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本報記者 李衛玲
評點:清華大學金融系主任 李稻葵
2007年12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宣布加息。
這已是央行在過去的一年內第六次作出加息決定。央行表示,希望通過對貨幣政策的調整,抑制貨幣信貸過快增長、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的通貨膨脹。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1-11月,我國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4.6%。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如果CPI指標達到4%,說明已經發生了輕度通貨膨脹;如果超過5%,可以說,全面通脹的狀況將極有可能到來。
尋求“非典型”經濟對策
從總體上講,導致我國物價上升的貨幣因素是次要的,經濟結構的因素才是更重要的。因此,抑制通貨膨脹,光靠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是不行的,需要一種組合的經濟政策
當前的宏觀調控政策還停留在傳統型的壓縮固定資產投資上,但傳統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不見得是最佳應對方式。面對成本推動型通脹,應該考慮中性的貨幣政策
200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按照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基調做好宏觀調控工作。2008年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
一時間,媒體風聲鶴唳,把今年“從緊的貨幣政策”解讀成了“過度從緊”。對此,長期研究貨幣政策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表示,今年從緊的貨幣政策也是適度從緊,并非媒體夸大的那么“過度從緊”。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日前在“第九屆中國經濟學家論壇”上也指出,從總體上來講,導致我國物價上升的貨幣因素是次要的,經濟結構的因素才是更重要的。因此,抑制通貨膨脹,光靠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是不行的,需要一種組合的經濟政策。
“當前的宏觀調控政策還停留在傳統型的壓縮固定資產投資上,但傳統的緊縮性貨幣政策不見得是最佳應對方式。這一輪通貨膨脹屬于非典型性通脹,而非典型性通脹需要非典型性對策來應對。”李稻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
李稻葵認為,面對成本推動型通脹,應該考慮中性(頂多為中間偏緊)的貨幣政策。這種政策有利于緩解生產成本上升的企業的壓力,防止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傳遞到產品市場,幫助企業將成本上升的壓力消化在企業內部。
采用靈活的匯率政策,適當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或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適當的人民幣升值(如每年5%-6%的速度)首先可以降低進口原材料的成本,從而減少成本上升的壓力。同時,這樣的匯率政策也可減少企業出口(包括農產品出口),促進產品(包括農產品)的進口,化解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
另一個重要政策是,有針對性地鼓勵投資,對于原材料依賴型行業和農業,政府可以使用適當的補貼性政策,政府補貼的一個來源可以是國家投資公司從對國外原材料企業的股權投資所獲得的收益。
對企業而言,成本推動型通脹時代的到來意味著,未來的競爭力將更多體現在對成本的控制上,而這依賴于技術進步,以節省原材料與勞動力的技術增強競爭力,這才是中國企業必須進一步高度重視的問題。
“成本推動”躍為主因
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是非典型意義的新型通脹。它是由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逐步見底、農村勞動力相對短缺等原因導致的農產品價格上升及國際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的成本推動型通脹。這種通脹將在中國經濟中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2007年,中國宏觀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的勢頭。但是,受食品、能源等結構性因素的影響,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不斷攀升,通貨膨脹壓力有所加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07年1-11月,我國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同比上漲4.6%,而11月當月CPI更是達到6.9%,創下了11年來的最高值。不少專家甚至擔憂,中國已經進入全面通脹時代。
對此,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是非典型意義的新型通脹。中國目前的通脹是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逐步見底、農村勞動力相對短缺等原因導致的農產品價格上升及國際原材料價格上升導致的成本推動型通脹。
“這種通脹將在中國經濟中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其原因在于農村勞動力短缺將是一個新時代的特征,而國際原材料價格也將由于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而持續上漲。”李稻葵說。
國家發改委在分析去年的物價上漲時也認為,去年的價格上漲主要是結構性上漲。發改委有關負責人指出,構成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有八個類別,食品和居住類價格上漲的影響是最大的。其他六大類價格升降相抵,對價格總水平上漲幾乎沒有影響。
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稱,去年的價格上漲是國際國內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國際市場看,石油價格高漲、小麥減產、美元貶值直接推動了國際市場石油、糧食、油料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從國內市場看,成本推動、供給減少和需求拉動是主要原因。
事實上,過去30年中,通脹曾反復在中國出現,最典型的是1985年、1988年、1993年和2003年。但這類通脹屬于需求拉動型通脹,其共同特征是固定資產投資活動過分活躍,伴之而來的是消費高漲,使得社會總需求高于生產能力,導致價格上升。
李稻葵指出,目前中國已經進入成本推動型通脹時代,需求拉動型通脹在中國很難再次出現。
“首先,如果中國出現的是需求拉動型通脹,那么其形態往往是全局性的,因為固定資產投資過熱會導致生產資料和原材料價格的飛漲,而當前的通脹突出表現為農產品價格和原油價格上漲以及勞動力價格上漲。”李稻葵說。
其次,如果今天出現全面需求膨脹導致的通脹,那么絕大部分產品市場上都會出現需求大于生產能力的情形,這顯然不符合當今中國經濟的特點。當今中國經濟的顯著特點是國內消費明顯不足,絕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倚重出口消化產能,鋼鐵、水泥、汽車、家用電器等行業的產能過剩表現得較為突出。
再者,從儲蓄與資產價格看,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高儲蓄率階段,居民儲蓄率在35%以上,企業儲蓄占全部儲蓄的65%以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也出現了實質性儲蓄。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想象居民、企業、政府會突然由儲蓄轉向消費,引起全面通脹。
當今中國大多數居民已經開始尋求資產性回報,中國經濟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儲蓄涌向各種資產(投資品),導致了證券和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在大多數居民溫飽已經滿足的情況下,中國不可能出現居民大量搶購基本消費品的局面。因此,需求拉動型通脹在中國很難再次出現。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