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經濟發展中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西藏地區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抗干擾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壞,在很長時間內難以恢復。五十多年來,西藏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緊密結合、協調發展,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的同時,使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有效保護。據最新監測結果,西藏目前的水環境、大氣環境仍基本沒有受到污染,城市大氣中總懸浮微粒年均值濃度介于每立方米193—268之間。全區沒有發生過大的環境污染事故,主要江河湖泊大多仍處于原生狀態。
——農業生產和開發注重與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同步進行。西藏農業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糧食產出水平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為此,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改造中低產田,把改善農業的生態水平作為農業生產和開發積極追求的目標,西藏注重通過改善農業發展的生態環境來努力提高糧食產量。政府幫助農民改變千百年來傳統的撂荒式的“白色休耕”等不利于保持水土的耕種習慣,實行糧草輪作等生物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涵養能力。在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同時,推廣農田林網化,降低風沙對土壤的侵蝕。經過不懈努力,西藏中部農業主產區的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土壤侵蝕程度明顯下降,支撐農作物生長的水熱等自然條件得到改善。2000年,專家測定,這一地區農業綜合生態環境評價指數比十年前提高了1.5個百分點。生態環境的改善促進了農業發展水平的穩定提高,到2001年,西藏農業已經連續十四年獲得豐收,糧食總產量達到 98.25萬噸,基本實現了自給。
國家投入巨資在西藏先后建設了一批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始終注意土地開發與改善生態相結合,做到土地面積的擴大與生態環境的改善同步進行。由中央政府直接投資12億元建設的“一江兩河”中部流域農業綜合開發工程等重大建設項目,都把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作為項目建設的重點。有關部門對“一江兩河”地區農業綜合開發十年來的生態環境跟蹤監測結果顯示,由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的有機結合,使開發區內的土地利用類型、利用率和人工植被面積顯著提高,土地沙化、土壤侵蝕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質量綜合指數普遍提高1—3個等級。農業綜合開發,不僅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取得了十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擇優選擇工業項目,加強污染防治。西藏的工業是和平解放以后逐步發展起來的。至今工業企業仍然很少,工業污染問題并不突出。為了盡量減少工業發展對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西藏自治區政府對工業發展始終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在發展工業的同時,努力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絕不為了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和填補空白而盲目上馬工業項目。為了有效防治污染,政府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確保不因現代化工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一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及技術改造進行工業污染治理,如拉薩皮革廠在從德國引進先進工藝設備的同時,配套引進了環保設施;拉薩重點水污染企業拉薩啤酒廠在技術改造中投入400多萬元用于污水治理,現已實現達標排放。二是強化環境監督管理,對超標排放污染物的企業進行嚴格整頓。按照“上大關小”的產業結構調整原則,關閉了拉薩市區的六條污染嚴重的機立窯水泥生產線,并嚴格禁止污染嚴重的企業開工生產,淘汰國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藝設備。
——加強對資源開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和管理。對一切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一律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后才能立項的政策,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指項目的污染防治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大中型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80%以上。西藏的羅布莎、香卡山鉻鐵礦產資源開發項目,都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作為資源開采的重點工作加以落實。舉世矚目的西藏羊卓雍湖水電站,從項目的確定、設計到施工建設,均充分考慮了生態環境保護。該電站自運行以來,沒有因發電而造成湖水水位的下降,影響羊卓雍湖的自然生態環境。
——重視城鎮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改善人口密集區域人類生存環境。城鎮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歷來是西藏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為保證大氣環境質量,西藏在城鎮中積極推廣使用無污染能源,逐步淘汰柴草、牛糞、燃煤、燃油等居民生活燃料,大力提高民用燃料氣化率。到2001年,拉薩市、日喀則市石油液化氣用戶已發展至4.46萬戶,用氣普及率達83%。同時,西藏還積極利用水能、地熱能、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初步形成了以水能為主、多能互補的能源建設利用格局,對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全區對太陽能的推廣使用,目前年折合標準煤13萬噸。在城市公共綠地建設方面,拉薩市、日喀則市的綠化覆蓋面積已達1693.6公頃,公共綠地面積有47.48公頃,建成區綠化率為23.5%。加強城鎮上下水管網道建設和廢棄物的處理工作,建成供水管道679.46千米、排水管道392.77千米;投資5127.94萬元建設拉薩市城市垃圾衛生填埋場,其他各城鎮的垃圾處理設施也正在積極規劃建設中。
——大力發展旅游業等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特色產業。發展對生態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的特色產業,一直是西藏加快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政策。西藏具有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發展旅游等第三產業,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于1996年做出了《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決定》,把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旅游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發展。2001年,全區接待國內外旅游者68.61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5億元人民幣,創匯4638萬美元;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6506人,間接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旅游業在西藏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趨提高。與此同時,對旅游業這類污染小的行業,西藏也十分重視其發展中帶來的破壞生態和環境污染問題。對旅游景區(點)產生的垃圾,旅游和環保部門采取積極措施,通過收集、分類、處理,防止污染生態環境。就連條件極其惡劣的珠穆朗瑪峰登山大本營,都專門修建了垃圾箱,收集登山者和旅游者帶來的生活垃圾,定期由專人清運和處理。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