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8日電 中國共產黨的第十六屆代表大會的報告,曾就中國的有關收入分配問題進行了闡述。對此,中國官方的人民日報邀請國內的有關專家,就報告中涉及到的收入分配問題,進行了解讀。
收入分配認識的不斷深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趙人偉
收入分配是整個社會經濟系統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子系統。收入分配的狀況不僅影響生產的效率,而且影響人們的切身利益,從而影響社會的協調與穩定。所以,收入分配問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重大社會經濟問題之一。人們通常把收入分配關系分為國家、集體和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以及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兩個方面。不過,一般來說,人們在談到收入分配問題時,主要是指個人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那么,在進行收入分配時需要處理好哪些基本關系呢?我認為,主要應處理好按勞分配和按其他生產要素分配、先富和共富、效率和公平等關系。這里僅談一談處理好按勞分配和按其他生產要素分配之間的關系。
長期以來,人們把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的一個根本標志,從而把其當作進行收入分配的唯一原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堅持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下,逐步放松了對其他分配方式的限制。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單一的。我們必須堅持的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除了按勞分配這種主要方式和個體勞動所得以外,企業發行債券籌集資金,就會出現憑債權取得利息;隨著股份經濟的產生,就會出現股份分紅;企業經營者的收入中,包含部分風險補償;私營企業雇用一定數量勞動力,會給企業主帶來部分非勞動收入。以上這些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應當允許。”可見,十三大報告實際上已經承認了勞動以外的其他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現實,并肯定了其他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合法性,只不過當時還把其他生產要素參與分配作為“補充”。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和1997年十五大報告對此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個人收入分配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勞動者的個人勞動報酬要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平均主義,實行多勞多得,合理拉開差距”,“國家依法保護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財產,鼓勵城鄉居民儲蓄和投資,允許屬于個人的資本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十五大報告指出:“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可見,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和十五大報告繼續肯定了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同時指出其他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在我國收入分配制度中是與按勞分配“并存”的,并明確肯定了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必要性和合法性。
十六大報告進一步指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認為,十六大報告在這一問題上的論述有以下幾點進展:第一,明確地把勞動作為生產要素之一而且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加以肯定下來;第二,對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從“堅持”發展到“完善”,說明這一制度無疑已經確立,但還需要完善;第三,提出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
強調各種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最大好處,是有利于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經濟學的原理告訴我們,稀缺或有限資源的使用不應該是免費的,不然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只有當勞動獲得報酬、投資取得利潤、土地和房屋出租取得租金、股份分得紅利、債券取得債息、存款取得利息,乃至企業家獲得風險報酬等情況下,才能促使各種資源得到合理和節約的使用,形成人們通常所說的“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力”的局面,促進經濟的高效率發展。收入分配不僅僅是把產品和勞務消極地在人們之間進行分配,而且通過這種分配可以積極地促進生產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
強調各種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并不會影響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原則。勞動不僅是同資本、技術、管理等相并立的生產要素,而且是一種特別重要的生產要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知識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有的發達國家,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70%。在現代經濟學中,人們甚至把知識和技術型的勞動稱為“人力資本”。從這個意義上講,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都可以視為勞動這一生產要素的延伸和提高。即使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勞動收入的比重也是相當大的。何況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勞動收入所占的份額只會比其他國家更高。因此,即使強調勞動以外的其他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也不會沖擊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按貢獻參與分配的貢獻是指什么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衛興華
為了準確理解和科學把握十六大報告提出的“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需要弄清一個理論問題。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這里的貢獻是指什么?有人認為是指各種要素都創造價值,都作為價值源泉所作出的貢獻;并把報告中關于“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論述,理解為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都創造價值,都是價值的源泉。我認為這種認識是不對的。
生產要素中的勞動,包括科技工作者和經營管理者的勞動,既創造財富,也創造價值,因而是財富與價值的源泉。技術、知識本身以及資本盡管是生產財富和價值的必要條件,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資本還與勞動共同構成財富的內容,但它們并不是價值的源泉。應當明確,十六大報告并沒有用要素價值論取代勞動價值論。在馬克思主義的文獻中,財富的源泉是指使用價值的源泉,與價值的源泉是不同的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混淆或取代。從十六大報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是指按生產要素在生產財富即使用價值中的貢獻分配。報告中講到“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時,是把生產要素與“創造財富”聯系在一起的,而且運用的是馬克思主義原理。如果由此認為,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都創造價值,那就把創造財富與創造價值、把財富的源泉與價值的源泉混淆起來了。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認為,共產主義社會商品生產消亡了,從而作為價格基礎的價值不再存在,勞動不再成為價值的源泉,但勞動和自然界一起依然構成財富的源泉。他說:在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隨著個人的全面發展,他們的生產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
