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制將淘汰一批小快遞企業
郵政法修訂草案區分了郵政普遍服務(公共公益服務)和快遞業務。針對市場放開的快遞業,草案規定快遞企業的運輸活動應當遵守有關運輸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并接受有關運輸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我國較大規模的快遞企業已有兩千多家,從業人員24萬以上,年產值在400億元以上。2008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的國有、民營、外資三類快遞企業業務量完成6.9億件。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快遞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因此在其發展中必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一是違法經營的現象比較嚴重,有的企業違法牟利擾亂市場秩序;二是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用戶權益難以保障;三是國家有關禁限寄規定和收寄驗視制度落實不好,安全隱患較多。目前國家對快遞公司實行的是備案制,這是一種柔性的管理方式,如果企業不備案,監管部門就難以審核其設立快遞公司具備的條件。
“這次我注意到草案第九條明確規定,國家對經營快遞業務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快遞業務。”北京一快運服務公司的部門經理興奮地說,“這樣,魚龍混雜、不合規格的小快遞公司就難以生存,因為它達不到國家要求的標準,也就得不到許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說,草案的看點之一就是對快遞業務做了專章規定,對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條件進行了嚴格規定,具體到在省內經營,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跨省經營不低于人民幣100萬元;跨國經營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200萬元。甚至對快遞公司管理人員都提出了“最近3年內未受過刑事處罰”的要求。
快遞物品被損獲賠難,是消費者聲討激烈的內容之一。北京市民張麗說,今年7月1日她從海淀區快遞一套價值438元的化妝品,郵遞中乳液破損。她多次打電話要求賠償,而快遞公司的投訴電話根本就打不通。
張麗在看到草案后打電話告訴記者:“我們消費者非常關注快遞公司的服務質量、管理制度和完備的業務操作規范以及賠償制度,我很關心未來的細則中能否給予詳盡說明,因為我經常網購,快遞服務幾乎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郵件損害賠償限額適當提高
廣東的許先生幾個月前往湖南郵寄了一部手機,結果包裹被告丟失,因其未申請保值保險,按現行郵政法規定,郵局最高按應收郵資的兩倍金額予以賠償。許先生說他只得到幾十元的賠償。
“草案對未保價的郵件的賠償,適當提高到了所收取資費的三倍;規定保價的給據郵件丟失或者全部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賠償;內件短少或者部分損毀的,按照保價額與郵件全部價值的比例對郵件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喬新生說,本次郵政法的修訂過程非常開明,他曾給全國人大提出建議,應該在新郵政法中規定,郵政企業與消費者針對郵件損害的賠償可以自由約定,郵件如丟失可按約定賠償,草案第四十九條采納了這個建議。
由此可見,草案在賠償方式上比現行法更加多樣和靈活。喬新生建議說,對普通信函也可通過保價的方式重新確立郵政企業與消費者的法律關系。一份纏綿的情書、一張決定一個人命運的錄取通知書,發信人只要認為郵件重要,就可申請保價,這不是簡單的“賠與不賠”的問題,重要的是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對一份情書保價是有難度的,一份情書到底值多少錢?怎么保?”北京市朝陽區一郵局職員李強不同意喬新生的看法,他認為實踐中操作有難度。
而喬教授認為,“關鍵是這種方式可以強化郵政企業的責任”。
在喬新生看來,草案在賠償問題上邁出的可喜的一步就是把過去郵政企業無責任改成了過錯責任。草案第四十五條規定,郵政企業對平常郵件的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因郵政企業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平常郵件的損失除外。也就是說,如果可以證明是郵政企業的原因導致郵件損壞或丟失,郵政企業必須承擔責任。
“其他業務”實行市場調節價
“草案規定,郵政企業的其他業務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由郵政企業自主確定資費標準。請問什么是其他業務?”國家郵政局法規處的工作人員在草案征求意見期間常接到消費者這樣的咨詢。
記者了解到,郵政普遍服務業務資費、郵政企業專營業務資費、機要通信資費以及國家規定報刊的發行資費實行政府定價,資費標準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家郵政管理部門制定。除了上述提到的業務,就是“其他業務”。
對此喬新生進一步解釋說,郵政市場有很多衍生服務,如制造漂亮的商業信紙、在情書里放一片玫瑰花瓣,郵政禮儀服務等都屬于“其他業務”。這類業務一般走市場調節價,郵政企業可自主定價。但是,草案要求企業必須向用戶明示其業務資費標準,體現了政府的監管職責。(記者 陳煜儒)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