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偷蔥”到烤肉:社會發展下臺灣中秋習俗的變遷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電 題:從“偷蔥”到烤肉:社會發展下臺灣中秋習俗的變遷
中新社記者 劉大煒
9月10日是中華民族傳統佳節中秋節。在臺灣,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重要節日,人們也格外看重這個“團圓節”。
可如果詢問一個臺灣人,過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是什么,得到的絕大多數答案會是“烤肉”。中秋為何與烤肉畫上等號?民眾說法不一。
臺灣民俗學者謝宗榮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比較流行的說法是20世紀60年代萬家香醬油推出“一家烤肉萬家香”的電視廣告,幾年后,金蘭醬油又密集推出金蘭烤肉醬廣告。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民眾開始把烤肉當成中秋節最重要的活動。
經多年發展,中秋烤肉在臺灣成為一種習慣。2000年后,臺灣各地興起中秋節夜晚在空地舉辦大型烤肉活動的風氣,高峰時參加民眾達數萬人。2021年一項調查顯示,島內高達八成民眾有中秋烤肉的習慣,市場規模約為481億元新臺幣。
謝宗榮表示,家人團聚、一起烤肉的景象頗合“中秋團圓”之意,這也是烤肉在臺灣成為中秋習俗的原因之一。民眾中秋烤肉多當街“夜烤”,地點在自家樓下或社區中庭。從準備食材、生火到燒烤,可促進親子間感情交流。
近兩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島內各縣市對民眾聚集烤肉做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臺北市和新北市今年都規定9日至11日中秋假期期間,禁止在河濱公園烤肉,臺中市僅開放兩處地點供民眾烤肉。臺灣當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表示并未禁止烤肉,但提醒民眾注意防疫。
謝宗榮介紹,烤肉風靡前,臺灣一些中秋習俗與女性相關,有“拜月”“偷蔥”等,也有未婚男女在這一天外出約會。
閩南俗語有“偷著蔥,嫁好人;偷著菜,嫁好婿”之說。早年間,每到中秋夜晚,未婚少女會到附近菜園“偷”菜或蔥,祈求能嫁到如意郎君。婚后還未生育的婦女則會到附近菜園“偷”摘一顆瓜抱回家,據說來年可以生個胖娃娃。
“習俗的變遷折射了臺灣社會經濟的發展。”謝宗榮表示,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年輕人逐漸選擇在都市區工作、生活,生活節奏加快,生活方式也逐漸西化,“偷蔥”“拜月”等習俗現已不多見。
商業化的介入也改變了現代臺灣民眾的過節狀態。中秋假期期間,島內許多電商推出“9·9購物節”,趁假期開展促銷。
開南大學信息傳播學系助理教授趙哲圣認為,烤肉等新習俗的流行表明臺灣人對節日的敏感度降低,過于同化的消費行為使大家少了心靈的差異或碰撞,“吃吃喝喝中,肥了肚子,忘卻了中秋節最原始、圍繞在月亮符號中的情與事”。
無論習俗如何變遷,中秋節體現的中華文化中“佳節團聚”理念仍無法改變。中秋期間,在大陸過節的臺灣青年李偉國邀請朋友一起烤肉。他說:“雖然這只是臺灣的一種習俗,但我們共度同一個中秋。”(完)
- 專題:網絡中國節·中秋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1月09日 12:48:13
- 2024年11月09日 12:27:26
- 2024年11月09日 12:22:24
- 2024年11月09日 10:13:42
- 2024年11月09日 08:56:14
- 2024年11月08日 22:31:13
- 2024年11月08日 19:59:40
- 2024年11月08日 13:56:13
- 2024年11月08日 07:24:20
- 2024年11月08日 07: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