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好語言生活 享受幸福晚年
編者按
農歷九月初九是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中國老年節”。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呈現數量多、速度快、差異大、任務重的形勢和特點,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發展規劃,明確了積極老齡化的戰略目標和實施步驟。老年人語言生活關系到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身心健康,是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基礎性條件,需要更多的社會關注。
老齡化,在當代具有全球性趨勢;關愛老年人生活,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話題。我國是老年人口大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6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老年人目前生活狀況整體較好。老年人家庭地位比較穩固,獨立性和話語權較高;居住條件較好,大都擁有獨立房間,且房間電器配備較為現代化;休閑方式豐富多樣,包括旅游、棋牌活動、讀書看報、散步聊天、種花草養寵物等;鄰里關系和諧,經常相互走動互相幫助。
上述調查反映了老年人的整體生活狀況,但對老年生活核心內容的語言生活仍缺少必要的關注。語言生活,簡而言之就是以語言文字為橋梁而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個人活動。語言生活的質量高低和優劣對于老年人的生存狀況、生活品質、精神狀態、心理健康、身心愉悅等都具有重要影響。
老年人語言生活狀況
為了解老年人的真實語言生活狀況,筆者課題組于2022年8月在江西、廣東、江蘇、重慶等省市的30余個城市和農村展開調查,共收到有效問卷455份。問卷樣本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農村占46%,城市占54%,其中城市老人中有31%是為幫子女照看孩子和家務而從農村來到城市的;60~65歲占30%,66~70歲占25%,70~75歲占18%,76~80歲占11%,81~85歲占11%,86歲以上占比5%;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0%,中學(中專)文化程度占31%,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占9%。調查對象整體上是低文化程度、80歲以下老人占多數。
調查發現,部分老年人的語言生活存在一些較為明顯的不足。在語言能力方面,多數老年人在社交中不存在語言障礙,但仍有37%的老年人在家庭之外的人際交往中經常存在因方言差異等帶來的語言不通問題。在交際對象方面,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對象主要是中老年人,與中青年特別是青少年交流明顯不夠,83%的老年人很少與青少年交流,60%的老年人甚至與子女和孫輩的交流都比較少;70%的老年人表示與中年人交流有代溝,88%的老年人表示與青少年交流有代溝。在說話時長和交流意愿方面,46%的老年人表示每天說話的時間比之前減少了,43%的老年人表示主動交流的意愿比之前降低了。在網絡交際方面,很多老年人會使用手機購物、查詢信息、社交聊天、娛樂等,也有41%的受訪老年人表示用手機只打電話,基本不會做別的事;會使用微信的老年人占47%,但會使用微博、郵箱等其他網絡應用的老年人只占5%,絕大多數老年人(88%)還是習慣于使用電話進行聯系和交際。在了解流行語和新詞語方面,只有1%的受訪者表示很熟悉,有84%的受訪者表示基本不知道。
調查結果顯示,當代老年人語言生活的局限主要表現為:跨方言交際有困難,與晚輩交流少,與年輕人有代溝,說話時長減少,說話意愿降低,數字產品和新媒體使用不夠熟悉,與流行語言文化之間有距離。
身心變化是重要制約因素
多數老年人從內心渴望跟上語言生活的時代步伐,但各種客觀條件和主觀原因的制約又使部分老年人不愿意積極參與社交語言生活。
生理老化導致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有所下降,如聽力、視力、記憶力、發音能力、詞匯檢索能力、話題把控能力、語言產出流暢性、句法使用復雜性、語言理解準確性等方面,都隨著年齡增長而有不同程度下降,這使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在社會交際中存在語言使用的實際困難。
社會角色的變化影響了老年人的語言生活環境和意愿。每個人一生中都要扮演很多社會角色,這些角色通常連續性地排列著,每個角色都和一定的年齡或生命階段相聯系。衰老會引發某些角色的喪失或中斷,比如老年人從家庭、單位、社會的主角變為配角甚至“無角”,這往往成為部分老年人郁郁寡歡甚至自我封閉的重要原因。老年人構成一個亞文化群體,群體內部成員之間可以找到共同語言,更容易認識自我、實現自我,但與群體外人員有較明顯的心理距離,因此老年人往往缺少與年輕人交際交流的主觀動力,有時甚至刻意回避與年輕人的交流。
