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四川網1月17日電 昨日,成都“交大青城磁浮列車工程公司”董事長胡正民教授宣布:研制工作已接近尾聲,最關鍵的1:1的實用磁懸浮原型車已成功研制出來,并運到了交大磁浮研究所。
據成都日報報道,目前他們正在進行緊張的穩(wěn)定性調試,調試完成后將立即運送到都江堰青城山。而青城山的軌道線路已經鋪設完畢,只要原型車裝上軌,就將離地懸浮而飛了!胡正民教授說到,這條實驗線的通車意味著中國磁懸浮研制階段正式結束。第一條國產化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交通實驗線從此進入商業(yè)實用開發(fā)階段,填補了國內無軌列車的一大空白。
胡基士教授滿懷信心地說,成都磁懸浮是全國產化,造價約每公里2—3億元人民幣。在城市內部正式營運后,車票價大概在20元左右,是老百姓消費得起的磁懸浮。
胡基士說:“成都和上海是兩種類型的磁懸浮,上海磁懸浮所有技術和設備都是從德國引進的,而且是高速的,比較適用于兩個大城市之間的干線交通。而成都的磁懸浮技術卻是中低速,適用于大城市內部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他說,成都磁懸浮的原型車造價是1000萬元,定量生產后,造價還要大幅度降低,只需300萬元左右。他還向記者介紹說,北京正在進行的從東直門———機場20公里長的輕軌線,就是邀請他們做的研究和設計。北京方面正在考慮利用他們的技術,所以他們的成果轉化已經到了緊張階段。
1986年,交大學者開始研究小懸浮球。1994年,研制成功中國第一臺4噸常導短定子雙轉向架載人磁浮車及43米鋼結構的實驗線,證明了此項技術運用的可行性。1996年,初步掌握了磁懸浮高速運行的原理。1997年,成功研制了接近實用的三轉向架第二代磁懸浮車。國家科技部將其關鍵技術研究列為國家攻關計劃并予以支持。期間,得到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選點在都江堰青城山,并與長春客車廠、株州電力機車研究所共同投資聯合研制實用磁懸浮原型車。
國家科技部對磁懸浮技術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列入了“十四大”大以來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成就,并作為“八五”項目延續(xù)納入了“九五”國家攻關項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