馬克思、恩格斯一再強調,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但不是財富的唯一源泉。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中就講:“勞動并不是它所生產的使用價值即物質財富的唯一源泉。”“上衣、麻布等等使用價值……是自然物質和勞動這兩種要素的結合。”他還特意引證了威廉·配第的話: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針對哥達綱領所宣稱的“勞動是一切財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的說法,馬克思強調指出:“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勞動一樣也是使用價值(而物質財富就是由使用價值構成的!)的源泉”。恩格斯在《勞動在從猿到人的轉變中的作用》中也講:“政治經濟學家說: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其實,勞動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轉變為財富。”比如,棉布服裝是由裁縫的勞動對棉布進行加工制成的,而棉布是由紡織工人的勞動將棉花紡成紗、將紗織成布的,而棉花是通過棉農的勞動在土地上種出來的,與自然界的作用相聯系。自然界的陽光、雨水等對生產棉花的使用價值有貢獻,但不創造價值。依此類推,最后將棉布做成服裝。制衣勞動與棉布是服裝的構成要素,勞動與棉布都在生產服裝這一財富中作出了貢獻,但創造新價值的只是勞動,棉布這個要素除將舊價值轉移為成本外,不會將自己的價值增大。再如,木制家具是由木工加工木材形成的,而木材是自然界提供的。木材在創造木器財富中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木材本身不會創造新價值,只是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木器制品中。木器制品的價值源泉是勞動,包括其中的伐木勞動、運木勞動、鋸木勞動、生產木器制品的勞動等,并不包括自然界。但作為木制品使用價值源泉即財富源泉的不只是勞動,還有自然界或自然物質。
由此可見,財富的源泉同價值的源泉雖有聯系,但不是同一概念。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中的貢獻,是指生產要素在生產財富即使用價值中的貢獻,而不是指它們在創造價值中的貢獻。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全符合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解析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賴德勝
收入分配的原則涉及公平與效率,因而歷來受到各界的重視。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這是重要的理論突破,對于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各個生產要素在商品、勞務的生產和流通中的投入比例及貢獻大小來分配國民收入。由此,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是什么以及按生產要素的什么來分配等問題。
什么是生產要素?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和土地三大類,但長期以來我們只強調勞動在價值創造和財富生產中的作用,而其他生產要素的作用及其對國民收入的分割則要么被忽視了,要么重視不夠,因而一直只強調勞動參與收入分配的問題。我們今天討論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是要在繼續凸顯勞動作用的同時,給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以足夠的重視,使它們也合理合法地得到回報。這其中特別要強調兩種要素的作用和回報。一是人力資本。資本包括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兩種形式。各國的經濟發展實踐表明,人力資本的作用越來越大,教育對于國民收入增長率的貢獻正在大幅攀升,人的素質和知識、才能等對經濟發展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因此,如何使人力資本得到足夠的回報,對于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國民收入的分配變得非常重要。二是土地以及資源性財產。它們對于財富生產的作用早已為人們所認識,但對于它們參與收入分配的必要性卻一直存在模糊認識,這表現在我國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在很多情況下是被免費或低價使用的。在我國,土地和自然資源屬于國有或集體所有,它們的免費或低價使用,意味著它們的收益被少數人侵占了。這也是我國收入差距急劇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土地和資源性要素如何參與分配,是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時應認真加以考慮的問題。
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是什么?有人認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是個人收入,也有人認為是利潤,還有人認為是收益。我認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收入應是國民收入。從理論演變史看,收入分配研究有兩條主線。一條源于李嘉圖,它所討論的是國民收入在各生產要素之間的分配,旨在說明要素價格的形成以及國民收入中各生產要素的相應份額。另一條源于帕累托,它研究諸如家庭、居民戶和個人等一系列經濟單位所得到的收入,旨在解釋微觀經濟單位收入分配的形成和種類,以及與此相關的收入水平等。這兩條主線所關注的重點不同,但它們產生的先后順序表明,只有弄清楚要素收入分配,才有可能比較好地理解個人收入分配。
在計劃經濟時期,由于大部分生產要素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甚至勞動力的生產和配置也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府和企業來執行,所以很少考慮國民收入在各要素之間的分配,人們關注的只是國民收入中的工資總額如何分配,至于對剩余產品的分配,一般人是不用關心的。這也就是說,在很長時期內,我國基本上沒有對要素收入的分配問題進行研究,在政策設計上也不太涉及要素收入分配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所有制結構和產權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很多人都成了要素的所有者,國民收入在各要素之間的分配變得日益重要。與此同時,個人收入不僅包括工資等勞動要素的收入,還包括利潤等其他生產要素的收入。如果不明了要素收入份額的變動及其規律,就很難真正弄清楚個人收入分配的變動及其規律。
生產要素根據什么來參與收入分配?是要素的數量和質量,還是要素的供求抑或是要素的貢獻?十六大報告提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這是很正確的。因為要素在生產經營中的貢獻包括了要素的數量、質量和供求,即要素的貢獻是在一定數量和質量下的貢獻,也是充分考慮了供求作用的貢獻。
如何確定生產要素的貢獻,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各國的實踐表明,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市場來解決。市場既是有效配置各生產要素的基礎性手段,也是快捷而準確地評價各生產要素貢獻的基礎性手段。在市場比較健全和各要素可以相互替代的情況下,生產要素的貢獻可用其邊際生產力或邊際產品來衡量。所謂要素的邊際生產力,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數量和投入結構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某一要素的投入量增加或減少一單位所導致的產品產出的最大改變量。企業如此,社會亦然。正因為是根據貢獻來分配國民收入,所以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各要素的收入份額會依貢獻的變化而變化。有關研究顯示,西方發達國家要素收入份額變動呈現的趨勢是,勞動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例越來越大,資本收入占國民收入的比例越來越小。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內含人力資本的勞動對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增加的貢獻較以前大為增強了。這是市場機制作用而非人為確定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說,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已不僅僅是收入分配的問題,它還涉及產權制度、市場體系、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