——海上的一次爆炸,可能會破壞整個協議。
不過,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強調,對敖德薩港軍事設施的打擊不會影響糧食運輸。他表示,“(這次打擊)僅與軍事基礎設施相關,與用于履行協議和出口糧食的基礎設施沒有絲毫關聯。因此,這件事不會也不該影響到運輸開始。”
2. 目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正在非洲訪問。這次出訪,意在糧食。
拉夫羅夫在行前曾向非洲國家承諾,盡管受到西方制裁,俄羅斯仍將繼續向非洲提供糧食、化肥和能源。訪問中,拉夫羅夫也表示,俄羅斯不是在要求解除制裁,而是敦促西方國家清除他們給全球糧食市場制造的障礙。
24日,俄、埃外長還就糧食危機成因達成共識。埃及是糧食進口大戶,去年進口的小麥80%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
3. 俄軍襲擊行動的第二天,俄烏沖突滿5個月。
起初,雙方軍事沖突激烈,隨后迎來了漫長、斷斷續續并最終陷入停滯的談判。
在亞速鋼鐵廠、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幾場“大戰”后,俄軍進展緩慢,烏軍憑借陸續“到貨”的西方武器不時發起攻擊,但雙方在接觸線上已許久沒有實質性推移,俄烏沖突逐漸發展為“持久戰”。
而這個或許能打破僵局的協議甫一簽署,就被襲擊干擾,進一步加深了俄烏雙方對彼此的不信任。
俄軍打擊敖德薩港口的行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聯合國一名高級官員分析指出,俄羅斯在技術上可能沒有違反糧食外運協議,因為它(協議)沒有承諾避免攻擊烏克蘭港口中不直接用于糧食出口的部分。
糧食外運對烏克蘭有極大的意義——可以解放庫存,收入還能夠緩解經濟的燃眉之急,因此烏克蘭農業部長雖然認為襲擊“對一切都有影響”,但表示仍將繼續推進糧食貿易。
半島電視臺援引烏克蘭總統經濟顧問烏斯堅科的分析,預測了更具體的前景:如果港口保持暢通,烏方將在8到9個月內運送6000萬噸糧食,但俄軍的這次打擊,顯示了通過港口出口谷物“并不容易”。糧食出口可能無法像預期的那樣達到沖突爆發前的水平。
糧食外運協議一度被寄予厚望,土耳其議會曾表示,土方希望俄烏雙方能在簽署協議的背景下恢復政治對話。但沖突中的雙方,本就極度缺乏互信,襲擊事件又為和平談判增加了不確定性。
目前,俄烏雙方在軍事上持續膠著。俄軍仍在實現“解放頓巴斯”的第二階段目標,烏克蘭則預期在9月前收復赫爾松地區。烏方顧問分析稱,隨著西方遠程火炮的交付,目前“出現了一個轉折點”,烏軍在近期的軍事行動上占據上風。
烏克蘭外長曾表示,只有在俄羅斯“被打敗”之后才有可能進行談判,在戰場上“被打敗”后俄方才會坐到談判桌前。而俄外長表示,在與烏克蘭會談的問題上不抱成見,但談判“不取決于莫斯科”。
停止沖突、糧食外運、實現和談……每一個主題都重要而迫切。但是,俄烏沖突中的變量恐怕為上述期待的實現,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完)
國際新聞精選:
- 2024年10月22日 13:40:54
- 2024年10月22日 13:34:43
- 2024年10月22日 11:41:36
- 2024年10月22日 10:47:17
- 2024年10月22日 10:24:55
- 2024年10月22日 08:14:23
- 2024年10月22日 07:43:35
- 2024年10月21日 14:56:58
- 2024年10月21日 13:19:26
- 2024年10月21日 1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