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福建建寧:老區特色產業興 托起百姓致富路
中新網三明6月25日電 (葉秋云 吳濤 吳晟偉 程春雨)這里有成排連棟的小洋房;這里新農人、新農場越來越多;這里很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這里是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
近日,“在這里讀懂初心使命——網絡媒體革命老區行”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一睹這個革命老區的今日風采。
據介紹,建寧縣作為當年中央蘇區核心區域縣,其中92個行政村是革命老區村,有著眾多紅色文化遺存。近年來,建寧縣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游。同時,旅游與農業、體育康養等產業相融合,老區村特色產業欣欣向榮。
“石頭”村吃上“旅游飯”
成排連棟的小洋房,刷成統一的白綠色,一眼望去,與青山交相呼應,相得益彰。22日,記者在建寧縣高峰村看到這番景象,蓮花疊水、曲院風荷、夜光跑道、七彩滑道……這是一個林深水美、宜居宜業的小山村。
路旁臥著石頭,山上攀著石頭,水田里種著石頭,竹林里長著石頭……高峰村處處是石頭,被人稱“石頭村”。
據高峰村黨支部書記林長禮介紹,20世紀80年代,高峰村從金鐃山的半山腰移居到山下,由于缺乏資源,是建寧縣最貧窮的村,人居環境也極為糟糕。
從2010年開始,高峰村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并采取改造人居環境與挖掘新經濟產業結合起來的形式,經過反復摸索,決定結合高峰鄉村旅游,進行大規模人居環境整治。經過幾年的發展,2020年,高峰村被評為“中國最美康養小鎮”。
林長禮表示,開發旅游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僅500元;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8960元。以前村集體沒有收入,如今通過生態補償、入股分紅、發展旅游等,村集體收入達45.8萬元。
據介紹,高峰村直接從事旅游的村民有260多人,占全體人數近三分之一。去年,全村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0萬元。
林長禮說,游客來了,腰包鼓了,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田園綜合體成“網紅打卡點”
建寧縣還有不少牧場、農場。22日,在海峽云上牧歌田園綜合體項目的上黎牧場內,擠奶員黃雪琴告訴記者,自己是當地里心鎮村民,以往都是外出打工,后來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回到家鄉在牧場工作,可謂是在家門口就業。
海峽云上牧歌田園綜合體,是明一國際以建寧優越的生態資源為依托,結合萬畝生態園項目建設,打造出集“牧業+農業+制作+文旅”三產合一的全產業鏈田園綜合體。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1.2萬畝。該項目有效帶動了周邊群眾就業和當地旅游發展。
記者了解到,憑借優美的田園風光、櫻花大道、荷蘭風車等特色景觀,海峽云上牧歌田園綜合體吸引了許多游客前去游玩打卡,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打卡點”。
“‘五一’試運營以來,我們已經接待了上萬名游客?!?明一國際上黎牧場牧業總經理范傳照說,建寧良好的生態讓養殖和乳制品加工前景廣闊,發展觀光旅游也大有可為,項目建成后,將與明一國際乳制品加工項目銜接,打造乳業生態圈。
村民返鄉創業,當起“新農人”
近年來,建寧縣在蓮子、種子、梨子、桃子、無患子等“五子”傳統特色農業的基礎上,著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讓農業變得“好玩”又“掙錢”,吸引眾多青年返鄉創業、就業,建寧縣春花農場負責人陳春花就是其中之一。
陳春花原本在廈門做體育用品生意,6年前看到家鄉農產品大面積滯銷,農民心血付之東流,于是決心改變這一切,當一名“新農人”,在老家開了家四季農場。
四季,對于春花農場來說格外分明:春天,梨園里迎來各地游客賞花;夏天,春花農場有農家樂,可以游玩、采摘、聚會;秋天,游客們來梨園可品嘗農家菜;冬天,農場又把果園里套種的鐵皮石斛以好的價格賣往各地。
“一年農產品能賣數萬斤,游客有上萬人,生意挺紅火。”陳春花說:“游客來得多了,需要的東西也多了。他們特別喜歡我們農村的‘土東西’,比如土雞蛋、土鴨蛋。他們也會到農戶家里去轉一轉,像平常人家曬在外面的地瓜粉、紅菇等,他們喜歡了就買走?!?/p>
如今,建寧縣像春花農場一樣的家庭農場越來越多。據介紹,近年來,建寧縣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集群,不僅接入食品加工業的第二產業,還連接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等第三產業,目前已形成了區域特色生態工業聚集。(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5日 13:18:04
- 2024年12月25日 11:30:43
- 2024年12月25日 11:11:56
- 2024年12月25日 11:11:04
- 2024年12月25日 10:54:36
- 2024年12月25日 10:35:03
- 2024年12月25日 09:47:18
- 2024年12月25日 09:01:18
- 2024年12月25日 08:55:45
- 2024年12月25日 07: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