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年07月18日 11: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2023年初,隨著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兩地民眾交流日漸頻繁,香港居民換領“回鄉證”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據統計,疫情三年,香港有100多萬居民沒有換領“回鄉證”。連月來的“換證潮”讓香港中旅集團迎來了新的挑戰。
【同期】陶曉斌 中旅集團海外業務部(港澳業務部)總經理
恢復“通關”后,我們也是特別在證件方面做了很多的安排,一個是加人,因為過去我們一天大概也就是兩三千件,但是100多萬人要消納的話,我們最后可能覺得6000、7000(件每天),是過往一個正常水平的兩倍多了,所以我們也是第一時間增聘員工。第二我們也增加了(服務)時間。每天的早晚我們還讓員工去延長服務時間,來更好地服務市民。另外我們還加場地,就是我們第一時間把5間門市全部都開業了 。
【解說】“回鄉證”是指具有中國國籍的香港及澳門居民來往中國內地所用的通行證件。作為香港體量和影響力最大的旅游企業,中旅集團長期負責香港居民的“回鄉證”辦理。小小一本“回鄉證”,不僅承載了幾代港人對于內地的記憶,也一路見證了香港與內地由隔閡到往來無間的時代變遷。
【同期】陶曉斌 中旅集團海外業務部(港澳業務部)總經理
方便我們港人回內地探訪,實際上這個業務要追溯到1956年,1956年我們在羅湖設了一個辦事處,專門來受托辦理,那個時候我們叫“回鄉介紹書”。一直我們服務到1979年,1979年因為國家改革開放,所以大量的港人港商要回內地,而且香港跟內地的交往越發頻密。所以為了便利香港人回內地,我們用這種回鄉介紹書改版為本子,以前叫“回鄉證”,但是那個時候我們開始變成一本一本的,可以有多次的往返,所以這個是1979年開始做的一個改變。然后到(20世紀)90年代,我們由本子又開始變換成卡,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港澳居民。到2013年,隨著科技進步又加了電子芯片,然后一直延續至今。
【解說】中旅的百年歷程,一直發揮著聯系香港與內地的紐帶作用。1962年,自然災害導致物資緊缺,為保障港澳同胞基本生活需要,內地開通了“供應港澳鮮活凍商品三趟快運貨物列車”,并建立起一整套管理措施。彼時的“三趟快車”被港媒親切地稱呼為“香港同胞的生命線”。
【同期】陶曉斌 中旅集團海外業務部(港澳業務部)總經理
曾經被我們香港人稱為“生命線”的這“三趟快車”,應該說是從20世紀60年代啟動,到了80年代進它的高峰期,直到20世紀末,因為高速公路網,特別是我們大灣區的綜合交通網絡的逐步完善跟快速發展,貨柜運輸因為成了主流,所以“三趟快車”逐步地就淡出歷史舞臺了。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時期,像禽流感以及有時候大臺風的這種特別時期,我們“三趟快車”仍然是依靠自身的優勢能夠發揮作用,在一些這種非常時期為香港市民還是能提供食品保障。
【解說】立足香港,中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關鍵節點上都扮演了促進兩地交流互通的橋梁角色,與香港同呼吸共命運。
【同期】陶曉斌 中旅集團海外業務部(港澳業務部)總經理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無懼戰火,協助華僑回國支援抗戰。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在港又承擔了外國政要來華,包括“乒乓外交”,還有很多老兵探親這些轉送接待工作,所以也是為國家的對外開放,還有兩地的交往作出了貢獻。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我們又受中央有關單位的委托,在港陸續承辦了回鄉介紹書、回鄉證,還有臺胞證業務,為香港和內地、臺灣和大陸關系發展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后面我們又受到外交部的委托,運營管理香港外國人簽證中心。1978年改革開放后,我們在1985年就成立了香港中旅集團,發揮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和窗口作用。
【解說】如今,隨著香港走上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這家擁有百年歷史的中資企業也在與時俱進,探索新的發展模式,為促進兩地的交流互通助力加碼。
【同期】陶曉斌 中旅集團海外業務部(港澳業務部)總經理
我們一直也在深度地考察相關的資源,也是想推動香港旅游的這種轉型,有更多的產品來迎接內地的游客。我們一直在研究籌備兩件比較大的事情,一個就是東部的海上游,尤其是東部的六角柱的世界地質文化公園,一直到整個從西貢開始到鹽田那一帶。另外就是我們海上交通的這些幾間公司,我們在共同地在研究,也在跟政府積極對接,是希望把香港的這些海島,海上的一些好的資源, 我們是想把這一塊呈現給內地的游客。
記者 范思憶 梁源 香港報道
責任編輯:【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