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盡鉛華始見金——浙江長興探出綠色低碳制造發展新路
中新網長興3月1日電 題:洗盡鉛華始見金——浙江長興探出綠色低碳制造發展新路
記者 柴燕菲 趙曄嬌
綠色與發展能否兼得?
對于浙江省長興縣這個以水泥建材、蓄電池、紡織印染制造業為主要支柱的制造大縣來說,“綠色低碳制造發展”這道題,持之以恒解了整整十六年。
十六年,長興縣委縣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干;5840個日日夜夜,是一段段涅槃的征程,用真抓實干探索出三個解法:
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加強漸進性目標與最終追求目標的統籌,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綠色低碳、共同富裕的多目標優化;致力于發展方式創新,堅持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等多引擎驅動;積極探索實現轉型的路徑,堅持分行業整治、分階段推進、多措結合求解的工作方法。
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長期指導、觀察、推進長興的綠色低碳制造發展,該委員會主任毛光烈點評認為:“長興實現了‘綠色與智造,綠色與發展’的相統一,為今后制造業大縣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探明了路徑。”
回應百姓強烈呼聲 鎖定多目標持續優化戰略
回望來時路,長興縣也曾為金山銀山破壞綠水青山,口袋富起來的百姓,對于生態環境的需求一天天迫切起來。
“要使相互矛盾或影響的多個目標同時達到相對最優,這對于我們是一個考驗,但是群眾的迫切要求就是我們的轉型方向。為此,長興縣改變了發展目標相對單一的舊戰略,確立經濟發展、綠色低碳、共同富裕多目標優化的新戰略。”長興縣委書記石一婷告訴記者。
煤礦石礦、水泥建材、紡織印染、蓄電池是長興經濟發展的幾架馬車,其中,印染紡織是關系民生的重要行業,也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曾經,在長興縣夾浦鎮,10個行政村共散落式分布織機4萬多臺,家庭織機戶達1500多戶。
如何改變這個行業“低小散”、重污染的制造方式,又不改變作為老百姓致富的主渠道?從這個行業的轉型,可以一探該縣是如何實現最優解的。
在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的指導下,長興縣委縣政府按1-2個村為單位建設紡織小微園,讓家庭織機入園,每個小微園集中2000-5000臺織機。隨后,又以小微園的數字化轉型和市場化改革為雙引擎,建設起紡織“小微園平臺+數字云平臺”(物理平臺+數字平臺)的架構,創新“家庭織機戶負責生產、園區企業負責經營管理、紡織云平臺企業負責數字化服務”的三層經營機制。
走進位于夾浦鎮的吳城紡織小微園,機杼聲聲,一派繁忙景象。多層廠房樓內,由企業跟農戶搬遷集聚而來的全新噴水織機全速運轉,一摞摞剛織造下線的白坯布被打包裝車,準備運往印染企業。
“入駐小微園后,我對收入是挺滿意的。”曾經的家庭織機戶、現慶裕紡織員工季玉林笑聲爽朗。
季玉林的父輩就從事紡織行業,跟絕大多數當地人一樣,一家三口人在屋后的小廠房里圍著11臺織機過日子,“前年,我們集體搬入了小微園,購買了全新織機,擴大了生產規模,收入有了明顯增長。11臺機器時,年收入大概20-30萬元,現在21臺機器,年收入大概能有80-90萬元。”
讓季玉林覺得更舒心的是:“白坯布統一由慶裕紡織負責銷售;污水統一由園區負責處理;打開專門的飛梭APP,還能看到每臺機器的生產效率、運行情況,生活正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依托這種“雙融平臺三層經營”的模式,農民織機戶增收渠道進一步暢通,平均每戶每年有近30萬元的收入,有力地推動了共同富裕。
紡織行業實現蝶變,印染行業也走出一條以“低碳綠色+小單快反”為特色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萊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首個數字化印染工廠。在印染車間,工人只需按下終端按鈕,就能完成沖染劑、化料、稀釋、攪拌等繁復的染料、助劑自動配比和輸送步驟。
