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立
政治上更有影響力,經濟上更有競爭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
“中國越是發展,對世界的貢獻就越大,給世界帶來的機遇也越大。”9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站在第六十四屆聯大一般性辯論的講壇上,發表對當前國際形勢和全球重大問題的看法。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在聯大一般性辯論中首次亮相。
胡錦濤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的這次“旋風式”出訪,不到5天時間,接連出席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安理會核不擴散與核裁軍峰會,以及20國集團領導人第三次金融峰會,議題都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在國際舞臺上,這種密集的高端多邊外交并不多見。中國因素,正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去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一天,首都國際機場出現史無前例的忙碌。當天,共有50多位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抵達北京。整個2008年,中國一共接待了180多位外國高級領導人。而在20多年前,每年接待的元首或首腦級外國政要不過30位左右。外交部長楊潔篪說,在新中國歷史上,這種盛況“從未有過”。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8個建交國家到現在的171個國家,中國的朋友遍天下。
1979年中美建交。時任美國總統的卡特后來笑言:“我的生日是10月1日,和中國國慶節是同一天。所以,鄧小平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總是說,我成為中國的朋友簡直是命中注定。”
世界需要中國,中國擁抱世界。今天,在這個星球上,誰也無法忽視中國的存在,中國同樣需要廣交五洲朋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國家不論大小貧富,都可以成為中國的朋友。中國文化“和而不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傳統,淋漓盡致地體現在外交方略中。
2009年,中國與最大鄰國俄羅斯迎來建交60周年。借著“俄語年”的東風,中央電視臺開通了俄語頻道,中俄原油管道中國段在漠河開工。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全面深入快速發展。
得益于中國與歐盟及其主要成員國建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技術引進地。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中非合作論壇、上合組織高級別會議……在與世界的對話中,中國贏得了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管60年風云如何變幻,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與定位始終未變。
9月21日,國際和平日到來之際,正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第三批護航編隊的戰士們發出一封《和平倡議書》,希望世界各種力量攜起手來,為這片海域的安寧、和平、和諧共同努力。茫茫印度洋上,響起了嘹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在9月23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論壇上,胡錦濤表示:“今后,中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繼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
中國的努力得到國際公認。英國氣候組織8月發表研究報告,贊揚中國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在低碳汽車、工業節能、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建筑以及城市規劃四個方面取得驕人成績。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