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代表、委員紛紛為青年創業獻計獻策 “全社會都來呵護青年創業激情”
“上世紀30年代,上海曾經是冒險家的天堂。現在,我們更希望上海能成為創業者的樂土。”在昨天市政協的大會發言中,市政協委員徐楓代表團市委、市青聯在大會上呼吁:“全社會都來呵護并激勵青年人的創業激情與成才夢想。”與此同時,代表、委員們也紛紛為青年創業獻計獻策。
徐楓委員:大力建設青年創業服務平臺
“可以說,在中國,在上海,沒有哪個時代像現在一樣,政府多方鼓勵創業,青年積極參與創業,創業成為引領社會進步的集體意識和時代理想。”徐楓在大會發言中提到,無論是時代背景還是社會環境,都為青年創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她分析認為,目前本市青年創業仍以傳統創業模式為主流,自助洗衣房等傳統行業成為青年掘得“第一桶金”的主要土壤。而網絡創業、概念創業和科技創業等模式也日漸升溫。
障礙:不愛“首領”愛“白領”
在發言中徐楓指出,五大障礙影響到青年創業進程。
“創業教育與培訓不足”成為青年創業的障礙之一。徐楓分析,政府部門或下屬機構開展的青年創業培訓主要集中在開業階段,對今后企業的項目設計和運作、市場分析、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培訓相對較少。此外,現有各類創業實訓基地和創業導師隊伍的規模和質量也不能滿足創業青年面廣量大的實際需求。
其次,青年在創業初期融資困難,創業資金獲取渠道有限。徐楓認為,這與融資門檻高、手續不夠便捷等有關。調研結果顯示,在阻礙青年創業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資金不充足”,提及率高達74.9%。
再次,扶持青年創業的專業化中介服務匱乏,缺乏能夠解釋政策并將政策轉化為現實服務的“一門式”服務機構,中介服務的專業性、階段性、差異性等還跟不上。有調研顯示,78.4%的創業青年表示現有中介服務包括“辦理手續”、“代繳費用”,而僅有33.9%表示還提供過“融資”、“信息咨詢”、“財務顧問”、“資信評估”等服務。
此外,“創業信息交流渠道不暢,信息平臺建設明顯滯后”也給青年創業帶來困難。調研顯示,對于網上的創業信息,75.4%的青年認為“良莠不齊、真假難辨”,43.2%的青年認為“陳舊過時,很少更新”。
最后,上海青年“白領”意識強、“首領”意識弱,缺乏在創業領域開拓進取的膽魄。“這與本市跨國公司、大企業相對較多,就業機會多,而創業風險相對較大有關。”徐楓舉例說,在浙江,類似于本市“天使基金”這樣的基金,往往很快就被青年學生申請一空,而在本市,卻會面臨“有錢無處用”的尷尬局面。調研顯示,有25.0%的在校學生和26.3%的在職青年有創業意愿,但是從整體創業活動率來看,35歲以下的青年創業活動還不夠活躍,高達91.6%的青年從未嘗試過創業。
【五大障礙】
一、創業教育與培訓不足,制約著上海青年的創業能力發展。
二、創業資金獲取渠道有限,青年在創業初期面臨融資困境。
數據:在阻礙青年創業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資金不充足”,提及率高達74.9%。
三、扶持青年創業的專業化中介服務匱乏,青年難以獲得高質量、低收費的過程性服務。
數據:78.4%的創業青年表示現有中介服務包括“辦理手續”、“代繳費用”,而僅有33.9%表示還提供過“融資”、“信息咨詢”、“財務顧問”、“資信評估”等服務。
四、創業信息交流渠道不暢,信息平臺建設明顯滯后。
數據:對于網上的創業信息,75.4%的青年認為“良莠不齊、真假難辨”,43.2%的青年認為“陳舊過時,很少更新”。
五、上海青年“白領”意識強、“首領”意識弱,缺乏在創業領域開拓進取的膽魄。
數據:有25.0%的在校學生和26.3%的在職青年有創業意愿,但是從整體創業活動率來看,35歲以下的青年創業活動還不夠活躍,高達91.6%的青年從未嘗試過創業。
對策:建一支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針對這五大障礙,徐楓在發言中提出了五大對策和建議。“開展系統的創業教育,培養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她建議有關部門組織優秀創業者、創業專家等設計、推行一套側重于操作性、系統化的創業教育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創業意識、創業理論、操作方法、成功案例、創業政策法規等。同時,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確保創業教育培訓的質量。并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吸納或建立更高質量的創業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為創業青年提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多階段培訓和實習。
此外,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應為青年創業提供更為有效的投融資支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方式,為創業青年提供多功能、高質量的中介服務。建立有力、長效的青年創業政策協調機制等對策也都可對青年創業起到助推作用。
最后,她指出,要支持共青團大力建設青年創業服務平臺。她表示,團市委正在努力建設上海青年創業服務平臺,為青年創業提供一門式、全天候、個性化服務。
【五大對策】
