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式美學受青睞 云南興起滇劇妝造體驗潮
中新網昆明11月13日電 題:傳統中式美學受青睞 云南興起滇劇妝造體驗潮
作者 時文枝
提拉、打底、提亮、腮紅……靜待兩小時后,90后素人玉檸燦搖身一變成為滇劇戲曲中的青衣。看著鏡中端莊嫻靜、深沉內斂的自己,又驚又喜的玉檸燦直呼不敢認。
像玉檸燦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民眾對京劇、豫劇、秦腔等戲曲妝造頗感興趣。在云南,體驗300年前的滇劇妝造漸成新潮。“從去年6月開始,我們已接待滇劇妝造體驗者上千名。”云南省昆明市牛街莊滇戲博物館館長張春麗稱,開展滇劇妝造體驗,目的是讓普通人也能美美地化上戲妝,在舞臺上過一把戲癮。通過妝造了解滇劇,愛上滇劇。
滇劇又名滇戲,是云南傳統地方劇種。以昆明官話為通用語言,集各地戲曲聲腔、滇曲滇調于一體,版式豐富多變,曲調自然流暢,被譽為“省粹”“滇粹”。
牛街莊村是昆明市遠近聞名的“滇戲窩子”,滇劇在此經久不衰,成為代代相傳的“子孫戲”,今年55歲的張春麗是該村民間滇戲第四代傳承人。2009年,其父張勇投資創建云南首家滇戲博物館,取名“牛街莊滇戲博物館”,為村里熱愛滇戲的民眾提供學習之地、演出之所。
“無曲不成歌,無妝不成戲。隨著社會的發展,戲曲容妝不再是戲曲演員的專屬。”張春麗稱,隨著大家的口耳相傳、社交平臺分享,一年多來,到館體驗者涵蓋省內外各年齡段的男女老少,小至9歲,大到六七十歲。
“我們會根據大家的身高、體型等推薦合適的角色,在拍攝前會對滇劇唱腔、坐姿、站姿、眼神、面部表情等進行指導。”張春麗說。
記者現場發現,過程中,妝造師會與體驗者講述一些滇劇知識,并告知其扮演的是什么人物,有著怎樣的故事,應如何調動情緒等。“這個過程不僅普及了滇劇知識,也讓年輕人對滇劇有了更多的了解。”張春麗稱。
華麗貴妃裝、英氣武旦裝……親身體驗滇劇妝造后,90后姑娘王慧不禁感嘆,戲曲容妝在凸顯中國傳統之美的同時,也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視覺盛宴。“戲曲的魅力不僅在于表演,更在于那份傳承。”
“與生活中的妝容相比,戲曲妝容步驟繁瑣,色彩夸張。”作為牛街莊滇戲博物館的演員兼妝造師,51歲的張紅娟除練就一身滇劇好絕活外,化妝技術也頂呱呱。操持家務、排練滇劇之余,張紅娟會通過社交平臺線上學習各類妝造技巧,掌握流行趨勢,探索適合于滇劇妝造的最佳妝容。
“舞臺上的演員妝感要重,否則距離太遠觀眾什么都看不到,但拍寫真體驗可以根據角色將妝容調清淡些。”張紅娟說。
“唱戲并非易事。”戴上滇劇演員的頭冠后,體驗者羅娟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深有體會。“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中,不敢想象演員們要承受多少次這樣的重量。”羅娟稱。
滇劇中生、旦、凈、末、丑的妝造頭飾、服飾等都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專業性高,選擇性更強。張春麗稱,復雜的滇劇妝造不可能像漢服體驗一樣風靡全國。但可以肯定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通過戲曲妝造體驗的形式愛上中國傳統文化,并吸引諸多海外民眾的關注。
“此前只知道中國有京劇,沒想到在云南還有與京劇相媲美的滇劇。”來自俄羅斯的塔季婭娜(Tatyana)夫婦一眼便被舞臺上的滇劇表演所吸引。“太有魅力了,希望今后能帶著孩子們來體驗一次滇劇cosplay。”
除妝造體驗外,牛街莊滇戲博物館還會開展滇劇研學及體驗活動。“我們希望通過不同的形式,讓滇劇代代相傳。”張春麗介紹,未來,滇戲博物館將通過租賃戲服、開展免費滇劇教學課程、滇劇進校園等形式傳承好滇劇藝術。(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1月13日 18:14:11
- 2024年11月13日 17:45:51
- 2024年11月13日 17:27:36
- 2024年11月13日 15:01:03
- 2024年11月13日 14:22:49
- 2024年11月13日 12:29:19
- 2024年11月13日 10:51:33
- 2024年11月13日 10:45:55
- 2024年11月13日 10:19:41
- 2024年11月13日 07: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