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劉進田:為什么說中華傳統文化蘊含人權思想基因?
(東西問)劉進田:為什么說中華傳統文化蘊含人權思想基因?
中新社西安3月31日電 題:劉進田:為什么說中華傳統文化蘊含人權思想基因?
作者 劉進田 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
人權概念雖是在西方文化中首先出現的,但中華文化中也自有其根芽和基因。“人最為天下貴”“仁者,愛人”……這些中華文化中源遠流長的人文主義傳統思想,就是中國人權思想的寶貴基因。
人權的本質是對所有人的普遍關愛和平等保護,具有人類普遍性。普遍性的人權在不同文化和文明形態中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人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不能以人類普遍性人權思想否定民族文化特殊性,也不能用民族文化特殊性否定人權的人類普遍性,應該在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適應和相互闡釋中推進人權價值的具體化理解和實踐。
人權思想的歷史文化背景和主體根據
人權思想是建立在人文主義歷史文化形態基礎之上的。超人文的神本主義文化和非人文的物本主義文化都難以形成人權思想。中國文化早在殷周之際就告別了神本主義文化,形成了人文主義文化,把價值主體從神轉換為人,肯定人本身的價值,人的禍福吉兇善惡價值均由人自己創造,不由神定。因為“天命靡?!薄拔┑率禽o”,所以必須“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尚書·泰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比?、民代替天、神成為價值主體,重視人、關愛人成為新的價值取向。
中國傳統人文主義,強調人是主體、人是本體、人是根本。這就為人權思想提供了應有主體,即人。在中國文化人文主義精神中,價值就是人本身,不是神或物。這是關愛人的主體前提,是人權思想的前提和根據。
中國傳統人文主義蘊含人權思想的觀念、內容與主張
中國傳統人文主義由于以人為價值主體,所以認定在萬事萬物中,人的價值是最高的、最貴的。這與人權思想完全一致。
中國人文主義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創立者孔子十分重視人和人的價值?!墩撜Z》記載:“馬廄失火,子退朝,問人,不問馬?!避髯涌隙ā叭擞袣庥猩兄嘤辛x,故最為天下貴?!睆堘纺曛v,貴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價值。說人最為天下貴,就是說人是天下最有價值的存在。雖然在人之外也有珍貴的有價值的事物,但都是因為它們對于人有利有益,否則它們是無所謂有價值、也無所謂無價值的自在之物。
在人文主義價值觀看來,價值因人而是,價值因人而有,價值因人而異,價值因人而易,沒有離開人的價值。財產、財富等之所以有價值都是因為它們有益于人本身。“人最為天下貴”的重要價值觀,是人權思想的根本觀念。
人權思想主張肯定人、關愛人、愛護人、尊重人。中國文化人文主義傳統特別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正是“愛人”。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是“仁”。孔子曰:“仁者,愛人”。“仁”是儒家講的各種德目的總德,此總德的涵義是“愛人”。作為儒家核心價值觀念的仁,是與關愛人的人權概念契合的。
作為“愛人”的“仁”,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即“恕”和“忠”。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不損害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就是幫助人。不損害人,是人權思想的要求,幫助人也是人權思想的要求。足見,儒家的人文主義仁學思想與人權思想是契合的。
中國傳統人文主義主張人是最寶貴的,首要意思是指人的生命價值是最珍貴的。民間常言“人命關天”“殺人償命”,是重視人的生命的表現。現在我們講人的“生命至上”,也是重視人的生命價值的體現。
天地君親師,是中國文化的信仰。因為天地給植物莊稼以陽光雨露,莊稼生長成熟給人以食物,人的生命得以存在和延續。君親師,給人以社會生命和精神生命。天地君親師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信仰,是因為這是成全人的生命的資源和條件。人權中最基本的內容是人的生命權、生存權,這就是生命至上價值觀的體現??梢娭袊幕宋闹髁x信仰,是和人權思想相通的。
中國傳統人文主義蘊含人權思想的根據與資源
孔子提出“為仁由己”的自由思想,是對人的本質的根本規定。“為仁由己”,就是說一個人為仁還是不為仁,都是由自己決定的,不由外人外力決定。就是說人有選擇的自由,這是人的本質特征??鬃又鲝垺盀槿视杉骸?,就是強調人的本質是自由。
人權思想主張重視人、愛護人,其根本就是主張重視人的自由,愛護人的自由。因為有了自由,人才獲得了自己的本質,人才擁有了尊嚴。中國文化人文主義傳統以自由來規定人的本質,是非常重要而根本的人權思想。當然中國文化主張的自由主要是積極自由而不是自由主義主張的消極自由。應當承認積極自由是消極自由的哲學形上學根據。
人權思想所要處理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的關系問題。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是國家權力的代表,講民為貴,君為輕,可以說是主張對國家權力予以限制,避免其損害個人權利,這是人權思想在政治上的要求。
在中國文化人文主義傳統中,這種聲音盡管不是主流,但不絕如縷。盡管這一寶貴思想只是一種價值理念,但仍然是現代人權思想的重要傳統價值資源,有利于協調國家權力和個人權利之間的關系,有利于個人權利的保護和國家權力的發揮。
中國傳統人文主義人權思想的辯證性特征
人權具有社會性特征,是在社會關系中保護人尊重人的價值理念和制度設計。人在社會關系中的價值是正義。正義是人與人之間互不損害的關系,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我不損害他人,另一方面是他人不損害我或我不被他人損害。我不損害他人是義務,我不被他人損害是權利。
西方文化強調我不被他人損害,即權利;中國文化則強調我不損害他人,即義務。二者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正義,是對人的真正保護。中國人文主義文化的辯證性要求把我不損害他人之義務和我不被他人損害之權利兩個方面辯證統一起來,強調人的權利與責任的辯證統一。
因此中國文化人文主義傳統所要求的人權完整地講,應該是人的權責。權利觀念和制度是保護人,義務觀念和制度也是保護人,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更完整地保護人。
我們應將中華文化人文主義傳統和西方啟蒙文化融合起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過程中創造出更為合理的人權觀。這種人權觀可以稱為人的權責觀。(完)
作者簡介:
劉進田,西北政法大學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政法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首席專家、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價值哲學研究會副會長。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14:12:53
- 2024年12月27日 10:47:12
- 2024年12月27日 10:26:37
- 2024年12月26日 17:29:07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52:44
- 2024年12月26日 09:45:05
- 2024年12月26日 0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