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中國蓬勃發展的活力”
“感受到中國蓬勃發展的活力”(讀懂中國)
近年來,中國堅持擴大高水平開放,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從鼓勵在華創新創業、共同搭建合作平臺,到實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化營商環境,中國向世界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為外國企業和人才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機遇和便利。日前,幾位活躍在中國經貿領域的外國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分享了他們見證中國經濟發展、推動中外經貿合作的故事。
“始終以開放的態度與世界交流”
“以前登記的長期居住地,我都寫德國。現在,我的長期居住地是中國長沙。這里有我的朋友、我的事業,是我生活和工作的中心。”在湖南長沙高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臺的辦公室里,74歲的德國人漢斯·阿克曼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特殊居留證”。2020年10月22日,漢斯成為實行國家新規后,湖南省第一個獲頒“中國綠卡”的德國籍專家。
漢斯告訴記者,從1985年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自己在此后的30多年里見證了中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也完成了個人事業的重要轉型。2005年,漢斯從一家跨國公司的高管職位上退休,準備回德國老家。“回國固然是一個選擇,但你在中國有一二十年的工作經驗,為什么不留下來為中德經貿交流做些事情呢?”中國朋友的真誠邀請打動了漢斯。漢斯決定留在長沙,后被長沙高新區、長沙市政府聘為外籍商務顧問。
目睹中國制造業持續升級、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投資機遇不斷涌現,漢斯萌生了成立一個國際商務平臺的想法,希望為中外企業及人才的交流與合作提供渠道。2015年,長沙高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臺正式建成。“在工業4.0、智能制造等領域,德中企業之間有很多共同語言和合作機會。”漢斯對中國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領域的跨越式發展深有感觸,積極為兩國先進制造業合作牽線搭橋。
去年,德國巴斯夫集團收購湖南杉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合資組建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背后就有漢斯和長沙高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臺的深度參與。在漢斯撮合下,專注于智能制造專業人才培養的德國企業萊茵科斯特入駐湖南株洲中國動力谷自主創新園,助力中國培養工業4.0人才。商務平臺運行7年來,完成海內外企業接待或對接800余次,組織或參與30余個出國(境)團組,還引進來自瑞典、西班牙、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商協會。
“十幾年前,長沙少有外商直接投資企業,今天,外國人在此生活、工作,甚至創辦企業的環境早已今非昔比。”漢斯說,如今,長沙開通了40多條國際航線,成為參與中非經貿的活躍城市;長沙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外企投資,積極改善營商環境,打造外貿服務平臺。“中國始終以開放的態度與世界交流。”漢斯深有感觸地說。
“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
一邊介紹俄羅斯風土人情,一邊推介來自家鄉的商品,俄羅斯企業家斯維特蘭娜在直播間里侃侃而談,幾個小時就將俄羅斯產品賣到中國各地。20年前,斯維特蘭娜來中國從事貿易活動。回憶往昔,她感慨萬千:“那時,中國商店里的外國商品種類還不多。現在,超市貨架上商品琳瑯滿目,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非常豐富。中國的變化太大了!現在還有直播賣貨,銷量很好,我要把這種模式帶到俄羅斯!”
3年前,受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以下簡稱“上合示范區”)邀請,斯維特蘭娜來到位于山東青島膠州市的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工作,創辦了一家商貿公司。該公司與上合示范區合作,參與建設上合示范區俄羅斯國家館。斯維特蘭娜多次代表該館參加展會,幫助上合示范區拓展“朋友圈”。她還在俄羅斯注冊了上合示范區俄羅斯國家館官方網站,吸引了不少俄羅斯企業進駐。斯維特蘭娜說:“上合示范區架起了俄中交流與合作的橋梁,能參與其中我感到非常榮幸。”
在上合示范區,斯維特蘭娜充分感受到創新創業的便利。“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上合示范區大力鼓勵創新創業,人才、技術、項目等資源都往這里匯聚。”她說,中國政府全面支持上合示范區創新創業,積極提供包括辦公、稅務、法律等服務,及時回應企業訴求。
3年來,上合示范區煥然一新:青島海灣大橋膠州連接線、地鐵8號線、膠東國際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陸續啟用;重大產業項目接踵而至,10多個對外貿易、跨境電商平臺陸續上線;上合示范區核心區常態化開行25條國際國內班列線路,通達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49個城市……“有幸見證了這一切,我感受到中國蓬勃發展的活力。”作為莫斯科國立大學國際政治學院駐華代表,斯維特蘭娜還參與創辦了“上合俄羅斯創新創業中心”,并促成莫斯科國立大學與青島大學合作。接下來,她計劃開辦一家跨國教育公司:“中國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我是受益者也是擁護者。未來,我會繼續努力,推動兩國教育合作,促進人才雙向交流,為俄中經貿往來貢獻力量。”
“蒸蒸日上的勢頭令人振奮”
“剛來天津時,出租車司機會問我是哪國人,10年前有司機說‘你是南方人吧?’現在司機會直接用天津話問我‘你住哪塊兒’。”面對記者提問,日本友人井上直樹言簡意賅地總結自己來華18年的變化,“我不把自己當做天津這座城市的‘外人’,希望能在天津工作到退休。”
2004年,有朋友邀請井上直樹到中國工作,思考一番后井上直樹欣然應允,“我當時讀到一些關于中國的報道,感覺到中國經濟騰飛的勢頭”。到中國后,井上直樹先進入南開大學學習,后從事編輯工作,在中國生活得順心如意。“我很適應天津的工作和生活節奏。這些年在中國感受到的善意和熱情,以及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堅定了我留下來的決心。”
去年,井上直樹做了一個重要決定——創業。“我一直夢想創辦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天津的創業環境不錯。我覺得時機已經成熟,要立刻行動了。”經過咨詢,井上直樹在網上提交申請,再去辦事大廳現場確認,很快就辦好了相關手續。去年2月,井上直樹的公司開張營業。他說:“天津市政府支持外籍人士在津發展,歡迎外國人以個體身份創辦小微企業。近年來,天津市出臺了一系列外籍人才引進計劃和相關舉措,在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工作居留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便利。”
除廣告業務外,井上直樹的公司還為有意來天津發展的日本朋友提供咨詢服務。“做貿易的可以去濱海新區,做商業的最好去和平區附近。大到公司選址,小到吃飯購物,我都可以提供幫助,用中國話講就是‘全流程服務’。”井上直樹說,中國在疫情防控期間迅速有力的應對,特別是堅持“動態清零”政策,讓他真切體會到中國政府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高度重視。“在中國生活令人感到安心、安全。我一直告訴日本朋友們,來華創業不會錯,我十分看好中國的發展潛力。”
井上直樹告訴記者,十幾年前日本人來華創業或者工作,只能圍繞幾家大型日資企業開展衍生業務。如今,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日本企業和中國本土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加頻繁和深入,小微企業也能在中國市場找到發展機會。“我的公司和天津當地企業有很多業務往來,目前發展得不錯,這種蒸蒸日上的勢頭令人振奮。”井上直樹對未來充滿信心。
本報記者 王 沛 孫 超 靳 博 龔 鳴
本報記者 王 沛 孫 超 靳 博 龔 鳴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1月09日 18:27:13
- 2024年11月09日 17:15:30
- 2024年11月09日 16:03:40
- 2024年11月09日 13:35:18
- 2024年11月09日 13:32:44
- 2024年11月09日 13:32:14
- 2024年11月09日 11:18:04
- 2024年11月08日 16:18:52
- 2024年11月08日 08:52:01
- 2024年11月08日 07: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