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證券報有關上海房屋維修基金進入股市的追蹤報道在股民中反響不小。昨天,有熱心讀者報料稱,同屬公共資金監管機構的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也赫然出現在幾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名單中,擔心可能有違規行為。記者查實,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確實持有三家企業的5只股票,市值逾九千萬元。不過,這些都是經過有關部門批準的限售流通股,屬于合規的“歷史遺留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1993年,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就持股氯堿B股和氯堿化工各252萬股,持股比例為0.303%。根據可查詢到的最后日期,2001年至2006年年中,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在這家企業的兩支股票的持股比例變化為0.26%,持股數為304.92萬股。此間,股本性質從境內法人股變更為限售流通股。
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持股的另一家企業是輪胎橡膠,2005年至2006年底,該中心持股輪胎橡膠和輪胎B股各250萬限售流通股,持股比例0.28%。
最后一個是天地源,2003年至2006年年中,上海公積金管理中心持股該股票188.04萬股,比例為0.26%。
如果上述持股量沒有發生變化,截至目前,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擁有的股市總市值將超過九千萬元。
對于這些持股情況,某上海權威的公積金研究學者解釋,股票全部是上市公司母公司或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相關公司的房貸欠款轉化而來。例如,輪胎橡膠公告稱,2005年4月,經國務院國資委等有關部門的批準,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華誼(集團)公司將所持有的該公司國家股2500000股轉讓給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因為都是以境內法人股方式轉化過來的,所以到目前為止還不能流通出售。”
但是,相關人士表示,一旦限售流通股進入可流通階段,“長遠來看,這些資金肯定要退出股市。”“如果一些因歷史遺留問題進入股市的公共資金在可以退出的時候沒有及時退出,就不排除某些利益主體的逐利傾向。”專家稱。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包括公積金、社保基金、企業年金、房屋維修基金在內的各類公共資金監管機構,均不可以將公共資金投資到包括股市在內的高風險投資領域。
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主任華偉則建議,將公共資金進行有效的保值增值投資或可在制度上有一定的放開。“畢竟,有效的投資可以防止資金閑置。但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是確保資金安全和收益分配的透明化。”(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