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小病不出村 預防在一線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衛生室“變臉”,大學生“接棒”,“流動車”開到家門口……近年來,湖北省襄陽市織牢織密基層公共衛生防護網,讓農村居民享有貼心服務和健康保障。
在襄州區黃集鎮耿寨村衛生室內,診室、藥房、治療室、觀察室等一應俱全,各種常見藥品整齊地擺放在藥柜上。73歲的村民耿開基有慢性病,以前經常往城里醫院跑。“現在村里有了衛生室,隨來隨瞧。交錢、報銷也方便,拿醫保卡一刷,報多少花多少,清清楚楚。”耿開基高興地說。
耿寨村衛生室是襄陽市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建設的一個縮影。為了讓農民看得上病,做到小病、常見病不出村,襄陽市規范村衛生室建設標準,解決村衛生室建設與保障問題。目前,全市共有村衛生室2157個、鄉村醫生4247名,實現了村級衛生室全覆蓋,每個村衛生室至少有一名鄉村醫生。
曾經,很多鄉村衛生室面臨隊伍老化、后繼無人的難題。
2016年,襄陽采取“減免費用、訂單培養、定向就業”方式,與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培養“大學生村醫”。棗陽市吳店鎮涼水村24歲的大學生村醫劉茜茹就是其中一員。
涼水村的慢性病重點人群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村民都是留守、孤寡老人,不懂得醫療衛生知識。劉茜茹剛來時,大伙看見這張稚嫩的面孔,還有些懷疑,“一個小姑娘懂啥,還能治病?”為了摸清全村人的健康情況,她挨家挨戶跑,為村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3年多的時間,誰有高血壓、誰有糖尿病,誰吃西藥、誰服中藥,她都了然于心。
去年年底,涼水村70多歲的周洪明患脈管炎并截肢,在重癥監護室住了一個多月。治療回家后,一家人手足無措,劉茜茹隔兩天來給老人擦洗換藥、健康監測。沒想到,大半年過去了,老人的身體慢慢硬朗起來。
“多虧了小劉醫生,不然我還躺在醫院。別看小姑娘來村里的時間不長,大伙離不開她了。”周洪明逢人就夸。
工作中,劉茜茹發現村民習慣“小病拖、大病磨”,也不把高血壓之類的常見病當回事,預防疾病的意識更無從談起。“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患有慢性病。在我高考那年,奶奶由于高血壓引發腦梗,成了偏癱。如果能早點重視,也許一切都不會發生……”她常常用自家故事告訴村民慢性病的危害,讓鄉親們學會預防、及時就醫。
“大伙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也注重合理飲食、按時吃藥,生病再也不硬挺著了。”說起村民的變化,劉茜茹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從赤腳醫生到大學生村醫,鄉村醫生隊伍逐步年輕化、職業化、專業化。”襄陽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襄陽完善大學生鄉村醫生培養機制,通過訂單定向培養、專業技術培訓、提高工資待遇、暢通晉升通道等措施,逐步增強村醫崗位吸引力,提升大學生村醫比例,確保大學生村醫“留得住、用得好”。目前,全市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村醫達到973人,占比24%。
與此同時,醫療設備也源源不斷流向基層。2021年年底,襄陽市111臺基層移動醫療衛生服務車全部投入使用,覆蓋全市97個鄉鎮衛生院和1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巡診制”服務,有效打通基層衛生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
“家門口就可以做健康體檢,太方便了!”5月23日,家住襄陽市保康縣百峰村的張婆婆聽說當天村里免費體檢,早早等候在村衛生室門口。一會兒,一輛基層移動醫療衛生服務車開來。這臺服務車讓村民們眼前一亮,紛紛排好隊,等著體驗快捷服務。
“有了移動醫療衛生服務車,我們可以進村入戶為村民提供一站式的健康服務,對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進行篩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通過數據自動上傳、分析實現對重點人群的分級分類管理,減輕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量。”歇馬鎮衛生院院長陳銀祖對服務車贊不絕口。
從“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到“小病村里看,大病不出縣”,這些順口溜的變化,真實反映出老百姓的心聲,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舉措,為襄陽老百姓撐起了健康“保護傘”,筑牢生命“防護墻”。
(本報記者 夏 靜 本報通訊員 黃雅俊 程 曉)
- 專題: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社會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5日 21:18:42
- 2024年12月25日 13:18:04
- 2024年12月25日 11:30:43
- 2024年12月25日 11:11:56
- 2024年12月25日 11:11:04
- 2024年12月25日 10:54:36
- 2024年12月25日 10:35:03
- 2024年12月25日 09:47:18
- 2024年12月25日 09:01:18
- 2024年12月25日 08: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