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鎮館之寶丨張立玫:透過《蠶織圖》可窺見怎樣的中華蠶織文明?
中新社哈爾濱3月20日電 題:透過《蠶織圖》可窺見怎樣的中華蠶織文明?
——專訪黑龍江省博物館藝術陳列部研究館員張立玫
中新社記者 劉錫菊
1983年被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的南宋《蠶織圖》卷軸,以一長廊式連房貫穿畫卷始終,24組場景繪出蠶織24事,并有楷書小字說明內容。
畫首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御書房鑒藏寶”,畫尾鈐有“嘉慶御覽之寶”“宣統御覽之寶”“蕉林梁氏書畫之印”。1983年7月,經故宮博物院著名書畫鑒定專家徐邦達、劉九庵、王以坤等鑒定,稱“此卷為文物一級甲品之最,視國寶而無愧,垂青史而不遜矣”。
《蠶織圖》有何藝術特色?其背后有哪些故事?珍貴性體現在哪里?黑龍江省博物館藝術陳列部研究館員張立玫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作為黑龍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蠶織圖》卷軸為絹本,歷經800多年如何流傳至今?
張立玫:宋高宗即位臨安(今浙江杭州)后,為臨安政權得以鞏固,乃下重農桑之詔。當時任于潛縣的縣令樓璹深入民間,經過細心觀察繪制了《蠶織圖》,并進獻高宗御覽。圖中每段之下,配有說明畫面內容的小題字,系高宗吳皇后所書。因吳皇后當時在皇宮也養蠶,對此事非常了解。
《蠶織圖》自南宋問世以來,得到了帝王的推崇和嘉許。歷經元代余小谷收藏,明代吳某收藏,清初先后為梁清林和孫承澤收藏。乾隆時入內府,曾著錄于《石渠寶笈·初編》和《故宮已佚書畫目》。20世紀30年代,該畫卷由愛新覺羅·溥儀攜至東北。1945年后散落民間,1983年黑龍江省大慶市馮義信將此畫捐獻給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
中新社記者:《蠶織圖》是一件怎樣的作品?反映了南宋時期什么內容?何以成為國寶級文物?
張立玫:《蠶織圖》為卷軸,絹本淡設色。全卷場面完整,全長橫1098.2厘米、縱28.9厘米,畫心橫517.9厘米、縱27.7厘米,題跋橫445.2厘米、縱27.7厘米。畫卷以一長廊式連房為經,以蠶織二十四事為緯,所繪內容是中國800多年前江浙一帶的蠶織戶自“臘月浴蠶”開始,到“下機入箱”為止的養蠶、織帛整套生產工藝流程。畫卷共繪人物74個,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不僅把人物刻畫得惟妙惟肖,還對整個蠶織工藝全過程進行了完整細致的描繪,其屋宇、樹木構圖合理,人與物相得益彰,統一而和諧。養蠶器具描繪齊全,如箱、籠、簇、釜、甕,紡織用具如機、纖子等,無不忠實于原物,皆精雕細刻。屋瓦、斗栱、梁柱和窗牖,結構比例清楚,所展現的勞動場景,既緊湊又完整,既變化又統一。
卷內有歷代藏畫鑒賞印章“蕉林書屋”“石渠寶笈”“乾隆御覽之寶”等48方。有鄭子有(元代)、宋濂(明代)、孫承澤(清代)等9家跋語。1983年7月,經故宮博物院著名書畫鑒定專家徐邦達、劉九庵、王以坤等鑒定,稱“此卷為文物一級甲品之最,視國寶而無愧,垂青史而不遜矣”。
中新社記者:《蠶織圖》有何藝術特色?
