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補短板固優勢 金普新區探索創新驅動發展道路
中新網北京6月7日電(記者 孫靜波) 金普新區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那些成績?金普新區科學技術局局長姜為日前指出,近年來,金普新區堅持高站位、高標準審視定位和發展方向,在東北發展大局中謀劃科技創新工作,全力補短板、固優勢,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探索了一條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已經成為東北地區科技創新最活躍、研發投入最大、新技術新產品最多、高新技術企業比重最大的區域之一。
日前,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網絡主題活動舉行云座談。
“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姜為會上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原始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金普新區擁有良好產業基礎,依托產業基礎籌備了一批重大探索類的基礎研究項目:依托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籌建全國首個水下機器人評測基地、聯合大連理工大學組建大連市大數據產業發展研究院等等。這些科技基礎設施將進一步支撐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培育更多0到1的原創成果,打造創新成果高地,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
積極融入新經濟布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產品與實體經濟加速跨界融合,不斷催生智能經濟、平臺經濟等新經濟形態。“它的最大特征是產業跨界融合、企業爆發式成長等現象,此時,企業的成長路徑是躍遷式發展。” 姜為說,金普新區走特色爆發路線,快速、精準、系統地布局新經濟產業。目前,30余家“中”字頭央企搶灘新區,1800個5G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5G物聯智慧燈桿項目開工,全國首個復雜車流環境城市主干道無人駕駛場景開通,“城市大腦”啟動運行等等。
“推動以需求為導向的科研投入。”姜為表示,原來,科研經費采用申報制,項目與重大技術創新需求脫節;現在,我們針對產業鏈“斷鏈、弱鏈和短板”等的問題,組織創新主體圍繞“四個面向”,實施“揭榜掛帥”新型科研組織模式,變學術驅動轉為需求驅動,把需要攻關的科研項目張榜,誰有本事誰就揭榜。
建設高質量科技創新載體。重點瞄準未來先導產業、高精尖技術方向,全面布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載體。據悉,金普新區市級及以上研發機構達到244家,近三年每年凈增20個左右;培育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家,國家級眾創空間7家;獲批國務院第三批雙創示范基地、“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姜為指出,這些創新載體,可以說既是人才孵化器,也是科技成果孵化器,借此,新區已探索出內部創業孵化、產學研聯動、戰略投資賦能、資源開放共享等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模式,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互動創新和協同發展及成果轉化應用能力不斷增強。
“完善科技企業培育發展梯度。”姜為介紹,建設“科小、雛鷹、高企、瞪羚、獨角獸、平臺化”梯度培育體系。實施“種苗”計劃,搭建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據庫,以評選發布機制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涌現;持續實施高企倍增計劃,推動一批擁有“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誕生,著力培育一批擁有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研發投入強度大、市場競爭力強的高科技企業集群,高企現已達670家,占全省15%。
打造全面協同的創新生態。推動政策、產業、人才、金融、管理等創新要素的協同創新、全面創新。出臺自貿創新等6個“金十條”,加快構建“433+1”現代產業體系,謀劃好中日生態示范城,做好“老”“原”“新”三篇文章,建設大連市技術交易中心,組建科技企業孵化器聯盟、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實施金普工匠、金普學者等人才工程,實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即來即辦,推動電子保函、金融科技服務、統一公共支付三平臺融合發展。姜為表示,新區將“堅持走創新路、吃技術飯”,通過推進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使各類創新要素形成良性互動和相互促進,加快科技成果更高效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打造東北亞科技創新高地。(完)
- 專題:走進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
經濟新聞精選:
- 2024年12月23日 16:37:37
- 2024年12月23日 16:34:03
- 2024年12月23日 16:30:08
- 2024年12月23日 15:50:18
- 2024年12月23日 14:33:45
- 2024年12月23日 14:19:12
- 2024年12月23日 14:13:12
- 2024年12月23日 10:04:20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