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特別規定》第二條所稱重要商品和服務,一般是指那些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商品和服務,其具體判斷權在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四、《特別規定》規定了哪幾類違法行為?
《特別規定》規定了四類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較為常見的違法行為,并在原有法律法規基礎上對每類違法行為的法律構成要件作了細化。
一是捏造散布漲價信息行為。市場價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如果任憑部分市場主體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就可能加劇群眾的緊張心理,人為放大市場需求,導致供求失衡,推高市場價格。因此,《特別規定》禁止經營者、其他單位和個人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二是惡意囤積行為。在一般情況下,儲存多少商品,什么時間出售,完全由經營者自主決定。但對于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如果經營者多進少售、只進不售或者囤積拒售,就會進一步減少市場供給,推高價格,損害消費者利益。因此,經營者的行為構成惡意囤積的,應當依法給予處罰。
三是哄抬價格牟取暴利行為。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經營者的經營活動在以盈利為目的的同時,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特別規定》要求,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經營者的產銷或者進銷差價額不能超過正常時期差價額一倍。
四是串通漲價行為。只有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經營者才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的內在動力,消費者才可能得到物美價廉的商品。經營者通過串通謀求漲價,排除、限制了正常的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是法律所明確禁止的。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的串通漲價行為,危害性更大,因此《特別規定》對串通漲價行為作了專門規定。
五、《特別規定》在哪些方面加大了處罰力度?
首先,《特別規定》對各種違法行為提高了罰款數額。串通漲價行為,沒有違法所得的,罰款數額從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提高為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惡意囤積等行為,沒有違法所得的,罰款數額從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提高為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此外,對拒絕提供有關材料,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等行為,罰款數額也從5萬元提高至20萬元。
其次,重申了從重處罰原則。經營者有轉移涉案資金或者商品、拒絕配合調查和處理、屢查屢犯、違法行為嚴重或者社會影響較大等情形的,應當在法定幅度內從重處罰。此外,《特別規定》還對“從重處罰”作了進一步解釋,明確規定“從重處罰”是指在法定罰款幅度內應當從高適用;行政處罰種類在兩個以上的應當從重適用;可以并處的應當并處處罰。
第三,引入了刑事責任!短貏e規定》明確規定,價格違法行為嚴重擾亂市場秩序,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特別規定》在哪些方面體現了從快查處?
總結抗擊“非典”、抗震救災等特殊時期價格監管工作的經驗,《特別規定》在確保程序公正的前提下,依法對價格監督檢查執法程序作了必要的簡化。例如根據規定,因情況緊急,需要立即制止和查處價格違法行為的,可以當場決定立案。即執法人員對檢查發現有重大違法嫌疑的行為可以直接立案調查,事后再向價格主管部門負責人報告。再如,對于交易記錄和財會帳簿不健全的企業,查明其具體的違法所得數額往往是非常困難的,為了從快制止和查處違法行為,《特別規定》規定,違法所得無法計算或者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無違法所得論處,依法給予處罰。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