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中外音樂家對話良渚文明:裊裊音符連接世界喚起共情

分享到:
分享到:

中外音樂家對話良渚文明:裊裊音符連接世界喚起共情

2024年11月27日 15: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杭州11月27日電(林波 曹丹)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如何用裊裊音符連接世界、喚起共情?

  11月26日,以“音樂精神的遞進——中外音樂傳統的現代回響”為主題的中外音樂家對話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音樂人對話良渚文明,共享中華五千年的鼓樂和美,再赴和合之約。

活動現場。 浙江音樂學院供圖

  自古以來,音樂便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與內心世界的橋梁。古希臘時期,畢達哥拉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先賢,從音樂與宇宙的數理關聯、音樂與道德倫理等多維度深入探究音樂的深層意義。

  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古典與浪漫主義音樂藝術的蓬勃發展,將音樂推向了新的高峰。

  而在東方,中國音樂文化源遠流長。從周代的禮樂制度到唐代的宮廷雅樂,再到宋代的戲曲音樂與明清時期的俗曲,音樂始終伴隨著中國人的生活,反映出豐富的藝術審美與情感體驗。

  “盡管中西方音樂藝術在表現形式與發展路徑上有所差異,但究其本質,它們都在表達人類共有的情感訴求。在這一層面上,中西方音樂藝術是相互貫通、彼此共鳴的。”天津音樂學院院長王宏偉表示,作為一種跨越國界、種族和文化的語言,音樂所承載的精神和情感,是人類共有的財富。

  浙江自古開放包容,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兼收并蓄。原籍浙江平湖且在杭州任教、禪修的中國近代著名音樂家李叔同開創性引入西方樂理,他寫過一首廣為傳唱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用的就是美國作曲家約翰·奧特威的曲子。

  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廣勝在活動中向中外音樂家分享了一段歷史故事,南宋時期,一位日本僧人來到杭城的護國仁王寺,接觸到一種名叫“尺八”的吹管樂器,隨后他將之帶回日本,逐漸演化成了修禪法器,“到了1999年11月26日,碰巧是25年前的今天,日本‘尺八’尋根團冒著細雨在杭州黃龍洞遺址前認祖歸宗,成就了一段音樂佳話”。

  良渚文化是中國5000多年文明史的重要見證。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核心遺址。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外音樂家如何在良渚文明中汲取靈感?

  蘸水、搓磨、擦拭……一塊鳥形玉璧在阿根廷音樂教育家古列爾莫·威廉·雷赫爾曼的手中逐漸光滑圓潤。

  “這是我之前不了解的中國文化。”古列爾莫表示,學文化、做音樂都需要大量的時間、知識積淀,惟有接觸、了解,才有可能在藝術中創新互鑒,“比如我曾與同伴用中國傳統樂器二胡替代阿根廷樂器進行演奏,發展跨文化音樂”。

  瑞士日內瓦高等音樂學院教授澤維爾·布維耶希望能有更多音樂領域的跨文化對話,從而促進彼此之間的合作,譬如中國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的“絲路計劃”便是經典案例,該項目通過文化交流促進了不同文明間的理解和融合。

  在跨文化的合作中,澤維爾建議首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彼此的音樂語言與傳統,“這是一項艱巨但必要的任務,尤其是中國,文化底蘊深厚,全面掌握并非易事。然而,我們仍應不懈努力,深入探索并珍視其中的獨特價值”。

  而今,音樂正成為一種多元化的語言。

  11月25日晚,由浙江音樂學院主辦的“良渚回響”第二屆良渚論壇主題音樂會,為中外音樂家帶來了一場中華傳統音樂盛會。在音樂會上,既有塤、編鐘編磬等古老樂器的編配,也有鋼琴、人聲等新元素的加入,通過民族音樂形式、詩情畫意的藝術審美,勾勒出良渚年豐、春江花月夜、蘭亭等極富中華傳統美學的意象。

  “無論是我國的音樂精神,還是外國的音樂精神,這些音樂中蘊含的人文關懷、愛國主義情懷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正是我們今天在這樣的國際文化交流和互鑒中所需要相互了解、碰撞和交融的。”站在良渚文明的發源地,感受五千年來的歲月積淀,中國音樂學院院長李心草如是說。(完)

【編輯:胡寒笑】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