一、開展系統的創業教育,培養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
二、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應為青年創業提供更有效的投融資支撐。
三、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方式,為創業青年提供多功能、高質量的中介服務。
四、建立有力、長效的青年創業政策協調機制。
五、支持共青團大力建設青年創業服務平臺。
●建言
來自高校的委員:
不要一味追求青年創業成功率
市政協委員、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院長梁鴻認為,青年創業當前最重要的是培養創業氛圍。梁鴻委員認為,現在社會對青年創業的支持還比較薄弱,缺乏“包容失敗、鼓勵冒險”的精神。有關部門在對青年創業制訂政策時追求成功率,并以此為檢驗標準,這樣的政策理念容易讓青年創業時主觀地“挑挑揀揀”,反而不利于青年創業的發展。其實看對青年創業支持是否成功,不是看創業成功數是多少,而是要看注冊創業數是多少,是否有人愿意創業。
在社會家庭方面,還存在著“以成敗論英雄”的偏見,人們經常用“不知天高地厚”等觀念來看待那些創業失敗的人。創業本來就是高風險的事業,再加上巨大的社會壓力,往往會導致有創業激情的青年退縮。特別是那些有創業志向的人,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創業會更加艱難。
市政協委員、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黨委書記武克敏則認為:“大學里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有就業的競爭力,也要有創業的能力。”對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應該貫穿在整個大學教育的過程中,因為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是幫助學生在社會上爭一個職位,而具有創業能力的學生畢業后創業能為社會提供崗位,甚至吸納更多的勞動力。
來自民企的委員:
首先要分析自己是否適合創業
創業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眾多來自民營企業的政協委員們為創業青年道出了相同的心聲:毅力、持恒、專一等品質最重要,情商比知識更重要。
政協委員、中發集團董事長陳鄧華分析說:“在大學里首先要對自己進行規劃,分析一下自己是否適合創業。一旦確立創業的目標,就不能動搖,一定要持恒、專一,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相結合。”他提議,“創業中最好找到和自己優勢互補的合作單位或者個人,或者一個平臺,這樣對自己的發展都有積極促進。”
政協委員、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桂生博士分析說:“創業這些多年來,我感覺,企業家最重要的品質是目標遠大、寬容合作、堅持不懈。”政協委員、上海騰達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沈文達說,“我當初創業時,自有資金只有2萬元,窮得連中飯錢都沒有,可是我沒有放棄。我覺得創業最重要的是堅強毅力、公司品牌、個人誠信。”政協委員、上海冠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關松表示,“創業的人需要具備一種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當然,創業成功還需要一定的個人悟性,同時也需要天時地利的機遇,以及有凝聚力的團隊和人才隊伍。”
【聲音】
應從中、小學就開始潛移默化地培育學生“當自主創業者同樣光榮”的思想,一要改變自主創業者在社會地位上低人一等的思想,要掃除唯有“學而優則仕”,當白領、銀領、金領才高人一等的理念。二要改變自主創業是因找工作時找不到一個理想單位,是能力差的無奈之舉的思想。
——農工黨上海市委向市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遞交提案:《學校教育應把自主創業精神和自主創業能力作為系統教育的建議》
要培育出一大批愿當自主創業者的群體,根本在于思想理念上要有突破。上海大學畢業生對自主創業勇氣的缺失,除了政府有關政策不夠完善,資金支持力度不夠大,社會相關環節不十分配套,學校教育沒有把自主創業精神的培育和自主創業技能的培養作為系統教育來抓是一個重要原因。
——市政協委員金如穎
香港是個移民城市,各種各樣的外來人員在創業中的經驗多為大學生借鑒,上海也同樣是個海納百川的大都市,大學生可以轉變就業觀念,在實踐中不斷鍛煉自己繼續學習的能力。
——香港委員李行偉
為了扶持青年創業,政府應該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除對其創業知識的指導,更主要的作用是對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不能一聽到青年創業就只是大力扶持,可行性強才撥款,可行性不強的,應該立即叫停。
對于可行性的創業方案,政府應該鼓勵“曲線創業”模式,不要急于“開張”,畢業后可以先就業再創業。方法可以是將有志創業的青年推薦到對口的企業工作,“邊當水手,邊學做船長”。通過就業,可以學到先進的管理經驗,掌握企業運作的一些基本規律,這同時也是一個原始的資金積累過程。
——市人大代表汪美萍 (記者 朱文娟 記者 何楣 王原 王婧 陳軼珺)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