張立玫:《蠶織圖》所繪圖畫表現了當時蠶桑絲綢生產全過程,工藝完善,設備先進,展現了我國古代蠶桑絲綢生產技術的高超。
畫卷中所繪74個人物,形神兼備,對比鮮明,恰如其分,翁媼長幼,均著宋服。其中有男人23位,頭戴黑色頭巾,身穿交領或圓領短上衣,下穿白褲,束腰帶。白衣,是宋代限定的庶民服飾。圖中中青年及老年婦女,服飾花色亦多種多樣。作者以筆墨的輕重濃淡,線條的粗細剛柔刻畫人物。其中“第二眠”“第三眠”中繪有戲嬰、乳嬰場面。畫卷上兩個身著裙衣婦女,裙衣低垂曳地,色調自然淡雅。“第二眠”左側一婦女,懷抱嬰兒身著花衣,正張開一雙小手,欲撲向右側一位抬雙手至胸前、急切欲伸向嬰兒的母親懷中。“第三眠”中,左側端坐一縫衣婦女,右側一盤腿袒胸而坐的婦女正在為嬰兒哺乳。既展現勞動氣息,也體現生活氣息。
作者不僅細致描繪整個蠶織工藝全過程,而且對人物的勞動職業區分、衣著特征及人物各自的性格特點精細刻畫,如婦人的勤勞、淳樸和溫柔;農夫的艱辛、剛毅和粗獷;兒童的天真、爛漫和歡悅。
在“忙采葉”中,作者通過農忙時節這一主題,展現了在酷夏季節農夫們忙著采桑葉的勞動情景。圖中共5人,均為老者。左側兩位赤足,彎腰,肩擔盛滿桑葉的大籮筐,其中一人左臂自肩至腕刺一青色蟠龍圖案,反映了當時南宋江浙一帶尚有謝神、紋身的社會風俗習慣。為研究宋代社會提供了實證史料。
“焰繭”畫面為一立滿簇山的蠶室,中間地上有兩個炭火盆。一老者蹲在炭火盆旁,正全神貫注續炭調火。旁有水盆,用來隨時調節濕度。又置高腳燈臺一盞,表明需晝夜精心管理。據考證,此種加溫方法,至今仍為養蠶戶所用。
“鹽繭甕藏”畫面上有三口大甕,兩甕已用泥封好,一甕尚敞口待裝繭放鹽。操繭工,一在桌前收繭;一在秤繭;一在和泥。此蓄繭技術,在《齊民要術》和《農政全書》中都有記載。
“挽花”中展示了挽花機完整的機體和操作方法。刻畫了一個既緊張和諧又生動活潑的場面。“挽花”中之機具,有高起的花樓,中間托有衢盤(目板),下面垂吊衢腳(鉛錘),上有兩老鴉翅(提刀),并有卷布軸等。機前端坐一位精心操機婦女,上身略傾向挽花機,雙手抬至機前,正在全神貫注地操機挽提。機上方坐一赤足兒童,正忙于挽提經線。從兒童大幅傾斜的身體和略向上翹起的腳趾,可看出他正憋足力氣拉拽經線。畫面動感強烈,予人置身其中,如聞其聲之感。
據文獻記載,中國商周時已有簡單幾何花紋的提花織物,但對花機的機件結構描述,則語焉不詳,更難得圖像留傳。山西開化寺壁畫上的花機畫于北宋,形象雖為最早,但不完備。這幅畫卷第一次繪出了挽花機全部機體、結構和操作方法。《天工開物》《農政全書》中所繪挽花機均晚于此畫卷400余年。
中新社記者:縱觀蠶桑絲織文化千年演進,《蠶織圖》有何重要意義?
張立玫:《蠶織圖》長卷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圖中不僅詳細描繪了南宋時期養蠶、采桑、制帛的全過程,還細致地刻畫了養蠶、制蠶、抽絲、制帛等工藝所用的器具及不同工種的宋人服飾、民風、習俗等,屋宇樹木也都刻畫得細致入微。其中圖中描繪的紡織機具如:“挽花機”,可謂最早、最全、最詳盡;養蠶工藝如:“鹽繭甕藏”蓄繭技術一直沿用至今等,都為研究、了解中國南宋時期社會經濟、手工藝技術發展情況,以及中國繪畫的現實主義傳統表現手法等,提供了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珍貴史料。
《蠶織圖》后來風靡一時,在東南亞一度形成了《蠶織圖》文化圈現象,并傳播到日本、朝鮮等國家,清代以后還出現了眾多延伸作品。(完)
受訪者簡介:
張立玫,黑龍江省博物館藝術陳列部研究館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婦女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哈爾濱市民盟委員會藝術支部副主委。書法篆刻作品入選中國書畫家新人選集、黑龍江省婦女書協百米長卷等,參與編撰了黑龍江省博物館新館陳列大綱的撰寫、修改與研討論證工作。主持《龍江木版年畫》的策劃、設計、籌備、制作等工作。發表作品有《金代九疊篆印藝術鑒賞》《乾隆御賞玉神獸》《鄧散木的楹聯藝術》等。
國內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7日 14:12:53
- 2024年12月27日 10:47:12
- 2024年12月27日 10:26:37
- 2024年12月26日 17:29:07
- 2024年12月26日 11:24:16
- 2024年12月26日 10:36:25
- 2024年12月26日 10:18:02
- 2024年12月26日 09:52:44
- 2024年12月26日 09:45:05
- 2024年12月26日 07:4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