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人們整體收入水平顯著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現象。如何縮小貧富差距,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使我國經濟進入良性運行和健康發展的軌道?這引發了全國政協委員們的思考。連日來,他們為縮小貧富差距,促進收入公平出謀劃策。
收入差距有背公平
“我國的基尼系數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呈現出一種不斷上升的趨勢,目前已經接近0.5,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0.4,進入了收入差距懸殊期!蓖娢瘑T談到目前中國的收入差距情況,顯得憂心忡忡。
他表示,在城鎮不同收入階層的居民之間,收入增速呈現出階梯式格局,財富積累的“馬太效應”正逐步顯現,而這種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的狀況加大了縮小貧富差距的難度。據統計,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其財產總額占城鎮居民全部財產的比重近一半,而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其財產比重只占1%左右。
童石軍分析說,目前,我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差距約為5到6倍,而且區域之間居民收入差距也呈現出擴大趨勢。從2000年到2003年,西部與東部地區人均GDP的差距已由7548元擴大到了9250元,GDP增長率的差距也由2.54個百分點擴大到8.39個百分點。
在童石軍看來,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情況復雜,在市場經濟中人與人之間存在收入差距是必然的,但問題在于,這種差距的存在是否違反了社會公平的原則,是否損害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探究收入差距存在的原因,童石軍認為有兩點:
一是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秩序環境還未完全形成。某些特殊的行業和特殊的企業掌握著壟斷性的權力和壟斷性的資源,他們與其他一般的行業和企業處在不平等競爭的地位,可以獲得壟斷高額利潤。而一些掌握著行政權力和稀缺資源的單位和個人可能利用手中的公共權力為自己謀私利,尋求在行政定價與市場價格之間巨額的政策“租金”,從而導致腐敗現象的蔓延。
二是按勞分配的公平原則沒有得到充分貫徹,國有企業內部平均主義或“大鍋飯”問題依然存在,科技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一些創造性勞動與簡單勞動的報酬差距沒有拉開。由于生產條件的不平等和缺乏有效的收入調節手段,國有企業中同工同酬的原則也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縮小差距有良方
要縮小差距,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童石軍建議,國家應采取積極的宏觀調控措施,防止貧富差距的繼續擴大。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是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三是努力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童石軍認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重點在農村,最大的難點也在農村。應推進城市化,使農民向城市轉移,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問題。
同時,要按照國際慣例提高一些壟斷行業的市場準入程度,引入競爭機制,縮小國家壟斷性行業的范圍,減小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對少數必須由國家壟斷經營的行業,要加強對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該行業與其他行業收入差距過大,從而引發百姓心理的不平衡。
虞榮仁委員對此則建議,要著力解決普通勞動者收入過低的問題,促進初次分配的進一步合理化。在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擴大的成因中,強勢的資本所有者與弱勢的普通勞動者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是重要原因之一。雖然我國的政策和法規都規定要“體現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但在實際操作中,普通勞動者的收入所得過低,事業單位人員與一般企業員工間的收入差距過大,企業高管人員與一般員工的收入過于懸殊。
虞榮仁表示,必須研究制訂科學合理的工資標準,盡快提高普通勞動者的收入水平,提高勞動者收入在GDP中的比例,促使初次分配更趨合理化。他提出,隨著經濟的發展,要及時調整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準,并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確保制度有效實施。同時要加大二次分配的調節力度,通過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公共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進一步縮小城鄉和收入分配的差距。
針對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的現象,陳重華委員則希望著力解決由壟斷和不公平競爭帶來的收入差距,鏟除分配不公和腐敗現象。他建議,要加強對國有獨資及國有控股企業和單位經營者薪酬水平的監管考核,并加強對壟斷行業的監管力度,對壟斷企業的定價權實行有效監督。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價格聽證會制度,防止聽證會流于形式,同時要擴大價格聽證范圍。(賀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