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漢學家丨克羅地亞漢學家尤拉克:如何讓學習漢語成為趣味游戲?
中新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如何讓學習漢語成為趣味游戲?
——專訪克羅地亞漢學家尤拉克
作者 曾玥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前一年,來自克羅地亞的克拉施米爾·尤拉克(Kresimir Jurak)來中國進修,從此與中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2023年9月,尤拉克作為薩格勒布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薩大孔院”)創始院長、外方院長,獲頒“2023年孔子學院院長紀念獎章”,以表彰他在孔子學院任職超過10年來作出的重要貢獻。
如何能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到漢語學習的魅力和樂趣?世界對漢學的認識和研究發生了哪些新變化?近日,尤拉克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認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讓年輕人感到“志同道合”是關鍵。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你是如何與中國結緣的?
尤拉克:學生時期我主修社會學和歷史。2004年,我發現院系開設了漢語研究課程。當時我想學點有用的東西,就決定來中國看看。從那時起,我便開始學習中文并在中國旅行。
2007年,我受聘為薩格勒布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歷史專業的第一位助教和助理研究員。同年9月1日,我到北京語言大學進修,至2008年7月期滿結業,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我喜歡在中國生活。
2010年,應薩格勒布大學校長邀請,我和幾位同事開始籌辦孔子學院。2012年5月,薩大孔院正式揭牌運營。至今,我已在孔子學院工作十余年。
中新社記者: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您如何理解其思想精華?
尤拉克:我從孔子那里學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不僅喜歡從孔子所處時代的角度解讀其思想,還喜歡從當下角度來解讀。孔子教導的許多道理,尤其是教育方面的內容,至今非常受用。
我認為教育是任何國家和政府都應投資的重要事情之一。因為我們遇到的大多數問題,包括政治、經濟、種族等問題甚至戰爭,都源于無知。大多數人都害怕他們不知道的東西,有人之所以會走上歧路,并不是因為他們“知之”,而是因為“不知”。
以孔子命名的孔子學院,正是以教育和交流為目的。如今,孔子學院遍布全球,這是一座橋梁、一個網絡系統,將世界連接在一起。
中新社記者:從來華求學到成為漢學家、孔子學院院長,這個過程中您遇到過什么困難?有什么收獲?
尤拉克:最大的困難是從無到有建立薩大孔院的所有管理和運作程序。剛開始辦學時,我們只有一個地方可供學習漢語,學漢語的人一兩只手就數得過來。那甚至算不上一個小“俱樂部”,只能算“興趣小組”。
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過去10年里,薩大孔院累計已有逾萬名注冊學生,超五千名學生參加過文化交流的短期項目,10萬多人參加過薩大孔院舉辦的各種活動。作為薩大孔院的創始院長,我負責從籌備、建立到成立后的日常管理運作,包括戰略發展層面、日常行政和教學管理方面的各項工作。我喜歡這份工作。既然獲得了這個機會,我便全力以赴。
還有一個挑戰是數字化轉型。近年來,薩大孔院探索開發了標準漢語在線課程,并正穩步推進實時在線教學課程及其課堂管理。以前,薩大孔院在克羅地亞8個最大的城市設立了45個教學點,而現在,數字化轉型讓克羅地亞的任何一個省、市乃至村莊都可獲得學習漢語和中華文化的機會。轉型并不是困難,而是挑戰,我們利用這個挑戰為薩大孔院和全國學生創造更多機會。
我認為我們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真正向克羅地亞人展示中華文化之美、漢語學習之趣,及為他們提供在克羅地亞學習漢語的各種機會。過去11年里,學生對教學成果的反饋一直是積極的。有學生在薩大孔院學習了10年,還帶了很多朋友加入。薩大孔院在當地沒有做太多推廣,也不需要做推廣,最好的推廣來自學生。就像一個火種,它不斷生長,一直保持活力。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和克羅地亞在經貿、文化、農業、衛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你在促進中克教育合作及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有哪些啟發?
尤拉克:講解傳授語言文化無疑是孔子學院的核心業務。但孔子學院還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幫當地政府、商會、大學、研究院等機構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
克羅地亞和中國相距很遠,很多克羅地亞人并不熟悉中國,因此雙方尋求合作時面臨很多挑戰,這正是孔子學院發揮橋梁作用之處。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兩國的機構之間建立合作關系:我們幫助克羅地亞經濟商會在中國設立了分支機構,幫助克羅地亞商務人士參加中國的經貿活動,幫助成立“中國-克羅地亞生態保護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我們希望培養了解中華文化、有志從事與中國相關工作和項目的克羅地亞人才。
中新社記者:你認為近年來世界對漢學的認識和研究發生了哪些變化?你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尤拉克:當你與傳統的漢學家交談時,他們會告訴你漢學是一門語言學學科,真正的漢學家應專注于文獻、傳統文化及經典研究。這種方法論在世界多國的漢學專業中延續下來。但在部分國家,有另一個更為實用的學科和方法論出現并留存多年,甚至使用了與“漢學”(Sinology)不同的名稱,即“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中國研究”更注重實踐性和實用性,聚焦現代漢語、當代中國政治形勢、中國近現代文化等領域。
現在大多數海外高校在漢學方面仍保持著研究文獻和經典的學術傳統,但在今天,我認為需要更多的“中國研究”,以促進世界更加了解中國。
自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進一步向世界開放。開放既意味著打開門讓自己走出去,也意味著讓外面的人走進來。為增進彼此了解,世界需要更多會說中文的人和搞中國研究的專家。在歐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經貿合作下中資企業的發展和建設與隨之擴大的中文需求也印證了這個道理。
中新社記者:從你多年從事漢語教育的經驗來看,如何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到漢語學習的魅力和樂趣?
尤拉克:許多人真正愛上了學習中文,學習中文對他們來說像是一場有趣的游戲。讓漢語學習者感受到趣味,樂享其中,這一點至關重要。
未來應更多關注和傳播中國的現當代文化。薩大孔院一直在盡可能地傳授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例如舉辦中華文化講座、美食講習班、中國電影節、中國音樂主題的媒體節,開設太極、武術、圍棋、書法、茶道等課程;同時,我們也講授中國的現當代文化,以及中國音樂、電影等當代中國藝術。
當今中國有很多能提供給世界的產品,特別是在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方面,中國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們似乎更熱衷討論中國古代的經典,現代的、日常的事物,特別是在中國年輕人中流行的新鮮事物卻較少人問津,需要有所平衡。
從長遠來看,我認為年輕人是未來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如果年輕人能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他們便會更愿意學、學得更好。志同道合是關鍵所在。當年輕人看到,遠洋之外的人們與他們志趣相投,他們便會主動聚攏并建立聯接。所以我們需要開展基于數字技術的合作,為傳播中國現當代文化敞開大門。(完)
受訪者簡介:
克拉施米爾·尤拉克(Kresimir Jurak),克羅地亞漢學家,薩格勒布大學孔子學院創始院長、外方院長,曾在薩格勒布大學人文學院講授中國歷史,主要興趣領域涉及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中文教育、中國學視域下的當代中國和克羅地亞人文商務合作、中國語言文化活動策劃和推廣等,獲頒“2023年孔子學院院長紀念獎章”。
東西問精選:
- 2024年12月26日 11:29:11
- 2024年12月25日 10:23:32
- 2024年12月22日 18:51:29
- 2024年12月14日 20:14:06
- 2024年12月11日 16:14:39
- 2024年12月09日 15:26:13
- 2024年12月05日 20:35:03
- 2024年11月30日 18:30:22
- 2024年11月30日 12:40:15
- 2024年11月30日 1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