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乙火箭二十八載百次飛:圓夢高軌 服務海內外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長三乙火箭二十八載百次飛:圓夢高軌 服務海內外
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12月3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三乙火箭”)以勃勃英姿劃破天空,成為中國首個發射次數突破100次的單型運載火箭。
長三乙火箭于1993年獲批立項,自1996年首飛到完成100次發射,歷時28年,是中國宇航發射次數最多的單一型號運載火箭。翻閱其豐富“履歷”,長三乙火箭既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走向國際市場的碩果,也是國內主力高軌道運載火箭,承擔了多個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曾將“北斗”、“嫦娥”、風云衛星、天鏈衛星等“乘客”送入太空,其研制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后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回顧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家族發展史”,20世紀70年代,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開創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先河,隨后,長征二號系列運載火箭接過“接力棒”,其在完成數百公里高的近地軌道任務時得心應手,但面對3.6萬公里高的地球同步軌道發射,力有不逮。與此同時,中國航天開始將目光投向國際,而當時提出論證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目標運載能力是2.5噸,與國際發射服務市場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為此,研制團隊提出,先研制出一個基礎型號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后通過捆綁不同數量的助推器,使火箭的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從2.5噸延伸至5.5噸,形成布局合理的火箭小家族,以滿足國內外更大更重的高軌衛星發射需求,將中國火箭的運載能力帶上新臺階。長三乙火箭由此而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其技術水平和運載能力代表著中國運載火箭名列國際航天發射的第一梯隊。
“長三乙火箭是我國當時運載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構成最復雜的運載火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首任總指揮兼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說,長三乙火箭適應性強,運載能力可覆蓋世界絕大多數應用衛星的質量,在當時顯著增強了中國火箭在國際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上的競爭力,也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1996年,長三乙火箭首次亮相,發射國際衛星,任務遺憾失利;1997年,火箭成功復飛,并連續多次成功執行國際衛星發射任務,在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2017年12月11日,在錢學森誕辰106周年紀念日當天,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阿星一號”,這是中國和阿爾及利亞首個航天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航天合作的成功先例,當時被外媒評價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一次宇航發射”。
專家指出,自誕生以來,長三乙火箭將一顆顆“友誼之星”“發展之星”安全精準送入軌道,為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了優質的衛星發射服務,特別是為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進步提供了務實支持和助力,為中國航天樹立起開放、合作、友好的國際形象。
作為中國主力高軌道運載火箭,長三乙火箭還與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重大航天任務緊密相連。它曾執行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在“北斗”系列導航衛星、“中星”系列通信衛星、“高分”系列遙感衛星等發射任務中,也有它的身影。這些年來,長三乙火箭護送的衛星服務于交通運輸、救災減災、城市治理等各行各業,服務全球、造福人類,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高效便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陳閩慷表示,多年來,研制團隊始終堅持不懈地進行技術創新與可靠性提升,極大提升了長三乙火箭的整體性能與競爭力,使其從容應對多樣化的發射需求,為國家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與保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動能。
據統計,自2011年開始,長三乙火箭平均每年發射約7次,高峰時期每年發射8至11次,火箭處于高密度發射狀態。專家稱,未來,長三乙火箭將繼續發揮“連接天地”的作用,為中國通信、導航、遙感等關鍵領域提供堅實保障。(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7:44:04
- 2024年12月25日 21:41:36
- 2024年12月25日 21:14:32
- 2024年12月25日 11:01:03
- 2024年12月24日 19:49:34
- 2024年12月24日 16:26:57
- 2024年12月24日 14: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