為響應智能制造發展的要求,公司引入紡織印染數字化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就此實現了從傳統印染工廠向“智染”數字化工廠的轉變。董事長蔣幼明告訴記者,通過生產過程數據全采集、在線全檢測和對生產排程、生產工藝、產品質量的數字化管理,實現科學生產工藝的自動生成、染料配方配料的精準管控和廢氣、廢料的統一精準處理,治污控耗、降本增益十分明顯。
紡織印染行業的涅槃并不是個例,長興縣所有行業基本上實現了多目標優化。
“之前有不少群眾跟企業擔心,經濟轉型會不會影響就業、創業,減少收入;會不會增加企業成本、降低競爭力,限制發展空間?”長興縣經信局局長尹明英表示,實踐證明,長興的這條走路是走對了。
堅持多引擎驅動轉型 發展動能持續強勁
從長遠看,多目標優化戰略的實現,更需尋找發展新引擎,探索新的發展方式。
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的專家認為,長興已由“三高一低”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向以“結構調整、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多引擎驅動為主要特征的新發展方式。
解剖蓄電池行業的轉型歷程,就可清晰看到這樣的轉變。
在經過二輪結構性改革后,長興蓄電池行業行業產值提高12倍、稅收提高17倍,徹底終結蓄電池產業“低小散”、“高污染”的格局,基本實現“布局園區化、企業規模化、制造智能化、管理現代化、環境生態化”的目標。
久久為功,原來傳統的蓄電池黑色產業正脫胎換骨為新能源這一黃金產業。以新型電池為核心,涵蓋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新能源裝備、新型能源材料、儲能電站等較為完整的新能源全產業鏈初步形成。
特別是近年來,長興蓄電池行業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平臺化的發展趨勢,不但插上科技創新這一翅膀,而且正在向數字化、智能制造方向發展,呈現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雙翼齊飛之勢。
“我們已建成蓄電池行業數字化供應鏈平臺,集上下游供銷和運輸為一體,預計今年營業規模160億元。”龍頭企業——天能集團旗下的浙江天暢供應鏈總經理俞國潮說。
另一家龍頭企業——超威集團正在和世界頂尖的SAP公司合作,計劃用3-5年時間,力爭將集團打造成為面向未來的智慧型企業。
“我們希望引入國際先進理念,實現‘數字超威、智能制造’的目標。”超威集團信息中心總監王英表示,集團下屬10多家制造基地已完成數據互聯,初步實現內部的橫向業務協同、縱向管控到位的實時數據流動和共享。
在總部,只要打開駕駛艙,可快速掌握到所有數據,甚至是任一臺設備的工作狀態、任一個工段的產能等。接下去還將通過全面的數字化重塑,推動企業平臺化變革。
“這是一個全面數字化的時代,我們要通過這樣的手段,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王英表示。
蝶變仍在進行中,據介紹,在不遠的將來,長興蓄電池還將建成由“行業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工廠+互聯網電池回收”組成的智能網聯、綠色制造行業。
蓄電池行業是長興縣經濟發展動能轉換的典型之一,水泥、粉體、耐火、機械、紡織、印染等其他傳統行業都已實現或正在走向多引擎驅動的發展方式。
探索轉型新路徑 求解工作新方法
在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經濟轉型過程中,人們最擔心的是企業大面積遷出,就業大幅減少,收入不斷降低,經濟大起大落甚至一落千丈。
如何把握力度、進度,降低轉型風險,平穩順利地實現多目標優化、確立多引擎驅動,是歷屆長興縣委縣政府付之最多努力的事。
16年來,該縣積極探索實現轉型的新路徑,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跟長興縣委縣政府共同總結出了這樣的工作辦法:目標要剛性,過程要穩定;短期抓整治,長期促轉型;政府主導,市場主體。
“堅持咬定目標不動搖,小步快跑防摔倒。”長興縣經信局局長尹明英告訴記者,原來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能耗高、消耗高、污染重、低小散、效益低等問題,是二十幾年積累下來的。要解決這些長年積累的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
為此,長興明確每3年左右確定一個重點整治的行業,花15-20年時間實現全縣轉型升級目標。