此外,很多隨子女進城的老年人,由于環境陌生、方言障礙帶來社交機會很少、交談對象單一、交談話題狹窄等問題,這都可能導致老年人被無形地孤立和內心的孤獨,從而使他們缺乏健康多彩的語言生活。
協力優化老年語言生活
生理老化是自然規律,但心理狀態是可以調適的,老年人只有克服主觀心理方面的障礙才能過好語言生活,家庭和社會需要為老年人過好語言生活創造便利條件。
第一,排除自我封閉心理,主動參與交流。老年期是人生中最成熟的一個階段,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積聚了大量有形和無形的知識財富。哲學家叔本華認為,老年人的閱歷使其具有一種駕馭全局的整體性視角。老年人思考問題比較全面,處理問題比較慎重,能真正做到深謀遠慮,高瞻遠矚;老年人德高望重,情感深厚,樂于奉獻,往往成為單位、集體、家庭的核心和支柱。社會角色變換有其客觀必然性,老年人可以主動參與其他形式的社交,重構最適合自身的新角色,這是老年人重新認識自我、保持生命活力、提高幸福指數的不二法寶。
第二,主動開展學習訓練,提升語言能力。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條件和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語言學習訓練內容和方式,常見的有:(1)朗讀詩詞散文,這樣既有助于鍛煉發音系統的機能,還能陶冶身心。(2)堅持閱讀,并對一些長難句進行適當分析,增強語言加工處理能力。(3)堅持講故事,鍛煉記憶能力,提升敘事能力。(4)學習第二語言,延緩老年人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衰退。多項調查顯示,作為改善衰老過程和減少衰老缺陷的幾種非藥理學策略之一,語言學習訓練不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認知功能和自尊,增加社交機會,而且能夠顯著改善老年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治療與康復工具。
第三,跨越數字鴻溝,促進交際交流。面對數字時代眼花繚亂的手機應用,不少老年人陷入深深的數字鴻溝,出行、購物、就醫、交流、獲取資訊等都受到極大限制。實際上,數字產品也有其人性化的一面,不少手機應用都推出老人版、大字版。積極使用數字產品對于老年人日常交流、語言學習都大有幫助,甚至能夠成為延緩衰老的“百寶箱”。消除了數字障礙的老年人,不但生活更方便,自信心也大大增強,而且與年輕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更近。比如經常使用朋友圈、視頻聊天的老年人,生活更充實,對年輕人的喜怒哀樂也更熟悉,也讓年輕人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無形之中就增進了代際之間的情感。
第四,多方共同關愛,優化老年語言生活。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踐行傳統的一條重要途徑是幫助老年人過好每天的生活,包括語言生活。在家庭中,年輕人要多關心長輩的心理需求,多介紹生活中的逸聞趣事,也要鼓勵老年人多說話,多交流,有條件的還可以寫寫回憶錄,對老年人的“嘮叨和啰唆”不要流露出厭煩的情緒;長年生活在外地的兒孫可以借助便捷的現代通信手段主動聯系老年人,既促使老年人多說話,使老年人特別是獨居老年人的生活不那么單調乏味,又能推動老年人熟練使用數字產品,推動老年語言生活高質量發展。各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社區要落實好國家的老齡事業發展政策,為老年人提供便捷適老的活動場所,積極組織各類老年文體活動,引導老年人常出戶、廣交友、多嘮嗑,保持身心愉悅。學術界要加強對老年人語言的研究,探究各類老年人的語言特點以及與之溝通的語言技巧??傊?,家庭、社會組織和學術界對老年人的共同關愛,是保障老年人過好語言生活不可缺少的外部條件。
老年人生活狀況的好壞是衡量社會治理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指標。過好老年語言生活是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基礎性條件,這不僅需要老年人以積極的心態廣泛參與社交活動,主動融入日新月異的時代生活中,更需要社會各界關注關愛老年人,為老年人創設一個充滿溫情的家庭和社會氛圍?!澳郎S芡?,微霞尚滿天?!崩夏昶谑且欢魏荛L的生命歷程,任何人都無法繞過這段旅程,愿所有老年朋友都能愉悅地享受這段美妙的夕陽晚景。
(作者:劉楚群、夏學勝,分別系江西師范大學教授、江西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5日 13:18:04
- 2024年12月25日 11:30:43
- 2024年12月25日 11:11:56
- 2024年12月25日 11:11:04
- 2024年12月25日 10:54:36
- 2024年12月25日 10:35:03
- 2024年12月25日 09:47:18
- 2024年12月25日 09:01:18
- 2024年12月25日 08:55:45
- 2024年12月25日 07: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