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擬上市企業的保薦人中,國信證券、平安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等成為領跑者,這4家券商首批申報的創業板項目均在10家左右,遙遙領先于其他保薦機構。因此,其承銷收入占總收益比例會提升。
券商將動用多少資金“打新”?
創業板推出初期,上市公司股價的大幅上漲已成為眾多機構及投資者的共同預期。其“打新”收益更是獲益不菲,因此券商自然不會放棄這塊“奶酪”。
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IPO重啟以來,有63多家券商參與了共24只新股網下申購,共申購股份數575.5億股;申購資金總計3663.5億元,平均每家券商單次申購資金高達4.74億元,大幅超過2008年和2007年。其中某家券商單次“打新”投入的申購款居然高達200億。
從申購情況來看,大券商更青睞大盤股,中小券商的身影則閃現在大小盤股。統計表明,參與中國建筑、四川成渝和光大證券“打新”的券商分別達54家、52家和44家;參與中小板公司“打新”的券商在30家左右。
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本偏小,一般發行股本在1500萬股-3000萬股,相應地,申購的中簽率也會降低,但是收益卻會大幅提升。申銀萬國認為,按照海外市場的經驗,推出初期創業板個股都大幅跑贏主板市場,且推出初期新股三個月漲幅為正。對于機構投資者而言,創業板的啟動將增厚“打新”收益率。
券商股價會否步入升途?
自上證指數8月4日創出今年3478.01點的高點后,開始出現回調,至8月31日的最低點2663點,一個月的回調幅度達23.4%。在各板塊的普跌中,受傷最重的當屬金融板塊,券商股則首當其沖。
光大證券以21.08元/股的發行價,對應58.56倍的市盈率,成為今年6月重啟IPO以來最高的、也是A股歷史第八高的發行市盈率的股票。光大證券8月18日上市后,其炫目的“光環”反而拖累了券商股,而今其股價離發行價僅有10%的距離。由此,券商股的估值引發了市場人士的分歧。
經過此輪下跌,券商股的風險得到釋放。縱觀券商機構對券商股的評價,看多的占多數。 海通證券認為,以A股日均成交金額2000億元測算,近期市場調整使部分券商2009年動態PE降至25倍以下;而市場下跌時成交金額仍維持2000億元左右,近期指數下跌尚未使前期自營投資出現損失。因此,券商具備業績和估值雙重推動優勢,依然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國泰君安認為,今年以來日均交易額已達到2160 億元,全年在2000億元應沒有疑問。謹慎起見,我們按照(1800/2800)的基準假設對券商的業績重新進行測算,并重新給出不同情景下券商的業績預期。結果表明,目前券商股、尤其是大券商的估值安全邊際已高,依然看好大券商的投資價值。
券商無疑是創業板推出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券商股的走勢給投資者平添了美好猜想。券商板塊會借創業板的東風,推動其股價重新步入上升通道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