2005年啟動群眾反映最大的蓄電池行業整治,歷經兩輪集中整治,并經多年轉型升級為新能源產業。2011年重點抓粉體行業整治,2014年開始耐火材料整治,經歷三輪轉型升級。2017年再抓水泥行業戰略布局調整。2018年重點抓紡織印染行業轉型提升。2021年重點抓模壓復合材料井蓋行業整治。
對于確定為重點整治提升的行業,長興花2-3年進行集中整治,實現短期目標。但是從長期看,重要的是讓蓄電池、粉體、水泥、耐火材料、紡織印染等傳統行業借勢轉型升級。
在長期的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和動能轉換過程中,黨委政府主導,企業擔起主體責任,兩者密切配合,實行雙輪驅動:一次次黨政領導的專項服務,讓長效轉型的心更齊了;一次次的綜合施策,讓企業找準了方向;一次次監管倒逼,讓企業走向綠色低碳制造;一次次激勵,讓企業不斷轉變生產方式和產品結構、技術結構。
粉體行業的轉型就是一次生動寫照。
長興縣李家巷鎮曾是長三角地區有名的石頭鎮,到2011年,李家巷鎮及其周邊的洪橋鎮,共有343家粉體企業,經濟紅火、天空灰蒙,群眾意見不小。
長興華源粉體材料有限公司(前身為長興華威化工有限公司)是在一次次整治提升中涅槃的行業代表。回憶起2011年9月15日,長興縣委縣政府在李家巷地區召開環境綜合整治動員大會,宣布正式啟動粉體行業整治工作,董事長高永華記憶深刻:“343家工廠全部要關停整治,這是不是有點‘死亡療法’?”
其實,這種做法對于黨委政府來說,又何嘗不是“斷腕”之舉?
按照“規模化、現代化、清潔化、一體化”的要求,長興制定了《長興縣粉體生產企業轉型升級準入標準和工藝裝備指導方案》,以環評為前提,以核定產能為基礎,對企業進行重組。長興還規劃了378畝專業園區,政府投資近2億元完善基礎設施,相關企業全部進入園區;還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智能制造,加快生產方式向自動化、數字化、綠色化提升。
“光縣委主要領導參加的例會就開了21次,縣級機關部門跟鎮村干部組成的工作小組多次來跟我交流對接、宣講補助政策,他們說:現在產品附加值偏低,大客戶也少,環境不好,企業也沒有生命力啊!”高永華說。
在一條條的政策鼓勵下,在一聲聲的加油打氣中,高永華的想法發生了改變,下定決心重組13家企業做大產量,大家齊心投資6000萬元,將重組后的企業做上20萬噸產能——政府的標準線。
變革就在一次次轉型中悄然來到,2011年整治前,粉體行業PM2.5排放每立方米達到80毫克,整治后降為30毫克。腳步不止于此,多年來,政府持續引導企業對裝備、工藝等進行提升,現在降到10毫克。
目前,粉體行業所有設備、生產工藝均提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實現生產過程全自動監測、全自動調節。李家巷鎮被授予全國首個粉體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一升一降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洗盡鉛華始見金。
從2010年到2020年,長興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44.4%、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6%;從發展的指標看,2020年長興位居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第30位,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第8位、創新指數浙江全省第11位;全縣GDP增長1.4倍,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4倍、1.84倍。
對于從污染排放嚴重的工業大縣實現向綠色智造先行縣的轉變,毛光烈認為,這根本在于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譜寫了天藍地綠、經濟發達、百姓富裕、安居樂業的新篇章。(完)
- 專題:2022全國兩會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3日 16:37:37
- 2024年12月23日 16:34:03
- 2024年12月23日 16:30:08
- 2024年12月23日 15:50:18
- 2024年12月23日 14:33:45
- 2024年12月23日 14:19:12
- 2024年12月23日 14:13:12
- 2024年12月23日 10:04:20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